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温不停跳冠脉搭桥对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刘正美;杭燕南;王全胜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肺转流术, 血流动力学, 氧, 代谢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常温心脏不停跳和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20例)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组(15例).经Swan-Ganz漂浮导接Baxter CCO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Doppler测定移植血管血流量,并测定全身及心肌的氧供需.结果 (1)搭桥后,心脏不停跳组CI显著升高,MPAP、SV、HR无明显变化;心脏停跳组CI无明显变化,SV降低,HR和MPAP增加.搭桥后两组CO较手术前无统计学差别;(2)搭桥后两组病人CaO2和Cv-O2均显著下降,VO2、O2ER和VO2I呈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搭桥后两组病人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无明显差异,移植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的MDO2、MVO2和MDO2/MVO2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不停跳搭桥手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而对全身氧供需的平衡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手术相似.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肾脏替代技术在肝肾联合移植中的应用

    利用CRRT来调节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护内环境稳定,已有报道[1].随着原位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患者,尤其是肝肾综合症者,有学者采用CRRT技术进行术前准备,以改善肝肾功能,保持容量平衡.研究表明CRRT后的超滤液中存在有肝毒性活性介质,而且肝细胞的功能在超滤后有了明显的改善[1,2].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前因肝肾功能不全而需保肝、利尿以及人工血液透析治疗.但这并不能解决围手术期,尤其是无肝期,长达10多小时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问题.为此,我们在围手术期应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技术(CRRT),进行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VVH),以证实其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平衡内环境的有效性.

    作者:崔苏扬;蒋忠;王丽君;骆璇;兰青;李勇;靳艳卿;徐福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氟烷对体外循环期间脑代谢及颈内静脉血中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吸入异氟烷对脑代谢及颈内静脉血谷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28例择期心脏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CPB期间吸入1MAC异氟烷.分别于CPB前(A)、降温至鼻咽温33℃(B)、稳定的低温期(C)、复温至33℃(D)、CPB结束(E)、CPB结束后1h(F)共6个时点采取动脉血、颈内静脉血,行血气、血生化、血常规检查,并测定颈内静脉血谷氨酸(Clu)含量,并计算两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jO2).结果观察组复温时(D点)脑CaO2-CjO2及颈内静脉血Gl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点与B点值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D点值明显高于B点值(P<0.05).观察组D点Clu与CaO2-CjO2呈曲线相关,当CaO2-CjO2在1.8~3.3ml/dl时,Glu值低.结论防止复温期脑氧供需失衡及抑制EAA的释放对CPB引起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开强;林瑞华;吴成富;毕好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喉罩通气用于婴儿眼科全麻的临床观察

    喉罩通气开创了一种新的通气模式.由于喉罩对咽喉部损伤小、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其对血液动力学和眼压的影响均较气管插管小的特点,对小儿短小眼科手术麻醉更为有利.本文拟进一步评价喉罩通气用于婴儿眼科全麻手术的效果.

    作者:项国联;丁斌;张炳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型特异性COX-2抑制剂:Parecoxib

    NSAIDS共同的作用机制、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解热、止痛、抗炎药是一大类药物,虽然它们的化学结构有所不同,但却有共同的作用和类似的不良反应,也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1].

    作者:桑诺尔;叶铁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丙酚麻醉诱导期间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患者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血药浓度与给药速率的关系.方法 ASA Ⅰ~Ⅱ级无心脑肝肾功能异常的择期手术患者14例,随机分A、B两组,静注异丙酚速率分别为6、12mg@kg-1@h-1,持续30min.均于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2、4、6、8、10、15、20、25、30 min以及意识消失点同步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各1ml,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结果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用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5和1.20 mg@kg-1,P>0.05),A组异丙酚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明显长于B组(697和313 s,P<0.01),意识消失时A组动脉血药浓度(Ca)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Cjvb)均显著低于B组(Ca:1.64和2.78μg@m-1、Cjvb:1.18和1.69 μg@m1,P<0.05或0.01).从开始输注到意识消失时的动静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差(AUCa-v)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56和4.23 μg@ml-1@min,P>0.05).结论非稳态条件下异丙酚的靶血浆浓度不能预测患者意识消失;异丙酚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的动脉和静脉血药浓度与给药速率有关;但意识消失时,两组异丙酚静注剂量及脑摄取量无差异.

    作者:盖成林;古妙宁;林春水;欧阳铭文;周俊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温血心肌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心肌保护法在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应用

    自1992年3月至2001年5月,我们应用温血心肌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心肌保护法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104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瑞成;董铁立;王春亭;法宪恩;张大新;庄世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常温不停跳冠脉搭桥对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比较研究常温心脏不停跳和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20例)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组(15例).经Swan-Ganz漂浮导接Baxter CCO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Doppler测定移植血管血流量,并测定全身及心肌的氧供需.结果 (1)搭桥后,心脏不停跳组CI显著升高,MPAP、SV、HR无明显变化;心脏停跳组CI无明显变化,SV降低,HR和MPAP增加.搭桥后两组CO较手术前无统计学差别;(2)搭桥后两组病人CaO2和Cv-O2均显著下降,VO2、O2ER和VO2I呈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搭桥后两组病人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无明显差异,移植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的MDO2、MVO2和MDO2/MVO2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不停跳搭桥手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而对全身氧供需的平衡及移植血管功能的影响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手术相似.

    作者:刘正美;杭燕南;王全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关于召开“全国疼痛治疗学术会议”的紧急通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氧液(HO)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休克早期救治的价值.方法以林格氏液(RS)为基液制备HO.2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林格氏液组(RS组)和高氧液组(HO组),每组11只.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在5min内放血,放血量占全身血量的45%.60min后分别静脉输注10ml/kg RS或HO.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输液后动物4h存活率.分别于休克前、休克60min、输液后30min、60min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休克后MAP明显下降,全血高切变率表观粘度(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明显升高;与RS比较,HO能迅速提高MAP,提高SaO2和PaO2,降低BV、PV、AI(P<0.05),动物4h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HO对出血性休克早期救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马加海;徐礼鲜;孙辉;张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浆血栓素B2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用于TEA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中血浆TXB2及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F1α)浓度的影响.

    作者:刘慧贞;李刚;于灵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对比研究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本研究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等情况并与布比卡因作对比研究.

    作者:张富军;徐美英;周宁;严晓晴;周晓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BiPAP对心源性肺水肿处理的体会

    心源性肺水肿(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CPE)是由左心衰引起的并发症,由于肺充血,常导致低氧血症.除治疗基础疾病外,严重者需呼吸支持.传统的呼吸支持是应用有创机械通气,但可能导致许多呼吸机相关的心血管和呼吸并发症.BiPAP是一无创正压通气模式,适用于清醒有自主呼吸的病人,本研究评价BiPAP在CPE病人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彭志勇;G Joynt;T Buckley;姚尚龙;曾邦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创刊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液保护对血液成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异体输血对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1].因此避免或减少肿瘤病人术中异体输血,对降低术中肿瘤转移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观察术中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应用止血药、全麻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行控制性降压与扩容性血液稀释等)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血液成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于肿瘤病人血液保护的可行性.

    作者:邵雪泉;程李健;兰允平;周柳燕;徐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人腹部手术硬膜外镇痛对血浆四种神经肽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状态和疼痛,可使血压升高和发生心血管事件[1].本研究拟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围术期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变化,以探讨硬膜外镇痛时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徐旭仲;余微萍;金胜威;张信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初步探讨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袁训芝;岳云;尚其双;袁艺;杨拔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创伤大以及对机体干扰明显,围术期常出现严重的循环及电解质和酸碱的紊乱[1].肝移植术中是否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常需经验性的判断,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可以更好地维持病人术中的循环稳定,有利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2-4];另有学者认为,肝移植可以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进行,且不影响病人的远期生存[5].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共进行46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均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完成.本文着重探讨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麻醉管理.

    作者:祝胜美;吴英达;项燕;王奎荣;温小红;陈庆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芬太尼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芬太尼与哌替啶的镇静效果以及镜检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评价芬太尼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锦荣;王昌明;莫碧文;蒋述科;唐艳君;王仪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地尔硫卓及其复合异氟醚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地尔硫卓对大鼠顿抑心肌的保护作用和复合应用异氟醚的保护增强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行Langendorff法离体心脏灌注.对照组(CONT):仅经过缺血处理;地尔硫卓组(0.1DIL和0.5DIL):于缺血前10min给予0.1μmol/L或0.5μmol/L地尔硫卓;地尔硫卓+异氟醚组(0.1DIL+I和0.5DIL+I):于缺血前10min给予地尔硫卓(0.1μmol/L或0.5μmol/L)和1.5MAC异氟醚.药物处理在缺血前即刻终止,缺血期20min,再灌注持续30min.记录分析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再灌注期CONT和0.1DIL组的DP、LV+dp/dtmax和LV-dp/dtmin明显低于0.5DIL、0.1DIL+I和0.5DIL+I组(P<0.05);前两组的EDP明显高于后三组(P<0.05);各参数在后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地尔硫卓可有效地减轻心肌顿抑,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增强低剂量地尔硫卓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立农;张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杂志中文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