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能胜湿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宫安明

关键词:风能胜湿, 风药, 湿邪, 皮肤病
摘要: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36例

    目的:观察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选用柴胡香槟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莫沙比利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便秘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粪便性状、排便难度、排便频率等,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香槟汤治疗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4例

    目的:观察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三组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穴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治疗.

    作者:李宝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摘要》内伤发热案探析

    《内科摘要》记载的肾虚火不归经所致的内伤发热案,薛己将其归结为“肾阴虚,阳无所附而发于外”的虚火妄动,治当滋补肾阴为主,习用六味、八味之类,合用十全大补等兼顾脾胃,体现了注重脾肾的温补观.

    作者:崔夏辉;朱立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孕鼠40只,随机分为米非司酮(RU486)组[1.5 mg/(kg·d)-1]及宫清方小[77.04mg/(kg·d)-1]、中[154.08mg/(kg·d)-1]、大[308.16mg/(kg·d)-1]剂量组,各10只.改良碱性正铁血红素法检测子宫出血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Th1 (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A+)、Treg(CD4+CD25+Foxp3+)亚群比例,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宫清方作用后,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Th1、Th17亚群比例(P<0.05)及Th1/Th2、Th 17/Treg比值升高(P<0.05),Th2、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5),IFNγ、IL-17A mRNA表达升高,IL-4、TGF-β mRNA表达降低.结论:宫清方能优势诱导药物流产小鼠T细胞向Th1、Th17亚群偏移,进而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作者:李霞;刘瑞芬;王丽;赵向忠;周宪宾;郭钰琪;姜国胜;姚成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HP)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57个中医症状量化值为底层指标,以11个基本证候为第二层次指标,以实证与虚证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分为顶层指标,初步构建了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层次分析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并在临床上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生存质量(SF-36)等进行了相关性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冠心病证候总评分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SF-36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构建的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评价冠心病的轻重程度.

    作者:李东涛;王剑;李洁;朱敬秀;张美增;魏陵博;姜荣钦;刘学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转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P-gp和MRP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逆转胶囊对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逆转胶囊作用前后MCF-7/ADR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结果:逆转胶囊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表面P-gp的表达,并可诱导MRP表达下降,其作用随血药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逆转胶囊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与下调P-gp和MR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瑞娟;孙长岗;姜真;庄静;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风能胜湿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作者:宫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黄芩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心肌中LDH、肌酸激酶(CK);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总黄酮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降低血清中LDH、MDA、MPO,提高血清中SOD含量,增加心肌中LDH、CK含量.结论:黄芩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心肌酶的输出有关.

    作者:窦锦明;荆汉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侯玉芬辨治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侯玉芬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强调明确西医诊断,注重疾病的复杂性,根据疾病分期、发病部位、病变性质、禀赋体质等辨证论治;善于运用各种中药剂型,多途径给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并在传承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根据致瘀之因不同,配合清热利湿等祛邪之品标本兼治;诊断首选无创措施,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将经验方形成协定处方、科研处方或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刘明;刘政;张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6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郑丽敏;叶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珊瑚菜植株不同器官挥发油成分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珊瑚菜根、叶与果实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鉴定出45、48、34种成分.其中,根部挥发油以萜类、醛酮类和酸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6.32%、13.43%和13.85%;叶片、果实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46.74%、73.34%.为探讨珊瑚菜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态问题及其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崔海燕;胡晶红;张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吸烟的病因属性及致病机制探讨

    吸烟是导致一系列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烟雾是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气,汇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性致病因素.吸烟可导致机体火热熏灼,伤津生燥,灼伤血脉,凝痰生瘀,损伤正气,为害脏腑,致正虚邪实,产生多种疾病.完善吸烟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可为临床防治相关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温经汤方证探析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前后血清中多巴胺(D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方法:6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DA、HAMD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DA浓度均较治疗前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调节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清中DA浓度,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作者:夏毅;丁莹;王海东;刘卫国;乔飞;潘全慧;康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心汤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120例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40例肺心病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皆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汤,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纳入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99%可信区间(CI)为1.23(0.81,1.86),其他效应指标统计结果稳定性较低.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口服三七制剂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 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面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寻常型银屑病从血论治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方药等方面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进展,认为该病病位在血,病性为毒与热,治宜从血论治,并将病程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期,临床上依次遣方用药.

    作者:闫小兵;魏跃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炎3号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鼻炎3号复方制剂对急性鼻窦炎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MIC)测验法,观察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3125~0.25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范围为0.125~0.5 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625~0.5 mg/mL.结论:鼻炎3号对急性鼻窦炎的抑菌作用显著.

    作者:周凌;张欢;王殿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与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 L·min-1,柱温40℃.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的方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作者:巩丽丽;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