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秦伯未妇科膏方应用浅析

韦玮;常惠

关键词:秦伯未, 妇科, 膏方, 学术经验
摘要:秦伯未(1901~ 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甘仁.诊病精审,辨证细致,处方善于变通,尤其对膏方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秦伯未膏方集》两书记载了秦伯未先生在冬令用膏方调治疑难杂症的心得经验,颇具特色.两书共载秦老妇科膏方36案,月经先期7案,月经后期/量少11案,带下病7案,闭经2案,崩漏4案,产后病3案,月经过多1案,痛经1案,不拘于经方、时方,善于变通,对临床有很高的指导价值[1-2].兹就其妇科膏方应用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浅析如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女贞子药性特点与配伍运用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干燥成熟的果实,纵观历代本草对女贞子的记载,对其药性与功用的阐述并不相同.明清以前,多数本草认为女贞子性平,多用作补肝益肾,养精益神;明清以后,很多医家认为女贞子性凉,多用作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治疗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疼痛等.

    作者:王长春;王永春;刘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脾益气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行小肠插管造影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健脾益气汤治疗后有效率为86.67%,小肠造影显示合格率83.33%;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后有效率为75.00%,小肠造影显示合格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明显优势,小肠插管造影能较好反映治疗效果和功能改变.

    作者:吴攀伟;张鹏天;李长泓;张兆国;师卫华;许永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五脏苦欲补泻”论肝病传脾的用药法度

    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出发,阐述肝与脾二脏苦欲补泻及肝病传脾的用药法度、组方原则.剖析后世与此相关的经典方剂的配伍原则,认为肝病传脾,无论肝的疏泄功能太过与不及,皆可伤及脾胃,但治法迥然不同,疏泄不足应以辛味为主,疏泄太过应以酸味为主.

    作者:李昱芃;刘华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太子保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21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太子保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临床试验为无对照的开放性试验,以治疗4周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为疗效指标.共入组210例,口服太子保心口服液,1次1瓶,1日3次,4周为1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安全性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绞痛症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硝酸甘油服用量以及不良事件等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FAS分析,心绞痛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75.24%;中医证候显效率48.57%,总有效率90.48%.心电图显效率31.43%,总有效率80.48%.硝酸甘油停减率57.69%,减量率23.08%.结论:太子保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安全、有效.

    作者:朱秀春;张磊;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49例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现代原发性高血压医案,建立原发性高血压中药复方数据库,从辨证用药规律方面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①常见证型和药物为:肝火上炎:菊花、白芍:阴虚阳亢:菊花、生地黄、白芍、石决明;阴阳两虚:甘草、黄芪;痰湿壅阻:茯苓、甘草、陈皮.②常见证型和药物种类为:肝火上炎:补虚药、清热药;阴虚阳亢:补虚药、清热药;阴阳两虚:补虚药、解表药;痰湿壅阻:补虚药、清热药.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不同证型治疗应以补虚为主,辅以清热、平肝熄风、解表、活血化瘀.

    作者:勇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进行评分,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各评1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博;岳端利;涂晓龙;周胜红;王庆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考

    梳理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型及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该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医证候辨识依据不统一,主、次症的划分欠合理,分型机械、按图索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证候要素理论为指导,基于病证结合建立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思路,以期建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新的诊断模式.

    作者:邓华亮;王玉娟;张少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谱-组关系”探索方剂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靶点的研究思路

    方剂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作用于机体,通过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来发挥药效.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的物质基础是方剂的化学成分,机体代谢水平表达的是其内源性代谢物质水平的变化,其药效体现为机体异常状态的改善.建立方剂化学成分差异与机体整体代谢组改变的相关性数学模型即“谱-组关系”表征体系,理解复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方剂化学成分谱与机体代谢组的宏观整体关联和微观成分关联,从而在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科学阐述及配伍意义的现代研究方面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蒋海强;李运伦;周洪雷;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皂矾的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对皂矾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规范皂矾炮制方法.方法: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FeO3的含量.以Fe2O3含量为指标,对煅皂矾的煅制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对加醋明煅法和加醋煅淬法进行比较.结果:煅皂矾于800℃煅制30 min时Fe2O3含量高;加醋煅淬法质地比加醋明煅法质地疏松,且Fe2O3含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规范皂矾炮制方法和皂矾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作者:盛华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NCSE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王桂芳;元媛;崔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风先兆及其防治

    中风“防”重于“治”,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风先兆积极预防和治疗,是降低中风发病和复发的关键.关于中风先兆的防治,历代论述颇多,从涵义、病机、临床表现及防治等方面概述历代医家的相关认识.

    作者:孙蓉蓉;过伟峰;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枇杷清肺饮对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治疗女性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寻常性痤疮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内服枇杷清肺饮,对照组口服西药美满霉素,另选66例同年龄女性无痤疮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血清睾酮(T)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T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可能通过调节雄激素水平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王帅;吴蓓玲;朱金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高脂血症实验研究进展

    对近年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针刺对高脂血症及其病发症的治疗是基于多器官、多水平、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参考文献32篇.

    作者:彭博;张莉;郭佳;霍则军;刘承;姬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寒凝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寒凝证动物模型的佳温度条件.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10只,A组为对照组,B、C组为-15℃冷冻组,D、E组为-25℃冷冻组,各组均冷冻5d,每天冷冻4h.C、E组同样冷冻后,正常喂养5d.观察大鼠体征和体重,在冷冻结束后第1天和第5天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大鼠体征变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和D组冷冻期内大鼠体重下降,P<0.05,E组冷冻结束后体重增加较少,P<0.05;与A组比较,B组与D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有升高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每天-25℃、4h,连续冷冻5d,可建立寒凝证模型,结合整体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符合中医寒凝证候特点.

    作者:张玲;申松希;朱世鹏;任晓暄;郭盂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朱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单味中药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0篇.

    作者:汤军;蔡建平;张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再议《内经》得气与治神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作者:朱世鹏;罗丽;杨佳敏;沈小雨;李晓泓;朱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化瘀无糖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

    目的:建立化瘀无糖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4.6×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结果: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326~5.23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8%(RSD 0.98%,n=6);人参皂苷Re线性范围为0.118~1.904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9.08%(RSD 1.66%,n=6).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用于化瘀无糖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金娜;刘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保守治疗120例输卵管妊娠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宫外孕Ⅱ号方口服及中药灌肠,同时配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对照组60例,只采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52例,治愈率为86.7%;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愈44例,治愈率为7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

    作者:刘文娟;张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证候证型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参考文献28篇.

    作者:蒋志达;冯松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TNF-α、IL-8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40例,证属虚实夹杂,根据标实证分为痰浊证、血瘀证、痰瘀证,根据本虚证分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检测痰液中TNF-α、IL-8水平以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气道炎症水平的差异.结果:将标实证三组进行比较,IL-8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痰浊证组与血瘀证组间、痰浊证组与痰瘀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虚证三组进行比较,IL-8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肺气虚证组与脾气虚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水平血瘀证组、痰瘀证组均高于痰浊证组,提示血瘀证组、痰瘀证组气道炎症水平可能高于痰浊证组.TNF-α水平肺气虚组高于脾气虚组,提示肺气虚组气道炎症水平可能高于脾气虚组.

    作者:汤翠英;吴镇湖;庾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