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窦锦明;荆汉卫

关键词:黄芩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酶, 心肌酶,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心肌中LDH、肌酸激酶(CK);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总黄酮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降低血清中LDH、MDA、MPO,提高血清中SOD含量,增加心肌中LDH、CK含量.结论:黄芩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心肌酶的输出有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按随机化方案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经前3~5d行针刺背俞穴治疗,同时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八髂穴局部照射理疗,对照组于经前5d服用月月舒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再障经验方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再障经验方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并观察再障经验方在体外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球凝集素诱生的造血负调控因子的调变作用.结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上清液中TNF-α、IFN-γ、sIL-2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试验显示,在多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再障经验方可明显抑制IFN-γ、sIL-2R的分泌(P<0.05或P<0.01),而对TNF-α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再障经验方可能通过下调IFN-γ、sIL-2R的含量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起到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李江;吴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取液仲胺类生物碱成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中仲胺类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选用含有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麻黄,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进行沉淀澄清,以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和浸膏率为观察指标,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情况.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该法造成的盐酸麻黄碱的损失多,对原药液的成分及成分组成比例改变较大;该法和高速离心法的浸膏率高,精制效果差.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损失较大,对原药液中成分及成分组成影响较大且精致效果较差,因此该法能否在生物碱类的澄清工艺中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鲍庆发;盛华刚;张超;林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孕鼠40只,随机分为米非司酮(RU486)组[1.5 mg/(kg·d)-1]及宫清方小[77.04mg/(kg·d)-1]、中[154.08mg/(kg·d)-1]、大[308.16mg/(kg·d)-1]剂量组,各10只.改良碱性正铁血红素法检测子宫出血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Th1 (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A+)、Treg(CD4+CD25+Foxp3+)亚群比例,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宫清方作用后,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Th1、Th17亚群比例(P<0.05)及Th1/Th2、Th 17/Treg比值升高(P<0.05),Th2、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5),IFNγ、IL-17A mRNA表达升高,IL-4、TGF-β mRNA表达降低.结论:宫清方能优势诱导药物流产小鼠T细胞向Th1、Th17亚群偏移,进而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作者:李霞;刘瑞芬;王丽;赵向忠;周宪宾;郭钰琪;姜国胜;姚成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7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髂穴,留针30 min,比较针刺前和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的变化.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即刻止痛效应,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马玉侠;张晓宁;李昭凤;高树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风能胜湿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作者:宫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HSC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清肝抑纤饮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11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其余各组均于四肢及背部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注射两次,同时给予中药煎剂灌胃,共8周.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表达,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HSC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α-SM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且表达增强;清肝抑纤饮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组的肝窦周、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见棕黄色颗粒,着色较淡,体积较小,两组灰度值均大于模型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治疗组HSC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以清肝抑纤饮全方组凋亡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抑纤饮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用药对HSC的影响主要以抑制其活化为主,有促进活化的HSC凋亡的趋势,清热解毒与凉血活血药物的配伍在抑制HSC活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贾爱芹;尹常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6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郑丽敏;叶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温经汤方证探析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摘要》内伤发热案探析

    《内科摘要》记载的肾虚火不归经所致的内伤发热案,薛己将其归结为“肾阴虚,阳无所附而发于外”的虚火妄动,治当滋补肾阴为主,习用六味、八味之类,合用十全大补等兼顾脾胃,体现了注重脾肾的温补观.

    作者:崔夏辉;朱立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主要采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取穴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血海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胡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前后血清中多巴胺(D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方法:6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DA、HAMD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DA浓度均较治疗前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调节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清中DA浓度,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作者:夏毅;丁莹;王海东;刘卫国;乔飞;潘全慧;康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虫草菌粉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大鼠心室重塑与心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虫草菌粉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大鼠心室重塑与心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热量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虫草菌粉溶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体比重(H/B)与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分别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H/B及胶原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病理显示心室重塑,治疗组心肌病理变化减轻.治疗组NF-κB、TNF-α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1),IL-10表达增加(P<0.01).结论:虫草菌粉可改善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大鼠的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细胞炎症因子NF-κB、TNF-α、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郭丹丹;于思明;陈波;王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心汤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120例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40例肺心病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皆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汤,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吸烟的病因属性及致病机制探讨

    吸烟是导致一系列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烟雾是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气,汇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性致病因素.吸烟可导致机体火热熏灼,伤津生燥,灼伤血脉,凝痰生瘀,损伤正气,为害脏腑,致正虚邪实,产生多种疾病.完善吸烟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可为临床防治相关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与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 L·min-1,柱温40℃.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的方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作者:巩丽丽;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 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面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珊瑚菜植株不同器官挥发油成分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珊瑚菜根、叶与果实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鉴定出45、48、34种成分.其中,根部挥发油以萜类、醛酮类和酸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6.32%、13.43%和13.85%;叶片、果实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46.74%、73.34%.为探讨珊瑚菜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态问题及其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崔海燕;胡晶红;张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炎3号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鼻炎3号复方制剂对急性鼻窦炎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MIC)测验法,观察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3125~0.25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范围为0.125~0.5 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625~0.5 mg/mL.结论:鼻炎3号对急性鼻窦炎的抑菌作用显著.

    作者:周凌;张欢;王殿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侯玉芬辨治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侯玉芬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强调明确西医诊断,注重疾病的复杂性,根据疾病分期、发病部位、病变性质、禀赋体质等辨证论治;善于运用各种中药剂型,多途径给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并在传承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根据致瘀之因不同,配合清热利湿等祛邪之品标本兼治;诊断首选无创措施,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将经验方形成协定处方、科研处方或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刘明;刘政;张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