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沈敏浩;严志强;王裔欣;惠旭
目的研究Caspase-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了解Caspase-3在BPH和Pca发病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30例BPH组织、22例Pca组织及7例正常前列腺石蜡切片组织用多克隆抗体Caspase-3行LSAB免疫组化染色,按表达的阳性率分0(阴性)、1+(<25%)、2+(25%~75%)、4+(>75%)统计染色等级.结果Caspase-3在93%(28/30)BPH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0~3+),主要在分泌性上皮和基底细胞表达,而在基质平滑肌罕见表达,且BPH上皮表达明显少于正常组织.Caspase-3在22例Pca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普遍表达强阳性(4+),且明显多于非癌性组织,Caspase-3表达与Pca病理分级无相关.结论Caspase-3表达异常与BPH上皮与基质增生有关;Caspase-3在国人Pca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春华;丘少鹏;陈辉熔;郑克立;梅骅;刘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一期手术矫正方法.方法根据阴茎及阴囊皮肤分布情况,采用保留轴心血管的阴茎或阴囊内膜蒂皮瓣尿道成形技术,先矫正阴茎下曲及尿道成形,然后同期行阴茎阴囊转位矫正.尿转流及新尿道分泌物引流采用会阴尿道造瘘及新尿道U型支架管引流技术.结果本组38例术后阴茎阴囊外形美观,无尿瘘及尿道狭窄.结论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一期手术矫正完全可行.
作者:杨槐;何恢绪;李清荣;胡卫列;付锐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回顾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经验,分析此术式的临床实用性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采集了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4/289),其平均年龄71.6岁,术前31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平均73min,有49例病人术中输血.结果术后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平均6 d,平均14 d拔导尿管,前列腺组织平均38 g,有2例病人术后再行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2例发生败血症,尿失禁2例,急性附睾炎3例.结论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BPH低创治疗方法比较,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因其手术的彻底性仍有着实用价值.特别是对一些合并心肺疾患的病人.
作者:张文鼎;唐涌志;丁满棠;林之枫;孟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精索扭转需及时诊断及治疗,如一旦延误,可导致睾丸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现就我院1988~2003年收治的16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李胜双;李刚;王国贤;周芳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33%[1].由于其临床疗效欠佳,病程迁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障碍.
作者:邓军洪;王良圣;杨柳平;黄甫初;蔡岳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近9年共收治隐睾恶变病人5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俊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阴囊的保护及睾丸的游动性较大,一般外伤性睾丸损伤的发生率较低,由于武警战士训练的特殊性,较一般人群更易造成闭合性睾丸损伤,为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我院自1987年收治的17例武警战士训练致睾丸闭合性损伤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佃成;谭玉军;杨祖兴;于江;黄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6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126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治疗,每组42例.A组超频叠加前列腺治疗仪+西发通(cefasabal)治疗;B组单用西发通治疗;C组单用超频叠加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治疗后1月,半年进行随访,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秦素;李良君;蔺显琼;杭宇;张河;郭燕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和前列腺包膜屏障作用,使得慢性前列腺难以根治.笔者分别应用锌硒宝和抗细菌药物以及单用抗菌药物治疗NIH分类法中Ⅱ型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各2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定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E-Combi试剂盒对30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和30例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P<0.05);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愈组和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而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前列腺炎未愈组(P<0.05).结论(1)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与抗精子抗体有关.(2)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免疫性不育,首先应治愈慢性前列腺炎,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崔应东;周四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保列治治疗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0例,口服保列治5 mg,1次/d,共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液常规等指标测定.结果用药3个月后IPSS平均降低31.6%,大尿流率平均升高38.3%,残余尿量平均减少38.6%.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18.1%.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平均减少39.8%.前列腺液检查好转率50%.前列腺体积≥40 mL组及<40 mL组的前列腺液检查好转率分别为66.7%及31.6%,两者比较P<0.05.结论保列治治疗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对慢性前列腺炎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均效果良好.对慢性前列腺炎伴前列腺体积较大者效果尤佳.
作者:杨金瑞;易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自行设计改进的复合高压水囊系列导管经尿道扩裂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导管为膨胀直径30#~38# 10种型号.应用硬膜外麻醉并保留导管术后止痛.62例患者应用本系列导管治疗均得到观察和随访.结果3~5 d拔管后54例排尿良好,5例尿失禁,3例一过性,另2例1个月后恢复.8例拔管后不能排尿,再导尿15 d恢复排尿.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应于包括中叶增生在内的各种程度增生的病人.
作者:姜汉胜;赵洪波;李海峰;艾培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60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PC)与40例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MPC)患者进行9个月的追踪观察,总结其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及逆行射精发生率.结果TURP组术后ED发生率增加了35%(14/40),逆行射精的发生率为50%;SPPC组和MMPC组术后ED的发生率分别增加了为33.33%(20/60)、7.5%(3/40),逆行射精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6%.结论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种术式中,术后性功能损害MMPC组优于TURP组和SPPC组,逆行射精发生率MMPC组也优于其他术式.
作者:周林玉;诸禹平;肖峻;吴斌;吴奎;张祖明;陈友辉;沈法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IVF-ET中使用冷冻供精及夫精的临床效果,了解正常精液经冷冻保存后使用是否影响IVF-ET的效果.方法回顾本院常规IVF-ET中使用新鲜夫精172周期(夫精组)及采用冷冻供精47个周期(供精组)资料,对两组的精液情况、受精率、卵裂率以及临床妊娠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冷冻供精组在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率3项指标均低于新鲜夫精组(P<0.01),而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精液经冷冻保存后,尽管精液各项参数有一定改变,但对IVF-ET中受精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瑞玲;李庆琨;韦相才;王景园;陆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前列腺摘除术为泌尿科常见手术方式,术后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其痛苦往往不堪忍受.由于其发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所以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我科自1997年至今采用骶管阻滞的方法解除膀胱痉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文涛;刘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男性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双氢睾酮(DH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浓度,研究雄激素与增龄的关系.方法129例45岁以上健康男性,可能有影响雄激素分泌的疾病和药物者已除外.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酶标免疫法测定T、FT、DHT和SHBG血清浓度.数据用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各年龄组之间,T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FT、DHT和SHBG的差别都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除了T(P>0.05),增龄与血清FT、DHT和SHBG浓度均明显相关(P<0.01).结论男性在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T浓度变化不明显,而FT和DHT浓度明显下降,SHBG浓度则明显上升.
作者:郑晓春;陈淑英;郑松柏;杨俭英;甘洁民;金健华;江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BPH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等器官疾病.因此以小的创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一直是泌尿外科发展的重点之一.BPH的外科治疗经历了开放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过程.钬激光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为微创治疗BPH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夏术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性,33岁,于2001年12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3 h性交时动作粗暴(具体不详),突发阴茎肿痛,勃起阴茎随即松软,尿道口出血,未予特殊处理.
作者:佘绍逸;李彤;佘璇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