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军
目的观察分流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34例患者均采用分流加断流术.结果再出血1例,轻度肝性脑病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术前为3.05±0.5kPa,术后2.1±0.4kPa,手术过程中门静脉压在分流术后降低,在断流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既可降低门静脉的压力,仍然可以维持较多的门静脉血流向肝灌注,具有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作用.
作者:王强;蔡旺;储宪群;高鹏;徐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放疗配合卡莫氟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增敏作用.方法对30例中晚期胰腺癌病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设野放疗,合并口服卡莫氟治疗.结果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3.3%;完全缓解率26.7%.肿瘤缩小,总有效率73.3%,放疗后1a生存率46.7%.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不明显,消化道反应亦不严重.结论口服卡莫氟对胰腺癌放疗有增敏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山长平;朱培军;任宝志;韩磊;林兆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博利康尼百瑞雾化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18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0.5~1mg/次,每日2次,博利康尼2.5~5mg/次,每日2~4次百瑞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平喘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56.7%,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2.72,P<0.01.结论普米克、博利康尼百瑞雾化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良好.
作者:李效杰;辛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fos、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川芎嗪干预后c-fos、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c-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3h达高峰,6h锐减.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6h达高峰,24h仍有较强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其中以肾血管为著,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1h,直到24h仍有增高趋势.川芎嗪干预后c-fos、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祝海洲;廉萍;雷学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运用小陷胸汤合血府瘀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清华;颜宪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以氧合指数(PaO2/FiO2)作为标准,观察治疗前基础值(base),达急性肺损伤时以及给药后1h、2h、3h、4h、5h和6h各时间点兔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变化.结果用药组在急性肺损伤时,用药后1h、2h、3h、4h、5h及6h肺动态顺应性均较基础值降低(P<0.05,或P<0.01);在用药后5h及6h肺动态顺应性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用药组在用药后4h、5h及6h气道峰压均较基础值升高(P<0.05或P<0.01),在用药后5h及6h气道峰压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大黄可提高急性肺损伤后5h及6h的兔肺动态顺应性,并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后5h及6h的气道峰压.
作者:李瑜;刘云洁;曾因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8例心脏病人,对微创手术在先心病中的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改良术式矫治Ebstein畸形等进行分析.结果死亡3例,占1.3%,余225例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守科;周成运;赵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过度换气对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100例健康成人过度换气试验前后的心电图进行研究.结果过度换气试验后心率增加,QRS波时限缩短,QRS波电轴度数增加,其与试验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有17例出现ST段下移,8例T波低平.结论过度换气可引起ECG改变,其心电图改变机制为过度换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痉挛,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进而心电图出现异常.
作者:朱志忠;戚厚兴;戚传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84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共收治急性肾功能衰竭247例,其中伴有双侧周围性面瘫者10例,占4.0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香;张士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有氧代谢产生的含氧的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羟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正常生理状态下,氧自由基不断产生的同时,也不断地被一些保护酶类清除.
作者:钱欣梅;张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掌握济宁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7316名新生儿,在生后72h取血样进行TSH、T3、T4的检测,确诊者给予免费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结果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91例,检出率为0.46‰.结论新生儿筛查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建文;常振华;王艳红;张振英;周洪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盛淑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检测p16、p53突变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病变中的表达,以探讨抑癌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结果p16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53蛋白的表达则呈递减趋势.结论p16蛋白的缺乏和p53蛋白的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作者:粱桂华;王舟;颜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异丙酚联合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初孕早孕妇女300例人流术前随机分组用药,A组用仕泰栓一枚塞入肛门内,30min后建立静脉通路,A、B组为微量泵经静脉注入异丙酚,并按组分阶段用药,维持至手术估计在2min内完成,C组不用任何镇痛及麻醉药而行手术.结果异丙酚联合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异丙酚剂量大为减少,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无扩宫造成的不适,手术时间短,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异丙酚并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梁桂霞;马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初发症状为持续发热(97.30%)伴肌无力或/和肌痛(78.38%),受累肌群以四肢近端多见;②血清肌酶谱升高;③肌电图均呈肌源性损害,病肌电位明显降低;④常伴有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可以发热、肌肉乏力为初发症状,常伴有间质性肺炎及吞咽困难;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作者:赵建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与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9例骨肉瘤中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进行了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的观察.结果光镜示肿瘤由纤维母细胞,多边形和小圆形细胞组成,电镜示有似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软骨母细胞等;组织化学G.S显示单个或几个瘤细胞被网状纤维包饶,VG示多数瘤细胞和胶原纤维着红色,Masson着绿色.结论骨肉瘤在少数情况下,显示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过渡增生,伴席纹状排列,并出现明显多形性,而在瘤组织中找到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是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唯一证据.
作者:黄云;乔尚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与生殖器炎症的关系.方法对259例单纯疱疹病毒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单克隆抗体ELISA(McAb-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HSV-1和HSV-2型特异性病毒抗原测定.结果249例生殖器炎症标本中HSV-2Ag的阳性检出率为10.04%.其中宫颈糜烂Ⅲ度和Ⅳ度的标本中HSV-2Ag的检出率分别是2.74%和14.29%.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的HSV-2Ag的检出率分别为32.00和20.00%,而另外10例CSF和面部疱疹标本仅检出2例HSV-1Ag阳性.结论 HSV-2不仅是引起女性生殖器炎症的重要病因,还与妇女生殖道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香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一般资料:我院从2002年7~11月共行阴道镜检查133例,年龄在24~75岁,白带增多67例,接触性阴道出血24例,腰酸9例,其他症状33例.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降之对高脂血症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舒降之剂量为20mg/d,B组为5mg/d,门诊治疗6周.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肝功能及磷酸肌酸激酶.结果A组的达标率为70%,而B组的达标率仅为23%.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及肌病.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似.结论20mg/d的舒降之调整血脂作用比5mg/d更好,而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俊平;孙秀英;解瑞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收集了1997年8月至2002年7月外科住院的细菌培养标本,共培养出276株细菌,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艳;张如伦;徐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