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文卓;李建军

关键词:胃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 胃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从2014年07月至2016年07月期间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20例(双镜组)和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1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双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开腹组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其中1例高危患者出现局部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技术在胃间质瘤快速定位中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损伤轻、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诚信教育:建构主义视角

    诚信教育是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基石.建构主义契合医学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成为重要的创新向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力量,教育要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等维度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形成.为此,诚信教育要善于引入传统医学文化充实内容体系,结合专业学习创设大诚信实践的情境,契合校园文化特点营造医德文化氛围,并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协作学习平台.

    作者:杨绪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义齿种植术后软组织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翻瓣法和不翻瓣法对糖尿病患者种植手术后软组织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需要种植义齿修复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单颗组和多颗连续(2颗以上)组,每组再分为翻瓣组和不翻瓣组,术后每隔1周复诊1次,观察并记录软组织创口愈合情况,至创口愈合为止.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软组织均在术后3周内愈合,且随诊期内(6~24个月)无失败病例.单颗翻瓣植入组与单颗不翻瓣植入组1周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不翻瓣植入组1周愈合率高于连续翻瓣植入组,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义齿种植手术中,多颗植入病例,不翻瓣法较翻瓣法在组织愈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单颗植入病例,两种术式无显著差异.

    作者:孙树文;王立凯;刘亚男;惠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知识图谱与主题分析

    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根本性的工作.通过SATI和UCINET软件对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分散,相互关联不紧密,缺少核心的研究热点.迫切需要直接从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本身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形成体系化力量,并对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形成综合指导和促进效应.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校学生亚健康现状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亚健康现状,分析体育运动对学生亚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及自制的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调查.结果 医学生中亚健康者占82.1%.男、女生生理亚健康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4,P=0.177);男、女生在心理亚健康率及社会亚健康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46;χ2=5.416,P=0.020).医学生中每周体育运动0~1次者为43%.每次运动持续时间<1h者为48%.不同体育运动次数及每次运动时间的医学生亚健康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40;χ2=6.780,P=0.034).结论 医学生中亚健康者众多.医学生体育运动次数及运动持续时间不足,正确的体育运动对改善医学生的亚健康现状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根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近年来,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以其微创、高效等优点逐渐被患者及脊柱外科医生接受,其适应症也逐步扩大.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确保满意的手术疗效更需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扎实的操作技术.研究表明,脊柱经皮完全内镜技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且对传统治疗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日臻完善,脊柱内镜技术正日益成为解决脊柱疾病的一般治疗方法.本文就经皮脊柱完全内镜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简要描述.

    作者:孟纯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单纯修复下胫腓前、后韧带及前、后结节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治疗旋后外旋型Ⅳ°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于我院骨科旋后外旋型Ⅳ°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37例,其中单纯修复下胫腓前、后韧带及前、后结节,不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患者17例即观察组;直接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患者20例即对照组.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分别拍X线片,测量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并在末次随访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AOF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X线片检查测量下胫腓间隙、下胫腓重叠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0.82,0.37,0.96,0.83,P均>0.05),术后12~18个月两组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t=0.68,P>0.05)及优良率(χ2=0.87,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于术后2周出现1例踝关节疼痛患者,术后12周取出螺钉后缓解.结论 对于旋后外旋型Ⅳ°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单纯修复下胫腓前、后韧带及下胫腓前、后结节,同样可以达到下胫腓螺钉固定的效果.

    作者:王永永;贾代良;张刚;于宝华;雷学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irtuin2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T2)也称sirtuin2属于依赖烟酰胺腺嘌呤(NAD+)去乙酰化酶家族,以组蛋白及非组蛋白为靶点.据报道,SIRT2参与调节脂类代谢、糖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对SIRT2参与糖脂代谢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6年0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烟雾病并行STA-MCA吻合术治疗的成人患者71例,通过电话、门诊或住院复查进行随访观察,并根据患者术前、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score,mRS评分)、颅脑灌注CT等评价STA-MCA吻合术的疗效,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结果71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平均随访时程(27.3±8.6)月,无失访患者.61例(85.9%)患者原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术后6月mRS评分及颅脑洪流CT结果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9例,随访末期发生脑血管事件11例.结论STA-MCA吻合术能够增加烟雾病患者的脑部血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港;张浩;韩光魁;李根华;冯嵩;靳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胞移植防治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研究进展

    目的 内镜黏膜概率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能够镜下完整切除早癌、黏膜下肿物,免除开腹手术痛苦,成为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新的内镜下治疗手段,但术后易于并发狭窄.因此,探讨防治ESD术后食管狭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新研究发现,细胞移植能更加有效防治ESD术后的食管狭窄,治疗后复发率低.

    作者:肖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球形纳米银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球形纳米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方法 利用化学还原法合成纳米银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银纳米颗粒进行形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和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球形纳米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缓冲溶液中的结合反应.结果 制得的纳米银颗粒为球形,其平均粒径约为25 nm,溶液颜色为黄色;当球形纳米银与BSA作用时,随着纳米银溶液浓度的增加,混合溶液的紫外吸收峰强度也随之增加,但荧光光谱则发生了猝灭.结论 在溶液中球形纳米银与BSA可以自发结合发生反应并形成复合物.

    作者:徐香玉;武卫华;杜中玉;姜靓;毛旭艳;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从2014年07月至2016年07月期间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20例(双镜组)和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1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双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开腹组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其中1例高危患者出现局部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技术在胃间质瘤快速定位中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损伤轻、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卓;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128层双源CT(128s-DSCT)前门控大螺距扫描(Flash扫描)行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行CCTA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采用前门控Flash扫描)和对照组(n=50,采用前门控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整体图像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对照组可用于诊断的血管段所占比例分别为98.72%、99.04%,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1.06±0.22)mSv、(3.08±0.88)mSv,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28s-DSCT Flash扫描冠状动脉成像能在保证诊断需要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王小强;孙占国;史志涛;陈月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目的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发病率高的病理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PTC的发生是由多基因相互作用、多种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与PTC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有BRAF、BCL-2、ATM等基因.由于个体间肿瘤遗传易感性存在差异因而导致每个人对恶性肿瘤的反应也不一样.随着基因组检测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成为了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人员开展了对PTC的GWAS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遗传学角度对PTC各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不同人群里的验证实验以及相关基因SN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R-34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然后利用qRT-PCR检测miR-34c在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4c的可能靶基因;再利用RT-PCR和qRT-PCR方法检测靶基因在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iR-34c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呈下降趋势;靶基因Hspa1b、Cac-na2d1、Sperping1、Cntn2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miR-34c通过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淑艺;秦红亚;商溪溪;王晓莹;张虎;王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