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F-36评价人群生命质量研究概况

宋爱芹;谢楠

关键词:评价, 人群, 生命质量, 质量研究, 质量定义, 医学领域, 物质状态, 生活状态, 生活目标, 经济学家, 价值体系, 个体, 专业, 治疗, 心理, 文化, 体验, 生理, 美国, 疾病
摘要: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初由美国经济学家J.K.Calbrait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命质量的研究,探索疾病及治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由于研究者所从事的专业或研究角度不同,对生命质量的理解差异较大[1],WHO将生命质量定义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2].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滋阴益气治萎汤治疗萎缩性胃炎56例体会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治萎汤治疗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萎缩性胃炎56例患者,采用滋阴益气治萎汤治疗;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给以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依据疗效标准进行评定,(1)两组症状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56例,总有效率为89.6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60%.(2)病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46%.结论两组症状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疗效:两组对腺体萎缩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两组病理疗效差异亦具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炳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种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法

    常用中药种类繁多,品种各异,给中药鉴别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在基层药品使用单位,没条件用现代化检测手段进行检验,也不可能把每味药都送到药检部门进行鉴定,只能用传统的眼看、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传统经验进行性状鉴别.对中药材进行初步检查,这种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基层药品使用单位.介绍几种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

    作者:高立霞;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器械消毒液中苯酚含量

    临床使用的器械消毒液是由医院制剂室自制的医院制剂,合格的制剂应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常用器械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液化苯酚,其含量对消毒液的消毒杀菌效果起重要作用.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是控制和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为对器械消毒液进行质量控制,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消毒液中苯酚的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廉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方法以胎鼠和人胎儿为材料,以DMEM加15% FBS加0.1mM2ME为基础培养液,分别制备胎鼠和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结果分别获得了传16代的胎鼠成纤维细胞和传7代的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培养体系.结论胎鼠成纤维细胞和人胎儿成纤维细胞相比较,后者生长速度慢,且较易老化;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更有利于人胚胎干细胞的生长;8~14d龄胎鼠适宜制备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在室温条件下,以0.2%胰酶加0.04%EDTA为消化液处理原代胎鼠组织块时间以15~20min为宜.

    作者:苗增民;李松;窦忠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酶谱检测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的研究,探讨MP肺炎患儿的心肌损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MP肺炎和健康体检者各50例,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 MP肺炎组心肌酶谱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肺炎易合并心肌损害,临床收治该病患儿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庆莉;刘艳春;辛伟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血生化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血生化监测分析,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结果.方法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血生化指标的分析,了解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的加重程度,探讨其治疗.结果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血生化指标与其临床治疗效果有关,而且呈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症病人的血生化等矿物质的代谢有关,而且与钙调激素有关,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监测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滨;随萍;李瑞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产妇精神因素的影响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探讨产妇不良情绪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王兰英;安爱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TCD)对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颅底动脉检测,观察其血流速度、流态及阻力指数(RI)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各级高血压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P<0.01),病程长且控制差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流态改变及阻力指数增高.结论血压的增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呈正相关.

    作者:李跃群;李继峰;刘雪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纳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摘要)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60例脑梗死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40~85岁,平均60岁;急性期40例,缓慢进展期20例,本组病例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证实.

    作者:贾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医学生对结核病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医学生对结核病流行和防治的认知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有关结核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医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61.3%的医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结核病流行的严峻形势,78.2%的医学生知道结核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部分医学生不能准确选择近年来结核病回升的主要原因,1年级与4年级学生之间在结核病的病因等问题上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别.结论医学院校宜开展针对性宣教活动,提高医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全社会正确认识结核病,有利于结核病控制.

    作者:杨本付;李晶;孙泽明;刘媛媛;申井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儿黄疸诊治研究新进展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胆红素既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又有重要的抗自由基的生理作用.把握对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时机及合理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蓝光箱治疗、脐静脉换血疗法等.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黄疸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发现及改进,现综述如下.

    作者:夏敏;徐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法用前列腺素E1治疗6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结果 64例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可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梁卫东;尹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腹腔镜外科处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对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缝合修补或粘补术. 结果除1例因胃癌穿孔中转开腹行胃癌根治术外,腹腔镜下修补溃疡穿孔均获成功, 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侵袭性小,不干扰腹腔内环境,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储宪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配伍的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丙泊酚复合应用芬太尼,氯胺酮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较好的配伍方案.

    作者:张宝娟;曲锦;李海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苯妥英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束缚应激法、大鼠冰醋酸烧灼法两种溃疡模型.结果苯妥英钠高、低剂量组均显示出保护作用(P<0.05),但高剂量组的保护作用不如低剂量组的明显.结论苯妥英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胃粘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与剂量成负相关性,低剂量的保护作用要好于高剂量.

    作者:王传功;林丽文;辛勤;刘善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SF-36评价人群生命质量研究概况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初由美国经济学家J.K.Calbrait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命质量的研究,探索疾病及治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由于研究者所从事的专业或研究角度不同,对生命质量的理解差异较大[1],WHO将生命质量定义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2].

    作者:宋爱芹;谢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的饮食护理

    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已达脑血管病患者的25%左右.该病患者进食易呛咳,重者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的饮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云凌;张新玲;郝书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鼻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将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变得简单易行.2000年6月以来,我们于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武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性脑梗死36例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诊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6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计分(GOS)良好25例,轻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是由于颅脑外伤后局部脑血管发生扭曲、牵拉、移位,造成血管内膜或分支处损伤痉挛,继发血栓形成,导至脑梗死.

    作者:高磊;刘春雷;刘红军;秦德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创伤,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意识丧失,又加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故对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49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有效地预防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芝;梁美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