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刘福生;张寅;杜娜;苏泽琦;丁霞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0例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1.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中药内服治疗,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不良反应,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4周,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6.67%)。结论: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方法。
作者:方一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出现的原因,评价马黄酊湿敷治疗此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75例跟骨骨折患者(共82足)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其中马黄酊组32例35足,给予马黄酊湿敷;乙醇组20例22足,给予乙醇湿敷;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常规换药。三组均采用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常规碘伏换药,加压包扎。结果:马黄酊组32例35足中,2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足出现术后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5.71%;乙醇组20例22足中,4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18.18%;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10例出现术后刀口皮瓣坏死,2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40%。三组肿胀程度,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黄酊湿敷可有效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
作者:王玉;于波;管东辉;谢进;毕荣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肝癌的发病多由感受邪毒、肝气郁滞、饮食损伤导致,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为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李秀荣教授提出正虚邪实的概念,以脾虚为本,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扶正培本,并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提高肝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作者:曲倩倩;李秀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仲景的阴阳理论与《内经》一脉相承。《内经》本义:只以部位和出入言阴阳,寒热虚实是阴阳出入的结果。本文从阴阳出入的角度解读六经证治体系,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是阴阳出入的六种病理状态。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长雷;陈茂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实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饮食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辅助以实脾法常用的两个方剂口服,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降低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及调节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杨可新;张法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方法:采集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得到的各月份、季度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2月6日左右的趋势(P<0.05)。全部患者第一季度死亡频数相对高(P<0.05),显著高于第二、第四季度(P 多重比较<0.01)。结论: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存在公历年节律。阳气升发、外散与结直肠癌终末期患者病情的恶化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欧杰;李永刚;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张景岳在《内经》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阴阳一体、阴阳互根、阴阳互藏、阴阳互生是其阴阳观的主要内容。他认为阴阳“原同一气”、“一分为二”;“阴阳之理,原自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并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形成了“两纲六变”的辨证方法,并据此创立了左归丸(饮)、右归丸(饮)等经典名方。
作者:邱佳慧;冯珂;纪立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作者:章庆庆;朱世鹏;罗丽;王洋;张露芬;朱江;李晓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积分≥1分的文章纳入研究,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后绘制漏斗图及Egger回归方程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终有9项RCT,共846例患者入选,文献质量普遍较低。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其汇总OR=4.57,95%CI(3.09~6.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刘婷;刘福生;张寅;杜娜;苏泽琦;丁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通过阐述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提出“火热为标,肝胆为枢,五脏为本”的葡萄膜炎病机理论,创建了“经枢标本”的四维辨证体系,并根据上述病机特点,创立了“清火柔肝明目,经枢脏腑兼调”的治疗方法以及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规范化评价方案。
作者:毕宏生;杨振宁;张庆祥;解孝锋;郝小波;宋继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该标准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原卫生部于1999年发布的旧版诊断标准同时废止。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神经保护、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抑制黑素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抗糖尿病肾病等方面综述了莫诺苷的药理药效作用。通过归纳梳理其机制研究,推测莫诺苷为一种具有心肌细胞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新型单体化合物。
作者:张丹丹;闫雪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肺痨灵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 XDB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1℃,氮气流速为2.7 L/min。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1.326~9.282μg,r为0.998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0%, RSD为0.88%。结论:HPLC-ELSD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肺痨灵合剂的定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作者:张娜娜;徐文峥;林超;朱建丽;季小燕;朱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辨证、分期辨证、单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进行总结与应用前景展望。
作者:刘嘉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2月2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在京揭牌。据悉,该中心是首个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介绍,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是“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该数据中心将以研究实施中医药数据的采集、存储、汇交、共享、分析和应用为总体目标任务,重点构建中医药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中医药数据标准和共享管理系统,并逐步提供中医药数据分析和再利用支撑服务。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查阅近10年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从穴位埋线减肥的方法及作用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进行综述。
作者:韦英姿;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参阳方治疗60例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中药参阳方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安慰剂对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舌质变化、舌体变化、脉象变化、证型变化、生存期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淡红舌比率分别为21.67%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8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舌体变化、脉象变化、证型变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虚型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2);DNCB的皮试结果表明,观察组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87)。结论:参阳方治疗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疗效良好,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作者:余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肾缓哮颗粒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缓哮颗粒常规口服。临床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及患者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细胞(EOS)直接计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嗜酸性细胞(EOS)直接计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0.24%,对照组73.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缓哮颗粒能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显疗效。
作者:杨华;孙丽凤;于维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2月12日,威高集团第一条医疗耗材产品辐照消毒灭菌生产线建成并投产。此项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由威高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实现了灭菌技术新突破。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