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通;李孟鑫;李业荣;冯正好;汪卫东;王米渠
通过搜集历代中医医案、本草文献中关于中药煎煮的相关内容发现,中药煎煮始于先秦、成于两汉、盛于魏晋隋唐、变革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中药煎煮技术有“七要素”——容器、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特殊煎煮方法;分析古代和当代中药煎煮的规范化进程,比较当代中药煎药机与传统手工煎药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出中药煎药机“五参数”——煎药机压力、煎药加水量、煎药机温度、煎药时间、煎药次数.中药煎煮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煎药的“七要素”,又要不断提高中药煎药机“五参数”标准化水平.
作者:王凤秀;戴莹;翟华强;王宁宁;王永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统计分析济南市2家医院职工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及中医体质类型,为提高高血压前期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某2家医院2 250名职工的体检报告(在不泄露患者隐私的前提下),筛查选出有效检查1 898例,统计出属于高血压前期的患者532例,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判定中医体质(实际300例).结果:高血糖、三酰甘油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超重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济南市医院职工高血压前期患者体质调查显示痰湿质(19.33%)>血瘀质(18.00%)>阴虚质(17.67%).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是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主要体质.生活中我们应重点干预体质量、血糖、血脂.
作者:姜海霞;王英灿;商庆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李克绍先生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元老,其学术代表作《伤寒解惑论》提出了研究《伤寒论》的9种方法.该书以观点鲜明、逻辑缜密、大胆创新在伤寒学术界享有盛誉.李老临床擅长运用伤寒理法活用经方,对药性的研究、运用颇为独到.外感发热初期,提出可据体质特点运用玄参、青蒿、白薇.重视胃肠病调治写成《胃肠病漫话》,他提出的调胃肠以安心神、五更泻不等同于肾泻,总结的便秘调治规律等,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曲夷;丁元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胶囊中氧化苦参碱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氧化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并测定胶囊的释放度.结果:TLC定性鉴别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分别在对应位置显相同的橙色斑点,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HPLC含量测定中,氧化苦参碱浓度1~200 ~mL,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释放度试验证明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释放稳定.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由此制定的胶囊质量标准为该产品质量、药效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控制依据.
作者:段章好;陈新梅;郭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桥本病甲减期)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检索桥本病甲减期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复方24个,常用药物85味,性味以温、寒、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肝经多.关联分析提示中医治疗桥本病甲减期常用组合为黄芪-浙贝母、浙贝母-夏枯草、黄芪-夏枯草、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结论:临床医家对桥本病甲减期辨证论治以整体为主、局部为辅,用药以具有补益、化痰散结、理气、活血功用的药物为主.
作者:韩李燕;王雅玉;王雯雯;魏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在中医心理病机研究中提炼出阻滞对比思维,从基本定义、基本分型、衍生倾向、实践意义四个方面,逐渐深入论述.阻滞对比思维分为纵向阻滞对比思维与横向阻滞对比思维两型,并衍生出强求公平、求异排斥、求同屈从三类倾向,在治未病与治已病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为中医心理病机的发展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世通;李孟鑫;李业荣;冯正好;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应用注意方面总结和整理刘持年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证经验.刘老师根据临床经验,辨人识体,认为肾虚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肾气虚衰、肾阳不足、阴虚阳亢、脾虚湿盛、气虚血瘀为常见证型,灵活运用金匮肾气丸、益肾降压汤、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建瓴汤等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曾辉;王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复方荆芥熏洗剂的痔术后应用操作点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80例.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相同,熏洗坐浴方式、坐浴时间一致的条件下,观察熏洗坐浴初始温度及药液浓度对痔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1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后3d、7d的情况.结果:痔术后应用2.5%浓度、坐浴初始温度为42℃的复方荆芥熏洗剂进行熏洗坐浴可以明显减轻肛门疼痛和水肿,减少创面分泌物.结论:复方荆芥熏洗剂在痔术后应用的具体技术规范:痔术后早期应用复方荆芥熏洗剂以低浓度(2.5%)的熏蒸坐浴为宜,坐浴初始温度为42℃、坐浴时间为10 min.
作者:谷超;徐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锋钩针挑刺激痛点(TrP)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取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以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评分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VAS、Roland-Mo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9.29%,优于对照组的64.29% (P<0.01).结论: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可靠.
作者:陈晓庆;陈增;车伟军;曹洪铭;欧丽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介绍赖新生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心得与选穴原则.赖老师结合失眠的疾病特点,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五脏相关,与阴阳相应.失眠为病,虚实相兼,五脏既损,治以安和五脏,调和阴阳为主,故治法上兼顾五脏、气血、阴阳,使气血生化有源,阴阳转化有度,则病乃愈.针刺治疗上主张取穴精准,以辨证归经为基础,使补泻得当,配穴合理.
作者:黄佳雷;宋子凡;卢许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怒志会引起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从而诱发高血压等疾病.现代心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怒志的变化能够引起血压的改变,表明怒志与高血压有密切联系.因此,怒志的调节对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双波;商庆新;任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怒”是正常的情志活动之一,在异常情况下会导致情志内伤,从而引发郁.怒与脏腑气血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联系,其中与肝体阴用阳功能关系为密切.怒志刺激的外因结合易怒体质的内因形成溢脉型郁证,即颅腔气血失调所致的肝阳上亢、肝气上逆型郁证.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创始人刘绍武先生提出“四脉定证、以脉定方”的辨脉与治郁体系,拟调神平亢汤平肝降逆、调节情志,对怒所致之溢脉型郁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范天田;马文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疗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伤口愈合、伤口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上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80例,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常规换药组予术后常规换药处理;火针点刺组在换药过程中,于伤口周围给予火针点刺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共7次.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记录愈合的天数,在术后6,24,48,72 h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火针点刺组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常规换药组明显缩短(P<0.01);火针点刺组较常规治疗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减低(P<0.01或P<0.05).结论:火针点刺能够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春芳;覃宇;庄泽敏;易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宝宁寺明代壁画,分别来自道教及佛教题材,二者都有表现古代妇女分娩过程的画面,画面中都有产房以及备产、浴儿的器具等,人物有产妇、新生儿、稳婆等.壁画中产妇及产房设置以影像方式再现了古代妇女生产过程;宝宁寺壁画与其他佛教水陆画题为“堕胎产亡”者,说明古代难产的风险性和高发性;浴儿场景反映了新生儿调护的重要性及民间洗儿风俗;宝宁寺壁画中男医坐堂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妇人病诊病禁限.通过永乐宫、宝宁寺壁画展现的古代接生及洗儿画面,结合古代文献,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状况、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夹杂着民俗意味的新生儿调护等情况.
作者:杨金萍;胡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尿源性脓毒血症临床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探讨其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泌尿外科及重症医学科42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证型,并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血瘀、热毒、湿热、阴虚是主要的临床证候要素.结论:水道不通,气机闭郁,湿、热、瘀互结内蕴于里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机特点,虚实辨证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彭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着眼《伤感杂病论》原文,分析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特点.桂枝汤证属正气不足的表证,病机特点为卫气失和,玄府开阖失司,主症汗出即是汗孔开张、营阴外泄的表现;桂枝汤可助脾胃达营卫,药后之汗即是营卫和合之象.由此提出,“解肌”体现了桂枝汤解表发汗的功能特点.通过对桂枝汤从脾胃达营卫之理、桂枝汤与小建中汤的联系、建中理中法三方面的分析,认为桂枝汤是以甘温补脾之品建中化水谷,具有表里兼顾、补中寓汗之用.并从《伤寒杂病论》表里营卫失和病证方面论述了解肌建中法的应用,得出桂枝汤解肌建中法可调和表里内外之营卫的结论.
作者:孙立佳;曲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万全学术思想研究文献有42篇,包括了养生、儿科、妇科、外科、杂病等方面.其中养生方面的学术思想有寡欲以固精,慎动以调气,法时以和阴阳,却疾以理精神同时注意德行的修养.儿科方面研究者较多,学术思想可归纳为注重胎养胎教;倡“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四诊合参,注重望诊;发展五脏证治学说,治疗注重脾胃;另外,万全非常强调小儿的精神调摄和早期教育.妇科方面,主要从调经、妊娠疾病以及产后病来讲,见解独到.外科方面论述了万全在诊察疾病和治疗方法上的创新.此外,还有文章从对《内经》思想的运用、对温病学的影响、对五官科论治思想以及对酒病的论治等方面来研究万全学术思想.参考文献38篇.
作者:赵翔凤;相光鑫;刘更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方法:依据证素辨证学,选择肾虚、肾虚+痰湿、肾虚+瘀血、肾虚+气滞PMOP患者各30例,检测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采用Person直线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证素积分和性激素六项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肾虚与Pro、FSH、T呈负相关性,与LH、E2呈正相关性;肾虚+气滞与FSH、E2呈负相关性,与LH、Pro、T呈正相关性;肾虚+痰湿与Pro、FSH、T呈负相关性,与LH、E2呈正相关性;肾虚+血瘀与E2呈负相关性,与LH、Pro、FSH、T呈正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OP证素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陈易;徐琬梨;刘国岩;孟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圆针疗法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医院门诊部就诊的120例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长圆针组和封闭组,每组60例.长圆针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通过触诊标记掌指1、鱼际次、臂中次、肱骨内髁、肱中次、泽下次、曲泽次、肩内陵次、中府次等结筋病灶点,每次选取2~4个,局麻后持长圆针行关刺与恢刺法解结.封闭组以曲安奈德20 mg、2%利多卡因1 mL、生理盐水1.5 mL混匀,沿腱鞘向指端方向注射入痛点.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MHQ)分值,评价疗效.结果:疗效评价方面,长圆针组优于封闭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MHQ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长圆针组优于封闭组(P<0.05);与治疗后相比,随访时长圆针组VAS、MHQ分值无显著变化(P>0.05),封闭组VAS、MHQ分值变化明显(P<0.01).结论:长圆针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可以及时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的长效性.
作者:王馨;董宝强;林星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肾病科常见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患者依从性差.米杰教授认为本病发作期多肝胆湿热下注,缓解期多气阴两虚兼有湿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发作期清湿热、缓解期补脾肾为原则,辨证施治,并喜用自拟外洗方缓解患者发作期尿路刺激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韩奎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