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强;李运伦;周洪雷;齐冬梅
目的:研究六合丹外敷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及血浆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P模型组、AP模型六合丹组、AP模型微米六合丹组.以腹腔注射精氨酸造模,测定各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及淀粉酶.结果:外敷六合丹能有效降低AP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值及淀粉酶,微米六合丹组较之普通六合丹组TXB2有所降低.结论:外敷六合丹对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微循环有一定作用,微米六合丹效果更佳.
作者:彭小航;赵先林;刘怡玲;陈炜炜;唐文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秦伯未(1901~ 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甘仁.诊病精审,辨证细致,处方善于变通,尤其对膏方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秦伯未膏方集》两书记载了秦伯未先生在冬令用膏方调治疑难杂症的心得经验,颇具特色.两书共载秦老妇科膏方36案,月经先期7案,月经后期/量少11案,带下病7案,闭经2案,崩漏4案,产后病3案,月经过多1案,痛经1案,不拘于经方、时方,善于变通,对临床有很高的指导价值[1-2].兹就其妇科膏方应用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韦玮;常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现代原发性高血压医案,建立原发性高血压中药复方数据库,从辨证用药规律方面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①常见证型和药物为:肝火上炎:菊花、白芍:阴虚阳亢:菊花、生地黄、白芍、石决明;阴阳两虚:甘草、黄芪;痰湿壅阻:茯苓、甘草、陈皮.②常见证型和药物种类为:肝火上炎:补虚药、清热药;阴虚阳亢:补虚药、清热药;阴阳两虚:补虚药、解表药;痰湿壅阻:补虚药、清热药.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不同证型治疗应以补虚为主,辅以清热、平肝熄风、解表、活血化瘀.
作者:勇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案,探讨胃癌中医发病机制.方法: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临床54例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频率和积分,探讨胃癌的中医发病机制.结果:54例胃癌患者中,病位证素积分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胃、脾、肝、肾、心、肺,其中脾、胃与其他病位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病性证素中排在前4位的是气虚、痰、瘀、毒,与其他13种病性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的病位主要在脾胃,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毒相互搏结是胃癌发生的基本病机.
作者:王常松;林昆明;吴同玉;闵莉;吴银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NCSE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王桂芳;元媛;崔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补气升血方药四种工艺提取液主要药理作用,研究提取工艺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通过“气虚”模型家兔血黏度、致敏小鼠的免疫作用、60Co放射等实验,从多个方面比较补气升血方药的水提液(WE)、醇提液(AE)、半仿生提取液(SBE)、酶解提取液(EE)补气、免疫、升血作用.结果进行t检验,并综合评判.结果:补气升血方药四种提取液均能提高模型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活性,免疫器官增重,增强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降低模型家兔血黏度,提高60Co放射大鼠白细胞的再生速度.EE液较其他提取液作用显著,综合评判值EE液大.结论:补气升血方药四种提取液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全血黏度、促进血细胞再生等补气升血功效,以EE提取液效果好.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行小肠插管造影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健脾益气汤治疗后有效率为86.67%,小肠造影显示合格率83.33%;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后有效率为75.00%,小肠造影显示合格率76.67%.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明显优势,小肠插管造影能较好反映治疗效果和功能改变.
作者:吴攀伟;张鹏天;李长泓;张兆国;师卫华;许永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钩藤碱、异钩藤碱和钩藤总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HR分组,分别给予钩藤碱、异钩藤碱和钩藤总生物碱,并以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法观测肠系膜动脉的病理形态,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肠系膜动脉胶原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系膜动脉Bcl-2、Bax、c-myc、c-fos、MMP-9和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钩藤碱、异钩藤碱和钩藤总生物碱能减轻SHR肠系膜动脉的病理损害,降低动脉壁的胶原沉积,下调肠系膜动脉平滑肌Bcl-2、c-fos和TIMP-2蛋白表达,钩藤碱上调肠系膜动脉MMP-9蛋白表达.结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可能通过下调原癌基因Bcl-2蛋白表达,促进SHR肠系膜动脉细胞凋亡,通过下调c-fos蛋白表达途径抑制SHR肠系膜动脉细胞异常增殖,并通过调节MMP-9和TIMP-2蛋白表达抑制SHR肠系膜动脉的胶原沉积,从而改善肠系膜动脉壁重塑.
作者:焦华琛;李运伦;孙敬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进行评分,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各评1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博;岳端利;涂晓龙;周胜红;王庆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出发,阐述肝与脾二脏苦欲补泻及肝病传脾的用药法度、组方原则.剖析后世与此相关的经典方剂的配伍原则,认为肝病传脾,无论肝的疏泄功能太过与不及,皆可伤及脾胃,但治法迥然不同,疏泄不足应以辛味为主,疏泄太过应以酸味为主.
作者:李昱芃;刘华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保守治疗120例输卵管妊娠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宫外孕Ⅱ号方口服及中药灌肠,同时配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对照组60例,只采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52例,治愈率为86.7%;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愈44例,治愈率为7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
作者:刘文娟;张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历代医家对“通阳利小便”中“通阳”的认识见仁见智.通过文献研究认为,“通阳”的实质是以阳为主导的圆运动,即阳气贯通于圆的四维,且“通阳”必须满足相火秘藏及肝木升发两个条件.
作者:沈耿杨;廖少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梳理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型及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该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医证候辨识依据不统一,主、次症的划分欠合理,分型机械、按图索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证候要素理论为指导,基于病证结合建立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思路,以期建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新的诊断模式.
作者:邓华亮;王玉娟;张少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内经》认为得气与治神是上工所应具备的针灸精技,亦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刺终获效的关键是气调而神治.得气与治神两者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即进针前医者定神以察患者之气机;进针时医者聚神调节自身气机并嘱患者守神以候气;进针后医者守神察气,施补泻使谷气至以调患者之神.
作者:朱世鹏;罗丽;杨佳敏;沈小雨;李晓泓;朱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从病因病机、证候证型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参考文献28篇.
作者:蒋志达;冯松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方剂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作用于机体,通过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来发挥药效.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的物质基础是方剂的化学成分,机体代谢水平表达的是其内源性代谢物质水平的变化,其药效体现为机体异常状态的改善.建立方剂化学成分差异与机体整体代谢组改变的相关性数学模型即“谱-组关系”表征体系,理解复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方剂化学成分谱与机体代谢组的宏观整体关联和微观成分关联,从而在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科学阐述及配伍意义的现代研究方面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蒋海强;李运伦;周洪雷;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旨在论述经筋与脏腑的相关性,丰富经络学说理论.以古代文献记载与临床研究资料为依据,通过回顾经筋实质的生物学基础,从生理、病理角度阐述经筋与脏腑的内在联系.分析论证认为经筋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上存在密切相关,经筋-脏腑相关理论完善了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丰富了针灸临床的诊疗思路.
作者:陈欢;张莉;卫肖艳;李富运;彭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磨芍甘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五磨芍甘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长松)口服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磨芍甘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近年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针刺对高脂血症及其病发症的治疗是基于多器官、多水平、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参考文献32篇.
作者:彭博;张莉;郭佳;霍则军;刘承;姬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瘤克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转移瘤患者(风痰瘀毒证)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脑瘤克胶囊和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化学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证候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证候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瘤克胶囊联合化疗能较好地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证候,并有提高临床疗效的趋势.
作者:戴虹;薛维伟;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