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丞玄;王欣;刘持年
从辨证论治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临床研究情况.参考文献33篇.
作者:陈栋;鲍超;李彦彩;王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痰湿犯肺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一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并各记录一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甘草多糖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甘草多糖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甘草多糖治疗痰湿犯肺型COPD,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医证候是机体异常功能状态的表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方剂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而建立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阐明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药效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网络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擅于分析复杂体系的复杂性及全面性特征,可为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从网络生物学的渊源及内涵、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和网络生物学技术发展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解君;蒋海强;李运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版本考证厘清了蒋仪《药镜》为清刻本,不存在此前工具书中所著录《药镜》存在明刻本的情况.《药镜》无单刻本,是附于《医镜》之后刊刻的,其早的刻本为《医药镜》合刊本.《药镜》之撰成,四易其稿,未定稿之前,作者即请人为其撰写序言,亦有自序,故序言多出.部分藏书仅存正文而无序跋或所存序跋不全,或因依附于《医镜》序言而定版本,是《药镜》版本致误之因.确切结论是:《药镜》暨《医药镜》早刊刻于清朝康熙三年甲辰,即公元1664年.
作者:丁兆平;王振国;姜锡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血灵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细胞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28例,同期用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32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75.0%,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证候积分减少均≥30%,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组在第2,3个疗程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优于雄激素联合赛斯平组(P<0.05).结论: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能有效促进CAA患者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CAA治疗的补充.
作者:庄海峰;魏丽萍;项静静;陈美玲;杨飞;胡通林;吴迪炯;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记载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的专篇,对其研究已有很多.而对《左传·成公十年》中“膏肓”的研究却属鲜见.从《左传》所记载的医学史料中,可以发现春秋时期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的迹象.本文对这两篇文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精穴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0.7%;对照组总有效率96.7%,痊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穴疏针法与常规针刺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在痊愈患者的治疗天数上少于常规针刺法.
作者:杨丽娉;李增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根据子宫腺肌病的瘀热病机特点,用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对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口服清热消癥方与化瘀止痛方)和对照组32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与散结镇痛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和TNF-α含量,从而减轻因增生和炎症带来的疼痛和月经异常变化,促进慢性炎症和免疫复合物的吸收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侯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系统回顾麝香保心丸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探索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长期用药安全性好.参考文献10篇.
作者:陈修保;陈维达;赵鑫;李麒;王华;陈泽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7篇.
作者:陈海涛;李权;刘忠达;张尊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点探索了将计算机技术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的初步思路与设想,以期建立以Visual Basic程序控制电针治疗中各种可控因素为基础的人机界面,从而使电针治疗更加规范实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电针治疗的现状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相结合的媒介;②Visual Basic程序对电针电流信号的分层控制;③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优势与展望.
作者:赵望森;贾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舒眠胶囊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肝郁伤神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舒眠胶囊和艾司唑仑片,14d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临床疗效相仿(P>0.05),舒眠胶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艾司唑仑(P<0.05),且安全性更佳(P<0.05).结论:舒眠胶囊用于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王洋;唐志立;杨思芸;李胜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中医诊断为痞满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服用霍砂口服液)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统计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电节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节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除胃窦主频)组间比较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和胃电节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作者:郝彦雷;施光亚;苏婷婷;张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张文高从中医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新进展和个人经验,创新性提出“毒邪损心”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机,且贯穿于加重恶化的整个病程,较全面阐述了心力衰竭以心气亏虚为发病之本,血瘀、毒邪以及水饮为致病之标的基本病机,以及益气补虚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解毒利水以治标祛邪的基本治法,其中清热解毒为本病的重要治法.在运用益气活血基本中药的基础上,重视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熟大黄、黄连、葛根、黄芩等,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妙用熟大黄,针对心衰的瘀和毒,通过抑制炎性介质以及改善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等血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龙涛;刘美霞;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求针刀治疗弹响指的个性化技法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个性技法组和传统技法组,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弹响指的针刀松解,并进行方法的疗效与术式的差异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近、远期治愈率比较,分别为P=0.023、P=0.035,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均明显优于传统技法组.两组患者针刀治疗术式的差异评定,除二次松解率和并发症外,手术时间、切割刀数、残余痛恢复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术式优于传统技法组.结论:运用针刀个性化技法治疗弹响指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安全术式.
作者:吕小平;张利新;求卓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明确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以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中风急性期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作者:马丽虹;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含量,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的含量.结果:5个产地的连翘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山西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反映了连翘药材的基本质量.佳的采收时间、合理的栽培管理、规范的产地加工是保证连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帅;王晓燕;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优选桂枝解郁方中巴戟天、甘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醇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耐斯糖、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固体得率为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体积、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桂枝解郁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加12倍量的体积,提取3次,每次回流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稳定.
作者:陈天玲;蔡盛康;沈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为MS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诱导后,RT-PCR技术检测诱导后的MSC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G的表达.结果:MSC经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后,细胞中有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C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体外诱导大鼠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马月香;刘黎青;秦厉梅;王媛;左广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