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娟;马丽虹;李可建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居群忍冬植株形态特征,探讨忍冬植物形态特征变异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河北、河南等6个栽培区域内的同一生长年限的忍冬居群,分别测定其株高、株围、枝条长度、枝条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宽比、花蕾长度、花蕾直径、花蕾干重等形态特征指标,同时记录各栽培居群所处地块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等,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栽培居群忍冬植株的各种形态特征指标均有变异,但变异程度不同。环境因素对忍冬植株形态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尤以土壤的影响大。栽培措施对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有时远大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影响植株形态特征变异的因素既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包括栽培管理措施。植株形态特征可作为忍冬种质区分、良种选育及药材道地性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王玲娜;刘红燕;李佳;石岩;桑波;张永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阿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钙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AD大鼠模型和AD嗅神经切断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治疗,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嗅三针组均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对照组短于AD模型组(P<0.05),嗅三针组短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均明显低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低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提高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表达,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王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魄”字在《内经》中共出现28次,分别涉及魄汗、肺与魄、魄门及魂魄,结合各医家对四种语境中“魄”的理解对其各处含义加以梳理和归纳引申,以期对经典学习及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黄书婷;杨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共有318项成果获奖,其中2项中医药成果获一等奖,6项中医药成果获二等奖。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筛选适合于建立丹参药材蛋白指纹图谱的蛋白提取方法。方法:比较三羟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法、枸橼酸盐法、聚乙烯吡咯烷酮缓冲液(PVP buffer)法、改良饱和酚法、TCA-丙酮法、直接提取法(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蒸馏水)、蛋白质提取液提取法等9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谱带的差异。结果:蛋白质提取液、PVP buffer提取的蛋白质杂质较多,其谱带模糊;TCA-丙酮法、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的背景较浅,其中分离胶缓冲液的条带少;而浓缩胶缓冲液的条带多,蛋白含量较高且背景清晰。结论:浓缩胶缓冲液适合作为建立丹参药材蛋白指纹图谱的提取溶剂。
作者:李巧玉;刘杨;包华音;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1998年国家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中医专业学位一直设置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之中,与西医学在同一试行办法下开展,并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为服务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分为博士、硕士两级,含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便汤联合思连康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通便汤为主方辨治,同时服用思连康,对照组单纯口服思连康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便汤联合思连康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张永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独活寄生汤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表年度、文献类型分布、学科分布、基金支持、期刊来源、作者6个方面统计分析独活寄生汤的研究现状。结果: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纳入844篇,中医学文献588篇,占文献总量69.50%;中药学文献86篇,占文献总量10.17%,其次为外科领域。其中以《陕西中医》载文量多,福建中医药大学刘献祥发表的研究论文多,临床应用领域文献占绝对优势,而基础研究较少。结论:独活寄生汤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但目前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研究体系。
作者:车萍;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热毒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0周、2周、4周主要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甲状腺痛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症状及血清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能达到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颜士欣;杨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研究中药复方滋肾疏肝胶囊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法制备焦虑大鼠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片给药组、滋肾疏肝胶囊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以蒸馏水、地西泮片、滋肾疏肝胶囊灌胃给药。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5-羟色胺1A受体(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攻击行为和修饰行为频率均显著性升高(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和OT%值均显著性下降(P<0.01),海马区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滋肾疏肝胶囊给药组大鼠攻击行为和修饰行为频率均显著性降低(P<0.01),OE%和OT%值均显著性升高(P<0.01),海马区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滋肾疏肝胶囊对焦虑症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5-HT1AR基因可能是该药物的作用靶点。
作者:郝志;徐凯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华蟾酥毒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不同浓度华蟾酥毒基与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中的线性范围为3.7~59.2μg/mL,透析外液中为0.01~1.12μg/mL。3种不同浓度的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81.26%、85.57%、87.99%和80.26%、87.49%、89.90%。华蟾酥毒基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56±0.539)%。结论:浓度因素对华蟾酥毒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培培;孙星;林桂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相关方剂的梳理,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治痰方法,治痰时应斟酌邪正双方的关系,根据痰的寒、热、燥、湿属性拟定治法。《伤寒论》治痰法有辛通行气法、涤痰通阳法、实则泻之法、辛甘温散酸敛法,《金匮要略》有宣肺清热法、渗湿燥湿法、祛邪开闭法、痰瘀同治法、补益法。可以看出仲景治痰不仅有祛邪之法,还有补益之法。
作者:陈烨文;许琳;龚一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荆花消紫合剂对风热伤络证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RBC)、尿蛋白质(Pro)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按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荆花消紫合剂、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观察尿RBC、Pro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降低尿RBC、Pro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证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好,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钟涛;刘婧平;赵彩霞;金花;何平;董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心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模型组,舒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前两组灌胃生理盐水,舒心胶囊组按大(2.4 g/kg)、中(1.2 g/kg)、小(0.4 g/kg)灌胃给药,复方丹参片组给药90 mg/kg。连续7 d。检测各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舒心胶囊中剂量组、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P<0.05,P<0.01)。结论:舒心胶囊具有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作者:王军山;刘桂荣;闫滨;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针后海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后海组、电针非穴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电针后海穴3个疗程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区JN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1区JNK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海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1区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电针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后海穴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海马CA1区JNK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陈采益;张学君;林栋;陈可爱;洪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循证医学一级证据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RCT在中医药开展的局限性入手,论述循证医学不适合中医发展,提出真实世界的研究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新方向;并通过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以及中医学特殊的学科特点,进一步佐证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药研究的契合性,为中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作者:汤慧;付滨;张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100例,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背部啰音明显处(阿是穴)中药敷贴,治疗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X线检查阴影明显处中药敷贴,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治疗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X线检查肺部阴影消退情况、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能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有利于肺部啰音消失和阴影消退。
作者:郑丽敏;黄建群;吴继红;刘伟刚;徐海滨;叶秀莲;周美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电针加康复训练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肿胀度、疼痛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肿胀度和疼痛指数(PRI、VAS、PPI)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比较,电针加康复训练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P<0.01);总有效率电针加康复训练组95.00%,临床疗效电针加康复训练组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陈超;张一;郭海英;姚秋近;王卉;张峰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产地、采收时间、生态因子、生长年限、野生品与栽培品、栽培方式等方面,对近年来影响黄芩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庞力贤;张文岭;吕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肥儿合剂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对血清瘦素(LEP)、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肥儿合剂治疗组、复方消化酶胶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EP、CCK含量,证候积分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LEP含量及血浆CCK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LEP含量升高水平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CK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儿合剂可有效改善患儿厌食症状,能通过调节厌食症患儿血清LEP和血浆CCK水平对食欲产生影响。
作者:竺青华;姚伟光;徐佩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