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吴蔷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方药等方面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进展,认为该病病位在血,病性为毒与热,治宜从血论治,并将病程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期,临床上依次遣方用药.
作者:闫小兵;魏跃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清肝抑纤饮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11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其余各组均于四肢及背部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注射两次,同时给予中药煎剂灌胃,共8周.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表达,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HSC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α-SM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且表达增强;清肝抑纤饮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组的肝窦周、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见棕黄色颗粒,着色较淡,体积较小,两组灰度值均大于模型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治疗组HSC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以清肝抑纤饮全方组凋亡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抑纤饮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用药对HSC的影响主要以抑制其活化为主,有促进活化的HSC凋亡的趋势,清热解毒与凉血活血药物的配伍在抑制HSC活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贾爱芹;尹常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作者:宫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6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郑丽敏;叶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40例肺心病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皆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汤,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中仲胺类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选用含有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麻黄,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进行沉淀澄清,以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和浸膏率为观察指标,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情况.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该法造成的盐酸麻黄碱的损失多,对原药液的成分及成分组成比例改变较大;该法和高速离心法的浸膏率高,精制效果差.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损失较大,对原药液中成分及成分组成影响较大且精致效果较差,因此该法能否在生物碱类的澄清工艺中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鲍庆发;盛华刚;张超;林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按随机化方案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经前3~5d行针刺背俞穴治疗,同时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八髂穴局部照射理疗,对照组于经前5d服用月月舒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三组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治疗.
作者:李宝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 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面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选用柴胡香槟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莫沙比利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便秘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粪便性状、排便难度、排便频率等,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炎3号复方制剂对急性鼻窦炎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MIC)测验法,观察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3125~0.25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范围为0.125~0.5 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625~0.5 mg/mL.结论:鼻炎3号对急性鼻窦炎的抑菌作用显著.
作者:周凌;张欢;王殿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HP)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57个中医症状量化值为底层指标,以11个基本证候为第二层次指标,以实证与虚证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分为顶层指标,初步构建了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层次分析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并在临床上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生存质量(SF-36)等进行了相关性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冠心病证候总评分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SF-36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构建的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评价冠心病的轻重程度.
作者:李东涛;王剑;李洁;朱敬秀;张美增;魏陵博;姜荣钦;刘学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心肌中LDH、肌酸激酶(CK);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总黄酮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降低血清中LDH、MDA、MPO,提高血清中SOD含量,增加心肌中LDH、CK含量.结论:黄芩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心肌酶的输出有关.
作者:窦锦明;荆汉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唐松草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分类比较困难.山东境内已记载的有5种.我们近年在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山东沂源、章丘等地分布有毛茛科唐松草属丝叶唐松草,属于山东新纪录种.对其生态环境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山东植物区系提供新资料.
作者:韩春红;李佳;曲新艳;张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的阈值.方法:以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将两种赋权方法得出的某一指标的权数相乘,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组合权数,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佳证候诊断阈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证候积分Y=185.5时,诊断量表佳的敏感度为92.0%和特异度为90.8%.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阈值的证候积分≥185.5.
作者:孟凡波;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与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 L·min-1,柱温40℃.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的方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作者:巩丽丽;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侯玉芬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强调明确西医诊断,注重疾病的复杂性,根据疾病分期、发病部位、病变性质、禀赋体质等辨证论治;善于运用各种中药剂型,多途径给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并在传承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根据致瘀之因不同,配合清热利湿等祛邪之品标本兼治;诊断首选无创措施,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将经验方形成协定处方、科研处方或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刘明;刘政;张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纳入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99%可信区间(CI)为1.23(0.81,1.86),其他效应指标统计结果稳定性较低.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口服三七制剂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主要采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取穴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血海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胡梦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