学术投稿

外出打工者患分裂样精神病80例

姜翠梅

关键词:外出打工者, 分裂样精神病/发病率
摘要:目的分析外出打工者患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外出打工者患分裂样精神病和80例非外出打工者患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资料和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发病年龄小于19岁的为45%和25%,起病有明显诱因的为100%和 37.5%,症状中较接近现实的妄想者为92.5%和70%,显效率为91.25%和72.5%,有效率为98.75%和93.75%,一年复发率分别为 2.5%和12.5%.结论外出打工者分裂样精神病和非外出打工者患分裂样精神病相比,起病年龄小,均有明显诱因,妄想内容较接近现实,近期预后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食管破裂4例误诊分析

    我院近年来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呕吐,右侧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急性胸膜炎,治疗3天无好转而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右肺呼吸音消失,胸部透视示右侧液气胸.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液中发现食物残渣,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给鼻饲饮食,广谱抗生素应用,治疗一个月,痊愈出院.

    作者:陈锋;陈长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组成的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初治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用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组成联合化疗方案LFD,计划每个病人至少用2周期,多用6周期,观察LF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化疗的毒副作用.结果 LFD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有效率为55.3%,1、2、3年生存率为67.3%、42.1%、28.3%;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月经状态、转移部位、转移器官数目、是否接受过含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术后无复发生存间期;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等,心脏毒性轻微,Ⅲ、Ⅳ度毒性发生率低,病人耐受性好,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LFP方案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毒副作用多轻微,特别是心脏毒性小,耐受性好,可做为一线方案.

    作者:陈尔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近1年间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大59岁,小15岁,均为在校师生.湿热型9例,热毒型6例.中药基本方剂:湿热型用芍药20g,当归、黄连各9g, 槟榔、木香、甘草(炙)各5g,大黄、黄芩、官桂各 9g.热毒型用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西药:均在治疗同时给PPA 0.5、复方SMZ 2片各日服3次.用药1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改变.疗效判定为痊愈:3天症状明显减轻, 1周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正常.显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好转.有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血象好转.无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血象无明显变化.疗效:9例湿热型病人治愈8例,显效1例,6例热毒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3.3%,有效率为100%.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转子间骨折角型钢板治疗失误和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角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90年10月以来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逐例分析治疗失误的原因.结果术中操作失误致股骨外侧皮质崩裂2例; 钢板刃口穿破股骨头进入髋臼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共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4.7%. 结论角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好,但不应忽视可能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

    作者:何志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音乐诱发癫痫1例

    患者,男,23岁,在舞厅工作,两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头晕、胸闷、情绪低落、流泪等症状,后来逐渐发现与舞曲有关,白日如常人,晚上工作时曾三次昏倒,肢体痉挛样抽搐,历时3秒钟.否认有癫痫及阳性家族史. 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血、尿、大便正常,EEG示:背景节律为9~10C/Sα活动,人为音乐诱发试验2分钟后,病人出现肢体痉挛样抽动,EEG出现阵发性短-中程两侧对称同步4~6C/Sθ活动,杂以多量尖波发放,持续15秒,随即病人意识丧失,几秒后清醒.临床诊断:乐源性癫痫.口服抗癫痫药治疗半年,复查EEG正常,1年后随访无复发.

    作者:张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的临床新用途

    卡托普利(Captopril,Capt )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对Capt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近年来Capt的几种新用途作一介绍.

    作者:侯本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静滴盐酸培他啶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3岁,因双下肢浮肿,活动失灵2个月,于2000年12月4日就诊,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为缓解症状,改善微循环,予静滴盐酸培他啶治疗.滴注后,患者立即感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

    作者:程丽霞;武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8例分析

    自1996年8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4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例男45例,女3例,年龄17~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中上腹部疼痛、厌食、纳差、返酸、剑突下轻压痛、舌淡、消瘦等.病程均在5个月~12年.其中浅表性胃炎38例,萎缩性胃炎5例,胃窦炎13例.诊断标准均依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为准,所有治疗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愈好转以胃镜检查为准.

    作者:杨从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独立的临床及病理类型的肿瘤.根据其临床特点又可称为癌性乳腺炎或乳腺炎样癌及急性乳腺癌.1 临床表现炎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岁,大多数发生于绝经后的早期. 临床特点是肿瘤发展快,病程常为数周或数月.乳房表面皮肤红肿至少占乳房表面1/3以上,皮肤增厚,有时有疼痛,热感,皮肤亦有桔皮样改变,腋淋巴结常有肿大.肿瘤很快可累及整个乳房,以后表面皮肤出现卫星结节等.病理检查皮内及皮下的淋巴管内常有癌细胞,并常有血管或淋巴管侵犯.

    作者:戴荣国;毛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60例布-加综合征病人采用介入、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273例次,其中下腔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60例次,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型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7例次,下腔静脉加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型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0例次;常温直视根治术8例次,肠腔转流术16例次,肠颈转流术5例次,肠房转流术8例次,腔房转流术6例次,脾肺固定术18例次;肠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17例次,经右房手指破膜术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8例次.结果下腔静脉压由术前28~39cmH2O下降至术后12~20cmH2O.门脉压由术前29~45cmH2O下降至术后24~28cmH2O.肝静脉压由术前26~36cmH2O下降至术后8~18cmH2O.手术死亡2例,1例介入病人心包填塞死亡,1例手术病人大出血死亡.随访3个月~6年,20例复发综合病征;其中7例死于肝衰,其余病人恢复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首选介入治疗,不宜介入或介入失败及复发者应选用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魏志新;任广秀;庞婷婷;庞业俊;汪忠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3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消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8~76岁,平均49岁.病程1~18年,平均12年,均做过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肥厚性胃炎3例.

    作者:冯保军;王世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时机选择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的脑室穿刺引流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不同时机的脑室穿刺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92%,对照组为50%.结果发病后6小时以内穿刺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6小时以后穿刺者(76.92%/50%),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越早临床效果越好,早期穿刺引流对缓解颅内压,减少脑疝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作者:葛文景;郑芳文;王秀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律平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2例

    例1 男,28岁.曾有预激综合征病史2年,因突然心悸、胸闷、头晕1小时来本院就诊,EKG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心室率150次/min,立即静脉给西地兰0.4mg,心室率降至90次/min,仍为房颤节律.因不同意住院治疗而回家,回家后症状渐加重,故再次来院.查体:BP12/8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室率210次/min,律绝对不整,EKG诊为预激合并房颤.在心电监视下给心律平70mg加50%GS20ml,15min后心率130次/min,按原剂量重复给予心律平静注,当推注一半剂量时突然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86次/min,律整,呈A型预激图型,住院观察一周并给口服心律平100mg,日3次,未再复发.

    作者:田进;丁春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1例护理

    1 病历介绍患者男,33岁,不明原因伤及头部,当时昏迷,昏迷时间不详,大小便失禁,被他人发现后送院就诊,以特重型颅脑损伤收入院.查体:深昏迷,呼吸深,心率9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9/11kPa,口唇、指甲紫绀,枕部及左乳突后枕部有8cm×6cm 、3cm×3cm 、3cm×2cm 大小头皮下血肿三个,左侧瞳孔直径约3.5~4mm,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直径约1.5mm,光反射弱,压眶无反应,双下肢巴彬氏征(+).头颅CT示:左颞顶硬膜下血肿约60ml,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立即去手术室行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20小时于右顶枕部、左枕部又出现了硬膜外血肿约50ml、25ml,再次行血肿清除后病情仍无好转,于术后52小时病情加重,躁动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病人出现脑疝,立即第三次去手术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回监护室监护,3天后病人意识渐清醒,术后一周能回答简单问话,住院31天能步行出院.

    作者:曹丹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脑出血16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相应的护理.方法 20%甘露醇125ml、速尿60mg每6小时交替应用.结果 35例脑出血患者,大剂量甘露醇治疗19例,出现并发症13例;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16例,出现并发症 3例;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5~10天.结论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脑出血,其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失败23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有关因素,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对2526例行药物流产者中230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孕龄、孕次及是否伴有严重的妊娠反应等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论医患双方应加强配合,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邹雪华;魏爱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早期心肌再梗塞或梗塞延展的静脉溶栓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心肌再梗塞或梗塞延展的早期诊断及不同剂量尿激酶的静脉溶栓后护理.方法分析36例早期心肌再梗塞或梗塞延展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比较AB两组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不良反应及四周病死率.结果 486例AMI病人36例发生早期心肌再梗塞或梗塞延展(7.4%).31例有胸痛,5例无胸痛者中2例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 1例室速.36例心电图ST段均有再抬高,常规12导联检出32例,V7-9检出2例,V3R-V5R检出2例.36例CPK-MB均有复升,再通者峰值前移.A组溶栓治疗组19例,B溶栓治疗组17例,A组与B组的尿激酶用量及再通率分别是100万Iu、200万Iu和63.1%、82.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四周病死率无明显差别.两组病人均在发病后2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结论早期心肌再梗塞/梗塞延展仍为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18导联心电图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尽早使用足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孔德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1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中间综合征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8例进行高频喷射通气,B组57例进行间歇正压通气和间歇指令性通气,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其死亡率3.4%,低血压发生率1.7%,肺部感染发生率1.7%,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中间综合征患者行高频喷射通气治疗,通气频率快,气道压、胸内压低,对循环干扰小,优于间歇正压通气.

    作者:于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采乐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乐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采乐洗剂洗头,对照组使用希尔生洗剂洗头,均为每周2次,连续使用4周后做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积分消退率为85.85%,总有效率为96.88%, 对照组总积分消退率为67.52%, 总有效率为70.83%,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χ2=5.62,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采乐洗剂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是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从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张中厚皮片用于四肢大感染创面的修复

    目的观察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后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3例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有肌腱或骨外露的用肌瓣或筋膜瓣局部转移覆盖,采用大张中厚皮片加压打包植皮修复.结果皮片成活率90%以上者28例,占84.8%,皮片成活率60%~89%者5例,占15.2%,所有病例皮片移植后经1~2周换药创面均愈合.结论创面修复后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耐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是修复四肢大感染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磊;王霞;张照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