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李晓泓;孙志芳;莫捷;朱世鹏;丁娜;章庆庆;王洋;张露芬
列举了张从正应用痛随利减法则治疗外伤疼痛的医论、医案。认为痛随利减的机制是外伤疼痛多源于局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不通则痛”,用下利的方法起到了刺激并加快气血运行的作用,达到了使人体气血在各部位再分配的效果。
作者:张普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在原理以及各自系统的研究特征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使得微生态学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新切入点。从中医证候学、中医临床应用和中药作用等方面概述了微生态学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曹云飞;李慧芬;崔伟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确定防风通圣丸中麻黄药材的适宜提取溶剂及其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制备麻黄水煎、醇提样品和不同提取工艺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ro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95∶5),检测波长207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为25℃,以盐酸麻黄碱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测定各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确定麻黄的适宜提取溶剂及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麻黄水煎和乙醇提取样品中的提取率分别为62.8%和67.8%;盐酸麻黄碱的提取率随提取挥发油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以8h为高。结论:采用水煎法提取盐酸麻黄碱,提取挥发油时间若不超过8 h,盐酸麻黄碱是稳定的。
作者:王正平;高燕;赵渤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归纳分析《景岳全书·妇人规》产后类“随证随人,辨其虚实”的论治思想,认为产后不可妄补,应因证施治;产后外感发热,当汗则汗;产后儿枕腹痛,宜详辨虚实。
作者:蔡晓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收集心肌梗死临床试验报告的终点指标,分析终点指标在选取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PubMed数据库有关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文献信息填写中文、英文文献调查表;借助频数分布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分别从文献概况、研究年份、使用频率、主次分布、观察时段、组合规律六个方面统计终点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情况。结果:筛选文献156篇,收集心肌梗死的临床终点指标36种;包含终点评价的心肌梗死国内研究报告逐年增多;常使用的终点指标依次为再发心肌梗死、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等;出现频率高的终点指标组合为“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结论:再发心肌梗死、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发作等是心肌梗死疗效评价常选用的终点指标,临床研究终点指标的使用有待规范。
作者:赵晨;戴国华;龙凤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千金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3-O-苯甲酰基-5,15-O-二乙酰基续随子醇,3,7-O-二苯甲酰基-5,15-O-二乙酰基-7-羟基续随子醇,3-O-苯乙酰基-5,15-O-二乙酰基-6(17)-环氧续随子醇,千金二萜醇二乙酸烟酸酯,3-O-苯甲酰基-5,15,17-O-三乙酰基-17-羟基异续随子醇,胡萝卜苷,秦皮乙素,油酸甘油酯,水杨酸,油酸。结论:水杨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娟娟;张超;王英姿;孙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晋隋唐时期针灸补肾法的应用特点。方法:查阅晋隋唐时期主要医学文献,对其中有关针灸补肾的资料,如辨证选穴、腧穴配伍、刺灸法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结果:此时期针灸补肾的穴位仍以单穴为主,但多穴处方开始大量出现,并已出现具体穴位名。医家仍主张“针主泻而灸主补”的观点,阴虚内热者多用针刺法,阳虚里寒者则用灸法。结论:晋隋唐时期是针灸补肾逐步发展的时期,推动着针灸补肾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邴长建;周胜红;周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外敷妇乐油纱的临床疗效。方法:LEEP术适应证CINⅠ~Ⅱ级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LEEP术+妇乐油纱组)、对照组(LEEP术)各38例,采取相应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1.58%。结论:CINⅠ~Ⅱ级患者于LEEP术后予妇乐油纱外敷,能有效促进康复。
作者:冀志芹;崔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明确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热毒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急性期,安宫牛黄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中风急性期热毒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热毒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作者:马丽虹;李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大鼠极限运动时的运动耐力及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骨骼肌及心肌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逆灸关元力竭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检测相应的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力竭组钠-钾-ATP酶活性明显降低,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而逆灸关元、命门对酶活性影响不大(P>0.05)。与力竭组比较,逆灸关元、命门均可使力竭大鼠游泳时间延长,钠-钾-ATP酶活性增高(P<0.05,P<0.01);逆灸命门还使其 NOS活性明显降低且与逆灸关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逆灸命门、关元穴均能提高极限运动大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力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OS、激发钠-钾-ATP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罗丽;李晓泓;孙志芳;莫捷;朱世鹏;丁娜;章庆庆;王洋;张露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调经种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脾肾阳虚型PCOS患者30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调经种玉汤,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每月的B超、基础体温及月经第22天的孕酮情况,以了解患者是否排卵。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周期排卵率42%。结论:调经种玉汤能调节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排卵率。
作者:李瑞丽;傅金英;于胜男;李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醒脑益智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获得、巩固、再现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醒脑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79.2,89.6,44.8 mg/kg)及石杉碱甲(0.05 mg/kg),用药组灌胃给药,日2次,连续15 d。分别采用东莨菪碱(5 mg/kg)、亚硝酸钠(120 mg/kg)及40%乙醇(10 mg/kg)复制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模型,跳台法和避暗法研究醒脑益智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东莨菪碱模型、乙醇模型中醒脑益智胶囊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5 min内的错误次数,显著延长潜伏期(P<0.05或P<0.01);亚硝酸钠模型中,醒脑益智胶囊中、高剂量组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潜伏期,减少5 min内错误次数(P<0.05或P<0.01)。结论:醒脑益智胶囊能改善学习记忆获得、促进记忆巩固、利于记忆再现,具有很好的益智作用。
作者:马山;侯林;李慧芬;张晓平;田景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类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搜集瓜蒌薤白类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运用RevMan 5.2.6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合格研究,均存在较高的方法学偏倚风险,Meta-分析显示瓜蒌薤白类方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合并效应量RR=1.24,95%CI[1.18,1.31],改善心电图表现方面合并效应量RR=1.29,95%CI[1.19,1.39],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结论:瓜蒌薤白类方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较高,尚需要开展样本量充足、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庄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徐小圃、徐仲才治疗咳喘病经验,认为咳喘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临证除用开肺、宣肺、清肺及化痰诸法,尤其擅用以附子为主药的温肾扶阳法。
作者:陆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保元养心汤加味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180例冠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加保元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防治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和冠脉狭窄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养心汤加味具有减少冠脉术后再次狭窄的作用。
作者:闫西鹏;卢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主要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脑神逆乱,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以调摄精神,达到心身的统一。西医认为其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等生物学机制相关,整合神经心理﹑神经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等多学科的干预方法,辅以精神药物进行治疗。中西医对卒中后情感障碍的认识有许多共性和内在联系,在未来研究时可优势互补,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作为实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纽带,将西医“调心”与中医“调神”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形神统一”调治的整体研究思路。
作者:阮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了《金匮要略》中关于四水的症状及治疗用方。对四水重新整理与分析,发现四水治疗方剂大体可以分为以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为代表方剂的两类,体现出从肺论治及从脾论治两大治疗体系。通过分析水气病篇所用方剂,认为水肿病治疗是以利小便为基本法则。重新定义了“发汗”在水肿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朱丽颖;贾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马钱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78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加马钱子组)和对照组(常规中药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马钱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56.41%。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入伍补肾活血中药能显著提高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和治愈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髋、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再给予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使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评定系统比较患者髋、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变化参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足跟着地时髋、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值,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大值和膝关节支撑相和摆动相关节的屈曲角度大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步态运动,提高步行功能。
作者: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的文献进行溯源,认为“心主神明”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形成的以五脏五形为核心的理论特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流思想。而明以前“脑主神明”与道家及炼丹术相关,明以后受西方医学影响较大。同时指出以“脑主神明”代替“心主神明”,并非一个名称的简单替换,还须建立一个新的医疗模式。
作者:于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