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病人阴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邓京平;白文俊;毛迅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 阴茎海绵体内注射, 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病人阴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2例血管性ED病人分别采取海绵体内注射试验和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等检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52例血管性ED(动脉性ED 14例,静脉性ED 26例,混合血管性ED 12例)病人在阴茎勃起的充盈、勃起、充分勃起和强直勃起期均有明显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充盈、勃起期延长,充分勃起和强直勃起减少等.结论血管性ED会发生明显的阴茎血流动力学变化,了解该变化有助于其正确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中国男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男科专家西部行系列活动通知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锌硒宝辅助治疗精子质量异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有关研究表明,缺锌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男性生殖道内的锌含量高时,精子质量较高,因此,我所2002年2月开始采用锌硒宝对48例精子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礼;苗文云;安茂伟;王桂民;郑绪东;房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快速分离及鉴定

    目的探讨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快速分离方法,为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阴茎勃起机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胶原酶两步酶解消化法,快速分离出新西兰大白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并应用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分离的细胞成活率较高,贴壁呈长梭形,胞膜光滑完整,胞浆均匀,可用于膜片钳记录.免疫组化鉴定为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结论酶解消化快速分离兔阴茎海綿体平滑肌细胞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材料.

    作者:肖恒军;刘继红;刘波;樊龙昌;陈俊;王涛;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介苗灌注后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985~2001年6例经病理证实的症状性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资料.结果6例均继发于膀胱内BCG灌注预防浅表性移行性上皮癌.均在肉芽肿内找到抗酸杆菌.2例手术治疗,4例药物治疗.平均随访47.5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症状性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较少见,极易与前列腺癌混淆,应引起重视.其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鲁军;夏术阶;唐孝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思路探讨

    迄今为止,尽管WHO制定了许多有关男性不育临床和实验诊断方面的技术规范,但仍不能很好地解决男性不育实验诊断技术与临床诊断的衔接问题.

    作者:刘瑜;何林;沈倍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茎海绵体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患者,男,45岁,发现会阴肿块6月,进行性增大2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耻骨前与阴茎根部处有一6cm×6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异常.B超:肝、胆、脾、胰、肾、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作者:刘朝东;王顺和;汤召兵;刘航;陈在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泌尿男科专家西部行系列活动通知之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与ILK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及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1inked Kinase,ILK)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43、ILK在7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16例BPH及52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x43既定位于细胞膜上,又在细胞质中表达.Cx43的阳性表达率在Pca组织中为32.7%(17/52)显著低于NP组织的85.7%(6/7)、BPH组织的87.5%(14/16)(P<0.01;P<0.005).Cx43在Pca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C+D期显著低于A+B期(P<0.05).Cx43阳性表达与ILK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Cx43异常表达于BPH、Pca细胞的胞浆.Cx43表达的增加或下降在BPH的增殖过程中或Pca的分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x43和ILK蛋白在Pca组织中呈现相反的的表达方式,提示在Pca细胞增殖动力学调节中协同促进了肿瘤的恶性进展.

    作者:戚晓平;钱斌;林考兴;李振江;陈清勇;戴晓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附192例报告)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象(CDI)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导作用.方法依据TRUS结合CDI选择穿刺点,采用个体化方案对192例PSA>4ng/m1、可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其中12例PSA持续升高者行重复穿刺.结果 (1)PSA4~10ng/m170例,PCa9例(12.9%)、其中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61例、其中9例CDI有异常血流.(2)PSA11~150ng/m1122例,PCa47例(38.5%)、其中3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75例、其中14例CDI有异常血流.CDI在PCa与穿刺阴性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重复穿刺者12例中发现PCA5例.结论依据TRUS结合CDI采用个体化方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提高PCa检出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健;江怡;唐崎;顾炯;刘定益;祝宇;张羽中;王名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心理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2例症状持续时间长且对常规治疗反应差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与中国常模比较,分析心理状态与该病的关系.结果84.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突出的精神症状是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和精神病性等(P<0.05);病程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P<0.01).结论心理障碍在CP病人中是常见的,提示心理因素可能是CP难治的部分原因.对CP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同时辅以有针对性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袁涛;姜启全;卞崔冬;桂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常见癌死亡原因.在美国前列腺癌已经跃居第2位致死癌,约半数年龄大于50岁男性前列腺中可发现癌细胞,但在上述病人一生中,被诊断为临床前列腺癌的仅占11%,而死于前列腺癌更少,仅为3.6%,可见有相当多的临床前列腺癌即使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对病人生存无明显影响,对这类病人进行过度治疗不仅会增加经济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骨质疏松等),所以前列腺癌研究的终策略为:鉴别出休眠性(indolent)和侵袭性(致死性)前列腺癌细胞,针对致死性前列腺癌细胞进行治疗[1],由雄激素依赖性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是每个致死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根本特性,虽然对这种雄激素耐受的机制了解很少,但近年来对在这种转变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简写AR)有了一些分子水平的较深入的研究.

    作者:姜涛;姜辉;刘用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日本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现状与展望

    1998年,日本政府对全国进行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患中度ED以上的人数在1130万人以上,占成年男性的39%,而以同种方式调查的意大利为21%,马来西亚为16%,巴西为15%[2],可见日本的患病率之高,而且到医院就医的患者仅占患者总数的4.8%左右[3].

    作者:肖凯;近藤保彦;佐久间康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郁阳痿模型制作

    目的探讨肝郁阳痿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获得性交配经验的36只雄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及模型治疗组.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大鼠每日悬空倒吊在水池上面,并不断激惹,其中模型治疗组大鼠灌胃给予2ml逍遥散浓缩液,每日两次,其它两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两周后观测雄性大鼠的性活动状况,即雄鼠的骑乘潜伏期和骑乘次数,插入潜伏期和插入次数以及雄鼠的射精潜伏期,并计算雄鼠插入与骑乘次数的比值,同时取大鼠血液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大鼠精神萎靡,性动机以及性活动能力明显减弱,血液粘度明显增高;而用逍遥散治疗后模型大鼠的性动机、性活动能力以及血液粘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本方法可引起模型大鼠的性动机和性活动能力明显减弱,而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逍遥散可改善模型大鼠的性动机以及性活动能力,显示运用此方法可制作理想的肝郁阳痿大鼠模型.

    作者:王秋林;王树人;王久源;张蜀武;常德贵;段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形态学观察

    目的通过对老年SD大鼠睾丸间质组织学和Leydig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探讨老年大鼠性腺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测定3月龄和24月龄SD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并进一步对不同年龄大鼠睾丸间质和Leydig细胞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老年大鼠血清T浓度显著低于青年大鼠;老年大鼠睾丸色泽灰暗、质地松弛;睾丸间质中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而Leydig细胞数量减少,单个Leydig细胞变小,并出现退行性改变;hCG刺激8d后,青年和老年大鼠两组睾丸形态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大鼠的Leydig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异常,可能与睾酮合成功能减退有关.

    作者:邵迎红;母义明;李江源;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目的评价Snodgrass手术方法在治疗尿道下裂中的效果.方法复习2001年12月至2003年9月19例尿道下裂患者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资料.其中再手术者5例.5例在术中行白膜纵切折叠术纠正阴茎下弯.拔管后根据排尿情况,选择行前尿道扩张.结果19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冠状沟处尿道瘘(其中1例尿瘘于感染后出现),2例尿扩后自行愈合.随访中,10例拔管后2周内出现尿道口狭窄,经尿道口扩张后均缓解.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整形效果满意,可以作为治疗尿道下裂首选术式,并适合再次手术的病例.

    作者:刘毅东;叶惟靖;黄翼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癃通胶囊对体外人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在临床基础和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前癃通胶囊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外培养人前列腺基质细胞,并采用四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波长630nm).结果前癃通胶囊低、中、高浓度组的OD值在24h、48h、72h时明显低于细胞空白对照组(P<0.01),且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低浓度组的OD值在72h点明显低于细胞空白对照组(P<0.05),在24h、48h点与细胞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癃通胶囊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增殖,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翠英;陈董培;贺菊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舌下含服阿朴吗啡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作为大脑中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被用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因其疗效好,安全性高在口服药物治疗ED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Ap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等作一综述.

    作者:饶可;杜广辉;杨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前列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不同浓度的SNP作用前列腺癌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的生存率,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RT-PCR法检测细胞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生存率与低浓度的SNP成正比,而与高浓度的SNP成反比.高浓度的SNP可作用于细胞的G1期,诱导细胞凋亡,p21waf1/cip1的表达也随之上调.结论低浓度的SNP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高浓度的SNP促进细胞的凋亡,p21waf1/cip1的上调可能是高浓度的SNP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龙智;蒋先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在无性欲或性刺激的情况下,阴茎持续勃起时间超过4~6h,即为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PP).

    作者:曹林升;周辉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在美国它在男性肿瘤患者的死因中名列第二位.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来说,尽管起初对雄激素撤除有效,但终预后不佳.基因治疗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崭新治疗手段,它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转移至恶性肿瘤细胞内进行表达,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炎;单玉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