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李霞;刘瑞芬;王丽;赵向忠;周宪宾;郭钰琪;姜国胜;姚成芳

关键词:药物流产, 子宫出血, 宫清方, T细胞亚群,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孕鼠40只,随机分为米非司酮(RU486)组[1.5 mg/(kg·d)-1]及宫清方小[77.04mg/(kg·d)-1]、中[154.08mg/(kg·d)-1]、大[308.16mg/(kg·d)-1]剂量组,各10只.改良碱性正铁血红素法检测子宫出血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Th1 (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A+)、Treg(CD4+CD25+Foxp3+)亚群比例,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宫清方作用后,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Th1、Th17亚群比例(P<0.05)及Th1/Th2、Th 17/Treg比值升高(P<0.05),Th2、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5),IFNγ、IL-17A mRNA表达升高,IL-4、TGF-β mRNA表达降低.结论:宫清方能优势诱导药物流产小鼠T细胞向Th1、Th17亚群偏移,进而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对近十年来西河柳的资源状况、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28篇.

    作者:梁秀坤;郭庆梅;周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珊瑚菜植株不同器官挥发油成分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珊瑚菜根、叶与果实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鉴定出45、48、34种成分.其中,根部挥发油以萜类、醛酮类和酸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6.32%、13.43%和13.85%;叶片、果实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46.74%、73.34%.为探讨珊瑚菜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态问题及其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崔海燕;胡晶红;张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穴-脏腑相关形态学研究概述

    经穴-脏腑相关即体表-内脏相关,是指导中医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概述了近年来中外学者通过电刺激、荧光标记法等手段,对经穴-脏腑的形态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说明了经穴与脏腑的特异性联系途径.

    作者:衣华强;马玉侠;方剑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孕鼠40只,随机分为米非司酮(RU486)组[1.5 mg/(kg·d)-1]及宫清方小[77.04mg/(kg·d)-1]、中[154.08mg/(kg·d)-1]、大[308.16mg/(kg·d)-1]剂量组,各10只.改良碱性正铁血红素法检测子宫出血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Th1 (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A+)、Treg(CD4+CD25+Foxp3+)亚群比例,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宫清方作用后,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Th1、Th17亚群比例(P<0.05)及Th1/Th2、Th 17/Treg比值升高(P<0.05),Th2、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5),IFNγ、IL-17A mRNA表达升高,IL-4、TGF-β mRNA表达降低.结论:宫清方能优势诱导药物流产小鼠T细胞向Th1、Th17亚群偏移,进而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作者:李霞;刘瑞芬;王丽;赵向忠;周宪宾;郭钰琪;姜国胜;姚成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取液仲胺类生物碱成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中仲胺类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选用含有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麻黄,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进行沉淀澄清,以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和浸膏率为观察指标,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情况.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该法造成的盐酸麻黄碱的损失多,对原药液的成分及成分组成比例改变较大;该法和高速离心法的浸膏率高,精制效果差.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损失较大,对原药液中成分及成分组成影响较大且精致效果较差,因此该法能否在生物碱类的澄清工艺中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鲍庆发;盛华刚;张超;林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主要采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取穴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血海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胡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侯玉芬辨治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侯玉芬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强调明确西医诊断,注重疾病的复杂性,根据疾病分期、发病部位、病变性质、禀赋体质等辨证论治;善于运用各种中药剂型,多途径给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并在传承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根据致瘀之因不同,配合清热利湿等祛邪之品标本兼治;诊断首选无创措施,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将经验方形成协定处方、科研处方或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刘明;刘政;张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转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P-gp和MRP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逆转胶囊对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逆转胶囊作用前后MCF-7/ADR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结果:逆转胶囊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表面P-gp的表达,并可诱导MRP表达下降,其作用随血药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逆转胶囊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与下调P-gp和MR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瑞娟;孙长岗;姜真;庄静;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风能胜湿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作者:宫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

    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的阈值.方法:以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将两种赋权方法得出的某一指标的权数相乘,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组合权数,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佳证候诊断阈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证候积分Y=185.5时,诊断量表佳的敏感度为92.0%和特异度为90.8%.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阈值的证候积分≥185.5.

    作者:孟凡波;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再障经验方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再障经验方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并观察再障经验方在体外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球凝集素诱生的造血负调控因子的调变作用.结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上清液中TNF-α、IFN-γ、sIL-2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试验显示,在多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再障经验方可明显抑制IFN-γ、sIL-2R的分泌(P<0.05或P<0.01),而对TNF-α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再障经验方可能通过下调IFN-γ、sIL-2R的含量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起到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李江;吴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温经汤方证探析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纳入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99%可信区间(CI)为1.23(0.81,1.86),其他效应指标统计结果稳定性较低.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口服三七制剂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4例

    目的:观察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三组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治疗.

    作者:李宝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HSC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清肝抑纤饮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11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其余各组均于四肢及背部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注射两次,同时给予中药煎剂灌胃,共8周.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表达,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HSC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α-SM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且表达增强;清肝抑纤饮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组的肝窦周、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见棕黄色颗粒,着色较淡,体积较小,两组灰度值均大于模型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治疗组HSC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以清肝抑纤饮全方组凋亡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抑纤饮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用药对HSC的影响主要以抑制其活化为主,有促进活化的HSC凋亡的趋势,清热解毒与凉血活血药物的配伍在抑制HSC活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贾爱芹;尹常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吸烟的病因属性及致病机制探讨

    吸烟是导致一系列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烟雾是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气,汇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性致病因素.吸烟可导致机体火热熏灼,伤津生燥,灼伤血脉,凝痰生瘀,损伤正气,为害脏腑,致正虚邪实,产生多种疾病.完善吸烟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可为临床防治相关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 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面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HP)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57个中医症状量化值为底层指标,以11个基本证候为第二层次指标,以实证与虚证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分为顶层指标,初步构建了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层次分析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并在临床上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生存质量(SF-36)等进行了相关性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冠心病证候总评分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SF-36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构建的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评价冠心病的轻重程度.

    作者:李东涛;王剑;李洁;朱敬秀;张美增;魏陵博;姜荣钦;刘学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7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髂穴,留针30 min,比较针刺前和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的变化.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即刻止痛效应,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马玉侠;张晓宁;李昭凤;高树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36例

    目的:观察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选用柴胡香槟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莫沙比利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便秘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粪便性状、排便难度、排便频率等,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