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
目前,慢性盆腔炎中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均不理想,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了侧穹窿封闭加下腹部热透治疗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洁;黄绍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梗塞并发酮症酸中毒6例中,男5例,女1例.46~71岁,平均58.5岁.有糖尿病史4例,合并冠心病3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1例,脑血管后遗症3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高脂血症2例.均有周围神经病变,于脑梗塞发病3~7天后并发酮症酸中毒,瘫侧肢体肌力均为0级.
作者:李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与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我科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所获数据采用矫正t检验处理.结果患儿血清心肌酶含量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LDH、CPK、AST等升高程度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的存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刘冰芝;张丽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内服中药安神丸治疗顽固性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推拿配合中药安神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3%)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推拿配合内服中药安神丸能改善患者头部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顽固性不寐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邓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妊娠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异位妊娠并不困难,但要明确其确切病变部位不易;卵巢妊娠多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反复人工流产、剖宫产有关.结论对可疑病例应及早行后穹窿穿刺,及早剖腹探查,其后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宜先行卵巢楔形切除.
作者:张仁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出血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历来被列为手术禁忌,随着经济的发展,病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输血的普及及护理水平的提高使这种要求变成了现实.我科自1990~1999年间先后为5例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纳络酮治疗,根据中毒程度分别给予盐酸纳络酮肌注、静注或静脉点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积极采用常规药物外,及时、反复应用盐酸纳络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尤其对中重度中毒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杨金凤;魏思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PCEA对病人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100例均行硬膜外穿刺的手术,随机等分为两组即PCEA(A)组和未实施PCEA(B)组.定时监测两组MAP、HR、SPO2、RR;选择其中30例食管、胃肠道手术,除监测以上项目外,并于入手术室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始60分钟(T1)、术毕24小时(T2)时分别测定病人皮质醇、血糖、胃粘膜pH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镇痛期间MAP、HR、SPO2、RR、血糖、胃粘膜pH均变化不大,术后皮质醇浓度下降,镇痛确切,病人平静合作,满意度高;B组镇痛期间除皮质醇浓度变化不大外,其余指标均波动明显,镇痛效果差,病人呈焦虑状态,满意度差.结论 PCEA利于病人术后转归.
作者:张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茎呈黄色,形似生姜而圆,故得其名.姜黄可作调味品、色素、香料、染料、杀虫剂等,还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其根茎,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降压、抗菌之功效.姜黄属的根茎和块根主要含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成分,不同品种、产地、采收期和储藏期的姜黄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含量差异较大.此外,姜黄还含有树脂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多肽类及微量元素.姜黄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洪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菏泽市STD流行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方法和RPR方法对泌尿生殖道和血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1756例STD发病情况. 结果 (1) 1756例患者中,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的感染率分别是61.21%、42.99%、19.24%、10.14%、4.78%;(2)GU由1998年的52.48%降至2000年的40.92%,NGU和SY分别由1998年的23.54%、4.97%升至2000年的34.23%、8.67%;(3)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病者占38.38%,其中GU合并NGU为54.75%;(4)性病高发率集中于25~34岁年龄组.结论菏泽市近几年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但构成比逐年下降,而NGU和梅毒的构成比逐年上升,特别是梅毒上升幅度较大.性病患者以性活跃人群为主.
作者:孙孟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应用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停经49天以内,合并不同大小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结果早孕合并小于或等于5cm子宫肌瘤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为92.31%,不完全流产率为7.69%.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作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效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
作者:马竹云;刘彦俊;唐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大而广泛的瘤体,压迫阻断血流后注射治疗;48例患者应用5%鱼肝油酸钠瘤体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随访6~24个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2.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2.5%,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是目前首选的理想办法.
作者:朱桂钱;张玉敏;刘韦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同时寻找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数据经单因素分析,χ2 检验. 结果 77.18% (43/55) 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0% (22/55),与对照组16.22%(36/220)相比有显著差异.30.90% (17/55) , 与对照组5.45% (12/22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子宫过度膨胀、流产和孕产次增加、孕周过短或胎儿过大、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第三产程长、妊娠并发症有关;需应急止血,防止休克,密切观察.
作者:韩秋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资料分析以寻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强心、利尿和纠正心律失常,加用中药生脉、黄芪,适时终止妊娠.结果治愈率91.66%,死亡率8.3%,首次发病者无一例死亡.再次妊娠分娩后再发率100%.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及增加母体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5年以来我科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漏、误诊胆管癌合并结石8例,现探讨该病漏、误诊原因及如何提高诊断率.1 一般资料胆管癌合并结石8例,其中漏诊3例,误诊5例,年龄45~76岁,男性5例,女性3例.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黄疸或右上腹疼痛病史,术前均未明确诊断.
作者:刘振明;王风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近10年行Dixon术的350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39例(8.3%),复发时间为术后3~18个月,平均8.3个月,复发部位为吻合口24例,吻合口周围10例,会阴部2例,系膜淋巴结3例;属Dukes A期2例,B期23例,C期14例.粘液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17例,印戒细胞癌3例,腺癌2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分期,细胞学类型,远切缘距离,直肠系膜是否全切,直肠肛管术中冲洗,术中无癌操作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于高生;袁志勇;司世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健康查体,及时发现和矫治青少年眼病和龋齿.方法选择任城区三所中心小学和八所中心中学共10501名学生进行健康查体.结果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4.15%,沙眼率为19.76%,龋齿率为7.77%,色盲率为1.74%. 视力低下率、沙眼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龋齿率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中小学应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着重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同时做好沙眼、龋齿的防治工作.
作者:杨雪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患者25岁,因停经8+月,双下肢浮肿1+月,头晕半天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20/12kPa.皮肤、粘膜无苍白,心肺无异常,宫高28cm,胎心146次/分,LOA、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作者:曲岩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产妇母乳缺乏的疗效. 方法对106例母乳缺乏产妇随机分为3组,采用西药、中药、中西药结合三种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中西药结合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73,P<0.05). 结论中西药结合(猪蹄汤并灭吐灵)组治疗产妇母缺乏总有效率为100%,促进母乳分泌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疗法.
作者:玄萌艳;高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小针刀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术配合手法复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牵引、推拿,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5%和50%(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对粘连组织进行分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秋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