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旌;张洪;苏爱梅;包三裕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汤对痰气郁结型矽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汤,疗程3个月。采用肺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呼吸功能,中医证候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52.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汤可有效治疗痰气郁结型矽肺。
作者:李春红;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学界多认为《伤寒杂病论》理论主要源自医经论著及《伊尹汤液》的观点进行了逻辑辨析,提出该书继承与发挥了先前医经家和经方家的论著学说,学术理论主要源自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论著,药物理论主要源自《神农本草经》等著作而非《伊尹汤液》。
作者:方春平;刘步平;朱章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在原理以及各自系统的研究特征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使得微生态学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新切入点。从中医证候学、中医临床应用和中药作用等方面概述了微生态学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曹云飞;李慧芬;崔伟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徐小圃、徐仲才治疗咳喘病经验,认为咳喘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临证除用开肺、宣肺、清肺及化痰诸法,尤其擅用以附子为主药的温肾扶阳法。
作者:陆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外周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其氧化应激情况。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配对设计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二阴煎颗粒冲剂和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和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生命体征、躯体检查、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其安全性;并检测外周静脉血MDA、SOD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MDA含量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SOD含量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低于治疗前。结论:清热养阴法能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氧化应激的程度。
作者:王娣;贾竑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丹参药材可溶性蛋白质的佳提取工艺,为探讨丹参寒热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丹参药材蛋白质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以丹参药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可溶性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丹参药材蛋白质的佳提取工艺。结果:建立了丹参药材蛋白质的佳提取工艺:药材粉末中加入30倍量pH值为10的蒸馏水,在60℃条件下超声提取50 min。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能正确反映丹参药材中的蛋白质含量。
作者:刘杨;包华音;李巧玉;张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晋隋唐时期针灸补肾法的应用特点。方法:查阅晋隋唐时期主要医学文献,对其中有关针灸补肾的资料,如辨证选穴、腧穴配伍、刺灸法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结果:此时期针灸补肾的穴位仍以单穴为主,但多穴处方开始大量出现,并已出现具体穴位名。医家仍主张“针主泻而灸主补”的观点,阴虚内热者多用针刺法,阳虚里寒者则用灸法。结论:晋隋唐时期是针灸补肾逐步发展的时期,推动着针灸补肾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邴长建;周胜红;周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主要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脑神逆乱,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以调摄精神,达到心身的统一。西医认为其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等生物学机制相关,整合神经心理﹑神经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等多学科的干预方法,辅以精神药物进行治疗。中西医对卒中后情感障碍的认识有许多共性和内在联系,在未来研究时可优势互补,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作为实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纽带,将西医“调心”与中医“调神”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形神统一”调治的整体研究思路。
作者:阮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了《金匮要略》中关于四水的症状及治疗用方。对四水重新整理与分析,发现四水治疗方剂大体可以分为以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为代表方剂的两类,体现出从肺论治及从脾论治两大治疗体系。通过分析水气病篇所用方剂,认为水肿病治疗是以利小便为基本法则。重新定义了“发汗”在水肿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朱丽颖;贾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檗碱脂质体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其磷酸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脂质体干预大网膜脂肪组织,通过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Realtime PCR检测GSK-3β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GSK-3β、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原药及脂质体可降低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显著下调GSK-3β基因的表达,使pGSK-3/GSK-3β蛋白比值显著升高,皆以1×10-6 mol/L脂质体组调节作用为明显。结论:小檗碱脂质体可显著改善脂肪组织的葡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SK-3β的磷酸化、使活化GSK-3β减少有关。
作者:许旌;张洪;苏爱梅;包三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大鼠极限运动时的运动耐力及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骨骼肌及心肌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逆灸关元力竭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检测相应的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力竭组钠-钾-ATP酶活性明显降低,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而逆灸关元、命门对酶活性影响不大(P>0.05)。与力竭组比较,逆灸关元、命门均可使力竭大鼠游泳时间延长,钠-钾-ATP酶活性增高(P<0.05,P<0.01);逆灸命门还使其 NOS活性明显降低且与逆灸关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逆灸命门、关元穴均能提高极限运动大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力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OS、激发钠-钾-ATP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罗丽;李晓泓;孙志芳;莫捷;朱世鹏;丁娜;章庆庆;王洋;张露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综汤治疗毒瘀互结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肾综汤加激素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对照组7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汤能明显改善毒瘀互结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且能防治患儿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妮娜;孙响波;潘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列举了张从正应用痛随利减法则治疗外伤疼痛的医论、医案。认为痛随利减的机制是外伤疼痛多源于局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不通则痛”,用下利的方法起到了刺激并加快气血运行的作用,达到了使人体气血在各部位再分配的效果。
作者:张普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仁青常觉对小鼠镇痛、抗疲劳、免疫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热板实验观察仁青常觉镇痛作用,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观察仁青常觉抗疲劳作用,通过墨汁吞噬实验观察仁青常觉对小鼠的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仁青常觉0.15 g/kg灌胃给药能显著升高小鼠的痛阈值;0.4,0.2,0.1 g/kg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0.2,0.1 g/kg能显著增强脾虚小鼠的单核细胞吞噬指数和活性。结论:仁青常觉具有镇痛、抗疲劳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脾虚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孙鹏;付琼玲;薛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类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搜集瓜蒌薤白类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运用RevMan 5.2.6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合格研究,均存在较高的方法学偏倚风险,Meta-分析显示瓜蒌薤白类方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合并效应量RR=1.24,95%CI[1.18,1.31],改善心电图表现方面合并效应量RR=1.29,95%CI[1.19,1.39],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结论:瓜蒌薤白类方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尚需要开展样本量充足、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庄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保元养心汤加味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180例冠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加保元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防治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和冠脉狭窄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养心汤加味具有减少冠脉术后再次狭窄的作用。
作者:闫西鹏;卢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参离子导入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眼睑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敷双眼和口服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眼睑跳动症状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治愈率7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离子导入联合低频脉冲治疗眼睑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张彩霞;李振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药材来源、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说明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董晓旭;付京;倪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肺藏魄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肺藏魄的内涵为形体和精神两方面,传统观念认为魄是五神之一,是人体精神意识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发现魄亦有形体层面的含义,认为宗气的作用实际是魄的功能体现。魄门为人体连通器,是肺肠相通、形神相关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
作者:孟庆岩;张庆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苯蒽造模组、二甲基苯蒽+雌激素造模组、二甲基苯蒽+雌激素病证结合模型组,检测不同造模方法大鼠模型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造模组ER、PR表达增高(P<0.05)。与二甲基苯蒽组比较,二甲基苯蒽+雌激素组、病证结合组ER、PR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证结合组EGFR、STAR3的表达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基苯蒽+雌激素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各项指标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STAT3通路参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病,肝郁肾虚在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证结合造模具有可行性。
作者:张珺;李猛;李媛媛;于庆生;李华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