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成立

《健康报》

关键词:国家级, 中医药, 数据中心, 科学院, 共享管理系统, 信息化建设, 数据的采集, 资源平台, 中国, 支撑服务, 信息共享, 数据分析, 数据标准, 目标任务, 临床研究, 临床科研, 再利用, 数据库, 大数据, 应用
摘要:12月2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在京揭牌。据悉,该中心是首个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介绍,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是“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该数据中心将以研究实施中医药数据的采集、存储、汇交、共享、分析和应用为总体目标任务,重点构建中医药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中医药数据标准和共享管理系统,并逐步提供中医药数据分析和再利用支撑服务。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膜炎中医辨证理论及治法探讨

    本文通过阐述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提出“火热为标,肝胆为枢,五脏为本”的葡萄膜炎病机理论,创建了“经枢标本”的四维辨证体系,并根据上述病机特点,创立了“清火柔肝明目,经枢脏腑兼调”的治疗方法以及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规范化评价方案。

    作者:毕宏生;杨振宁;张庆祥;解孝锋;郝小波;宋继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马黄酊湿敷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出现的原因,评价马黄酊湿敷治疗此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75例跟骨骨折患者(共82足)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其中马黄酊组32例35足,给予马黄酊湿敷;乙醇组20例22足,给予乙醇湿敷;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常规换药。三组均采用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常规碘伏换药,加压包扎。结果:马黄酊组32例35足中,2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足出现术后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5.71%;乙醇组20例22足中,4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18.18%;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10例出现术后刀口皮瓣坏死,2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40%。三组肿胀程度,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黄酊湿敷可有效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

    作者:王玉;于波;管东辉;谢进;毕荣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肾通络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IRS-2蛋白表达及IL-18、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蛋白表达及IL-1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PCOS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建立PCOS大鼠模型。模型组及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益肾通络方,造模后3组大鼠均取出卵巢,进行心脏采血,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 IL-18、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PCOS组的IRS-2蛋白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的IRS-2蛋白表达较PCOS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OS组的IL-18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IL-18水平显著下降,与PCO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的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IL-10水平上升,与PCO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以调节PCOS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蛋白表达。 PCOS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参与PCOS的发病,但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同时亦证明了益肾通络方对PCOS的发病可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吴线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取穴规律文献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挖掘和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78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的关联规则,并获得5个新穴位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参考。

    作者:翟培杞;孙炜;董迹菲;董文亮;郭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竭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I(ATⅠ)、血管紧张素II(AT Ⅱ)。结果:与尿毒清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浆AT Ⅱ含量降低(P<0.05),ET、AT Ⅰ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组剂量组大鼠血浆CGR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剂量黑地黄丸能降低肾衰竭大鼠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水平,减少AT Ⅰ、AT Ⅱ合成,有效改善肾衰竭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对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张法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初探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方法:采集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得到的各月份、季度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2月6日左右的趋势(P<0.05)。全部患者第一季度死亡频数相对高(P<0.05),显著高于第二、第四季度(P 多重比较<0.01)。结论: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存在公历年节律。阳气升发、外散与结直肠癌终末期患者病情的恶化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欧杰;李永刚;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首个埃博拉疫苗获准临床试验对本次疫情更具针对性,具备大规模生产技术条件

    日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与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通过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与国家相关部门专家的联合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临床研究批件,将于近期开展人体试验。这是中国首个、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管理体系依据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由政府、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持续性和动态性,保证临床教学规范有序开展,以不断提高中医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周景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四逆汤主治病证谱分布及附子用量分析

    检索1979~2013年四逆汤医案209例,分析认为四逆汤的使用原则是:以“寒”为总纲,宜早用而不滥用;附子的常规用量虽无统一认识,但准确的辨证、合理的配伍、充分的炮制煎煮是保障其安全性的必备措施。

    作者:尚云冰;娄政驰;曲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李秀荣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经验

    肝癌的发病多由感受邪毒、肝气郁滞、饮食损伤导致,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为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李秀荣教授提出正虚邪实的概念,以脾虚为本,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扶正培本,并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提高肝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作者:曲倩倩;李秀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

    检索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古籍文献,研究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治则治法和取穴规律。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主要治则是补虚泻实;主要治疗方法有巨刺法、放血法、燔针劫刺法、灸法;取穴规律主要是循经取穴和分部取穴,经脉以阳经和督脉为主,部位以头面四肢为主。

    作者:张斐;齐鹏;周胜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徐瑞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机为“虚”、“毒”、“瘀”共同致病,治以清解邪毒、活血化瘀、补益脾肾,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解荣燕;徐瑞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清热凉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0例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1.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中药内服治疗,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不良反应,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4周,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6.67%)。结论: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方法。

    作者:方一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年门诊随访致病因素总结

    目的:观察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斑块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3年的43例CAS患者,根据Crouse积分标准分为斑块进展组18例与斑块减退组2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内随访前后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斑块面积与Crouse积分一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吸烟、饮酒、饮食偏嗜、鼾眠及高血压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吸烟、饮酒、饮食偏嗜、鼾眠、高血压可促进CAS斑块进展,积极干预CAS相关危险因素可逆转甚至消退CAS斑块。

    作者:温雅;丁元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获突破

    12月12日,威高集团第一条医疗耗材产品辐照消毒灭菌生产线建成并投产。此项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由威高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实现了灭菌技术新突破。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的吸附性考察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的纯化效果,筛选适合萝卜苷纯化的佳型号树脂。方法:以萝卜苷的纯化效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莱菔子水提液和洗脱液中萝卜苷的含量,选择佳型号大孔树脂。结果: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萝卜苷的纯化率为86.2%,表明X-5型树脂更适合莱菔子中萝卜苷的纯化。萝卜苷在X-5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结论: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莱菔子中萝卜苷是可行的。

    作者:朱立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与展望

    近10年来,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调研、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

    作者:宋歌;柳长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成立

    12月2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在京揭牌。据悉,该中心是首个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介绍,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是“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该数据中心将以研究实施中医药数据的采集、存储、汇交、共享、分析和应用为总体目标任务,重点构建中医药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中医药数据标准和共享管理系统,并逐步提供中医药数据分析和再利用支撑服务。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PLC-ELSD法测定肺痨灵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肺痨灵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 XDB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1℃,氮气流速为2.7 L/min。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1.326~9.282μg,r为0.998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0%, RSD为0.88%。结论:HPLC-ELSD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肺痨灵合剂的定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作者:张娜娜;徐文峥;林超;朱建丽;季小燕;朱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研究进展

    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辨证、分期辨证、单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进行总结与应用前景展望。

    作者:刘嘉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