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醛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 Bax在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

刘宁;于景科;刘悦梅;赵欣;崔文

关键词:甲醛, 凋亡相关基因, 生精细胞, 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长期在甲醛含量过高的室内环境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睾丸和生精小管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医用甲醛制备大白鼠的甲醛毒性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在睾丸及生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的甲醛作用于大白鼠2个生精周期,每个生精小管中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27±2.47,低剂量组为35±4.6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93±2.8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132±0.024,低剂量组为0.113±0.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183±0.031,P<0.05;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89±20.14,低剂量组为61±14.7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23±4.7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098±0.021,低剂量组为0.085±0.0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32±0.026,P<0.05.结论 长期处于高浓度甲醛的室内环境中使睾丸和生精细胞中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增强.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6例,其中男61例,女15例,机器绞伤36例,砸伤15例,挤压伤13例,脱套伤12例;新鲜创面25例,轻度污染创面33例,严重污染创面8例,皮瓣局部感染7例,经换药,应用抗生素控制,全部患者均顺利成活断蒂.

    作者:王翠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醛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 Bax在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长期在甲醛含量过高的室内环境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睾丸和生精小管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医用甲醛制备大白鼠的甲醛毒性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在睾丸及生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的甲醛作用于大白鼠2个生精周期,每个生精小管中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27±2.47,低剂量组为35±4.6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93±2.8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132±0.024,低剂量组为0.113±0.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183±0.031,P<0.05;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89±20.14,低剂量组为61±14.7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23±4.7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098±0.021,低剂量组为0.085±0.0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32±0.026,P<0.05.结论 长期处于高浓度甲醛的室内环境中使睾丸和生精细胞中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增强.

    作者:刘宁;于景科;刘悦梅;赵欣;崔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氨曲南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氨曲南对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部分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从氨曲南对泌尿道分离革兰氏阴性致病细菌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氨曲南对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前三位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敏感率为97%、99%、93%.结论 氨曲南对严重的泌尿系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高娟;于大鹏;贾印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40例腰椎手术,分为4组,根据X线片观察脊椎滑脱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对各组同一椎间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前、术后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加椎间融合器组融合率较其余组明显增高.结论 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损伤节段形成牢固的生物学融合,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吕琳;贾代良;蔡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纪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脏术后患者两种吸氧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脏直视术后双鼻导管和面罩2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方法 将心脏直视术后停用呼吸机后持续氧疗的120例患者,采用2种吸氧方法,在相同氧流量;同一时间段,分别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pH值、PaO2、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2种吸氧方法的感受.结果 2种吸氧方法患者的氧合指标、呼吸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氧疗期间的舒适度双鼻导管吸氧法明显优于面罩吸氧法(P<0.05).结论 双鼻导管吸氧法既能保证有效氧疗又能使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咪呋啶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研究

    目的 观察用乳糖化多聚赖氨酸化学修饰后的拉咪呋啶-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咪呋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Lac-PLL-LA的肝靶向性.方法 将LA进行偶联合成后以放射性核素99mTc对偶联物Lac-PLL-LA及LA进行标记,分别通过单光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和γ-放射免疫记数观察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0.5h、2h及5h后肝脏部位显像模糊不清,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组小鼠肝脏部位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均明显高于99mTc 标记的LA组,两组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2)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c-PLL-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1.24、2.28上升到4.1、12.1,注射99mTc-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0.28、0.55上升到0.49、1.36.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均高于99mTc-LA,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Lac-PLL-LA可在慢性乙型肝炎小鼠肝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偶联后的拉咪呋啶能提高对肝脏组织的亲和力,乳糖化多聚赖氨酸能使LA获得较满意的肝靶向性,提高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孔令斌;杨景玉;孙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扩张治疗食管狭窄120例体会

    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月以来,使用哑铃气囊扩张器对120例中、重度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了胃镜直视下扩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附12例报告)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直肠癌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得到开展.

    作者:姜飚;张志新;刘启龙;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肠埃希菌基因组结构分型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探讨其耐药表型与基因组结构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收集的62株大肠埃希菌,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用双纸片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利用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内切酶I-CeuI对基因组结构分型.结果 62株大肠埃希菌41株表现多重耐药(66%);筛选出产ESBLs菌21株(34%);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的菌株各聚一类;根据酶切图谱分为30个基因组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较普遍;利用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产生ESBLs的菌株与不产ESBLs的菌株分开;未发现基因组结构分型与耐药表型之间,或与产ESBLs菌株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作者:王晓燕;衣美英;曹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5例直肠前突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42例病人采用STARR手术,B组:33例病人采用传统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STARR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显著减轻、手术治疗效果亦优于传统手术(P<0.05).结论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作者:李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院内传染病漏报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与院感染办公室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直报记录中的数据进行统计.

    作者:王桂香;王月英;曹玉杰;刘爱萍;李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宫颈环锥切术诊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锥切术临床意义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采用子宫颈环锥切术对1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分类或分组.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不相符者占82例(45.1%);相符者占100例(54.9%)术后半年无CIN占172例,治愈率94.5%;宫颈CIN残留5例,占2.74%,术后妊娠12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1例,4例现继续妊娠已达中晚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3例.结论 掌握子宫颈环锥切术诊断治疗CIN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消毒法对供应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消毒法对供应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了3种空气消毒法对我院供应室的无菌物品发放室,清洁物品包装间,污物回收间进了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 3种处理方式在细菌消亡率上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空气净化消毒器效果好;紫外线照射、乳酸熏蒸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空气中的自然菌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空气净化消毒器对空气中自然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人体无损害.

    作者:谢景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 积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治疗贲门癌、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贲门癌30例,下段食管癌16例,中上段食管癌2例.其中肿瘤切除,残胃与食管吻合30例;下段食管癌切除,不游离残胃,采用空肠植入顺蠕动,空肠与食管吻合,空肠再与残胃吻合3例;食管癌切除,采用结肠顺蠕动,经胸骨后,途经颈部与食管吻合,腹部与残胃吻合15例.结果 本组早期无手术死亡.术后1、3、5a随访结果,生存率分别为91.7%、47.9%、18.8%.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贲门癌或食管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周广华;刘炳学;宋德玉;孙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获随访的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I级5例,Ⅱ级19例,Ⅲ级9例.按Enneking分期:I期7例,Ⅱ期20例,Ⅲ期6例.Jaffe's病理分级:I级5例,Ⅱ级22例,Ⅲ级6例.24例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4例),股骨近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骶尾部各2例,腰椎1例.3种基本手术方法分别为:单纯刮除植骨4例;刮除植骨加磨钻、3%碘酒、骨水泥等辅助治疗26例;瘤段截除3例.结果 28例术后获随访10~84个月,平均45个月.4例行单纯刮除植骨均复发;3例行瘤段切除,术后无复发;26例刮除植骨加辅助灭活方法,9例复发,复发率27.2%.结论 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正确使用辅助方法结合现代广泛刮除技术及现代的诊疗技术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海滨;徐忠法;张元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妇科施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138例,其中施行改良阴式非脱垂切除子宫手术的患者111例,术中以不同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只需切开前穹窿阴道壁与宫颈部交界处,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剪开前腹膜反折,螺钻翻转出子宫与阴道内.对手术的可行性、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进行观察.结果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65min、出血量215ml、住院时间4.5d.结论 改良阴式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阴式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阻断子宫动脉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阻断子宫动脉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剥除肌瘤前预先电凝阻断子宫动脉,观察术后月经情况及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无闭经发生,卵巢内分泌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4个月内恢复排卵功能.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预先阻断子宫动脉再剥除肌瘤的手术方式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技术,不会引起闭经,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卵巢排卵功能影响是短暂、轻微、可逆的.

    作者:孙琳;盛修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男性早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肾阳虚功能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口服复方玄驹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1个月为一疗程,并在治疗前期,性交前5~10min在生殖器上外涂少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为单服复方玄驹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治疗疗程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肾阳虚功能性早泄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杜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对宫颈成熟及子宫收缩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人工流产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在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与同期对照组比较.结果 在宫颈扩张情况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