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邵宝东
目的分析阻OSAS合并CVD患者的血粘度变化,探讨OSAS相关事件与CVD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抽取OSAS合并CVD患者62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观察血糖、血脂、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等指标.结果① OSAS合并CVD组PSG监测,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暂停时间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低SaO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OSAS合并CVD患者全血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合并CVD组血糖、血浆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CGR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 OSAS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呼吸紊乱指数、睡眠低通气、血压增高、红细胞增多、血粘度增加呈正相关.结论 OSAS合并CVD患者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异常,血粘度增高、血脂异常、ET增高是OSAS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陈新华;彭化生;刘心臣;朱明;吴祥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6年8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4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例男45例,女3例,年龄17~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中上腹部疼痛、厌食、纳差、返酸、剑突下轻压痛、舌淡、消瘦等.病程均在5个月~12年.其中浅表性胃炎38例,萎缩性胃炎5例,胃窦炎13例.诊断标准均依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为准,所有治疗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愈好转以胃镜检查为准.
作者:杨从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及时对症治疗,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后遗证.方法用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综合治疗控制病毒、细菌感染,并针对并发症辅之以降颅压、营养脑细胞、营养心肌,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结果本组65例,除有1例因并发脊髓炎死亡, 其余全部治愈,未发现有后遗症.结论加强腮腺炎疫苗的接种,以防儿童发病.一旦发病,应对症处理,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作者:张宗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安全有效,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非降压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王荣华;刘国庆;宋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中晚期膀胱癌先行介入治疗,再手术切除.结果 32例膀胱癌完全缓解(CR)率为71.9%.结论介入治疗中晚期膀胱的手术提供了良好基础,对一部分原本行扩大切除术甚至全切的患者实行单纯部分切除术,从而保留了膀胱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王艾秋;高凤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18岁,因受凉腹痛、腹泄来院.测体温38℃,诊断为急性肠炎.即给予5%葡萄糖盐水250ml加阿米卡星0.6g静滴,60滴/分,5分钟后患者突然感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到,四肢湿冷,随之心跳停止.即刻给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1mg,肌注,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 0.4g,维生素B6 0.4g,10%氯化钾7ml静滴,并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入,同时给地塞米松5mg静注,未见改善,又给地塞米松10mg静注,10分钟后,患者四肢温暖,面色逐渐转红润,心跳恢复,呼吸正常,测血压为15/9kPa,住院继续观察治疗.
作者:侯娟;魏玉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李某,女,34岁,孕2产1.因月经淋漓不断半年,发现下腹部包块半月入院.患者于半月前在乡计生办查体发现右下腹部有一包块,遂来我院就诊.B超诊断:右侧卵巢囊实性占位.要求手术治疗.一般情况好,T:36.8℃,BP:16/10kPa,心肺正常,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颈口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子宫体前位,稍大于正常,右侧附件区可触及拳头大小的包块,居中,活动欠佳,左侧附件无异常.入院诊断:右侧卵巢肿瘤.入院后全面查体,做术前准备.
作者:胡桂松;陈绍英;王玉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80岁,因腹胀、腹痛无肛门排气排便2天入院.既往史:患者3天前因胃部不适,饮食差,在曹县第二人民医院行胃食道钡餐透视,报告为胃炎.入院体格检查:T:36.5,P:85次/分,R:19次/分,BP:17/11kPa,神志清,急性痛苦貌,呼吸音清,心率85次/分,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张玉荣;潘秀兰;蔡昌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角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90年10月以来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逐例分析治疗失误的原因.结果术中操作失误致股骨外侧皮质崩裂2例; 钢板刃口穿破股骨头进入髋臼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共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4.7%. 结论角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好,但不应忽视可能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
作者:何志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药经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加水处理、加辅料处理和除去某一部分等几种.
作者:彭延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方法系统观察了92例住院肿瘤患者社会、心理方面护理诊断分类及发生频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不同分期患者的社会、心理护理诊断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具有焦虑和惧怕心理的患者达50%以上;30%~40%的患者存有抑郁、无望、无能为力和调适障碍;近10%的患者存在不合作及潜在性暴力行为.近1/2的患者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妥协和失去能力).男性患者无望感和社交活动障碍较女性患者多,少部分年轻患者具有潜在的暴力行为,中年(31~55岁)患者焦虑、抑郁、预期性哀伤和调适障碍均较显著;而老年患者抑郁、孤独感、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和社会隔离相对较多.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受到性别、年龄、职业、病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引起许多问题,这些为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任庆运;张玉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干扰素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首先用干扰素300万u,肌肉注射,15天, 然后300万u,肌肉注射,90天,疗程为半年,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并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处理.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40.0%, HBeAg阴转率42.86%,发热等副反应发生率7.0%.结论干扰素是目前国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疗效可靠、及时,此外妥善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任爱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60例布-加综合征病人采用介入、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273例次,其中下腔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60例次,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型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7例次,下腔静脉加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型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0例次;常温直视根治术8例次,肠腔转流术16例次,肠颈转流术5例次,肠房转流术8例次,腔房转流术6例次,脾肺固定术18例次;肠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17例次,经右房手指破膜术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8例次.结果下腔静脉压由术前28~39cmH2O下降至术后12~20cmH2O.门脉压由术前29~45cmH2O下降至术后24~28cmH2O.肝静脉压由术前26~36cmH2O下降至术后8~18cmH2O.手术死亡2例,1例介入病人心包填塞死亡,1例手术病人大出血死亡.随访3个月~6年,20例复发综合病征;其中7例死于肝衰,其余病人恢复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首选介入治疗,不宜介入或介入失败及复发者应选用手术或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魏志新;任广秀;庞婷婷;庞业俊;汪忠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次性输液器在应用中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几种方便、简易的方法:(1)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一般血管都可使用此法.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后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3例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有肌腱或骨外露的用肌瓣或筋膜瓣局部转移覆盖,采用大张中厚皮片加压打包植皮修复.结果皮片成活率90%以上者28例,占84.8%,皮片成活率60%~89%者5例,占15.2%,所有病例皮片移植后经1~2周换药创面均愈合.结论创面修复后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耐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是修复四肢大感染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磊;王霞;张照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男性,10岁,学生.第二胎足月平产,生长发育正常.6岁时曾从自行车上摔下,左侧颞部有皮下血肿,当时神志清,稍有头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查脑电图正常,服抗生素和止痛片治疗.伤后14个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突发烦燥、哭泣,任凭劝说,皆无反应,历时4~10分钟自行缓解,缓解后不能回忆发生经过,以后每月发作1~5次,症状同上,白天、晚上均有发作,以白天为多.
作者:丁春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历介绍患者男,33岁,不明原因伤及头部,当时昏迷,昏迷时间不详,大小便失禁,被他人发现后送院就诊,以特重型颅脑损伤收入院.查体:深昏迷,呼吸深,心率9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9/11kPa,口唇、指甲紫绀,枕部及左乳突后枕部有8cm×6cm 、3cm×3cm 、3cm×2cm 大小头皮下血肿三个,左侧瞳孔直径约3.5~4mm,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直径约1.5mm,光反射弱,压眶无反应,双下肢巴彬氏征(+).头颅CT示:左颞顶硬膜下血肿约60ml,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立即去手术室行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20小时于右顶枕部、左枕部又出现了硬膜外血肿约50ml、25ml,再次行血肿清除后病情仍无好转,于术后52小时病情加重,躁动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病人出现脑疝,立即第三次去手术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回监护室监护,3天后病人意识渐清醒,术后一周能回答简单问话,住院31天能步行出院.
作者:曹丹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有关因素,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对2526例行药物流产者中230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孕龄、孕次及是否伴有严重的妊娠反应等诸多因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论医患双方应加强配合,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邹雪华;魏爱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的发生规律.方法将38例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54例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无痛性心梗、心衰、再梗塞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结论对于糖尿病心梗患者除溶栓、控制血糖外,还应积极改善微循环以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解合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相应的护理.方法 20%甘露醇125ml、速尿60mg每6小时交替应用.结果 35例脑出血患者,大剂量甘露醇治疗19例,出现并发症13例;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16例,出现并发症 3例;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5~10天.结论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治疗脑出血,其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