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MSC分化过程中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

马月香;刘黎青;秦厉梅;王媛;左广民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 MSC, α-MHC, β-MHC,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为MS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诱导后,RT-PCR技术检测诱导后的MSC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G的表达.结果:MSC经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后,细胞中有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C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体外诱导大鼠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目的:明确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以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中风急性期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作者:马丽虹;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7篇.

    作者:陈海涛;李权;刘忠达;张尊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概况

    从辨证论治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临床研究情况.参考文献33篇.

    作者:陈栋;鲍超;李彦彩;王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文冠果果壳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文冠果果壳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选用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对文冠果果壳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皂苷含量为4.23%,含有较高的皂苷类成分,平均回收率为99.30%.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

    作者:丁晓彦;王美丹;赵渤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网络生物学是中医证候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有效表征模式

    中医证候是机体异常功能状态的表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方剂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而建立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阐明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药效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网络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擅于分析复杂体系的复杂性及全面性特征,可为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从网络生物学的渊源及内涵、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和网络生物学技术发展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解君;蒋海强;李运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卵巢低反应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30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相关资料,均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统计分析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以及肾虚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FSH、LH、E2、RI、PI、S/D以及肾虚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从整体上调整卵巢低反应患者内分泌,改善卵巢动脉血流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米慧;巩爱玲;孙伟;冯雪花;李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历代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述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病证的重要类型,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的完整理论.对古代医家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治疗,以及近现代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9篇.

    作者:史文彬;沈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CA125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腹透液(加入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干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的变化,探讨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方法:腹透随访患者59例,发生腹膜炎患者20例,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9例.使用黄芪腹透液患者25例(腹膜炎9例,非腹膜炎16例),观察透出液CA125浓度与透析龄、腹膜炎的关系,以及黄芪注射液干预后透出液CA125浓度的变化.结果:①透析龄≥3年患者的透出液CA125浓度低于透析龄≤1年的患者(P<0.01);②腹膜炎患者发生腹膜炎时透出液CA125浓度升高(P<0.01),腹膜炎控制后CA125浓度下降(P<0.01),但仍高于未发生腹膜炎时的状态(P<0.05);③非腹膜炎患者使用黄芪腹透液前后透出液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透出液CA125浓度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透出液CA125浓度均有下降(P<0.01),使用黄芪腹透液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随透析龄增长而透出液CA125浓度下降,发生腹膜炎时CA125浓度升高,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有助于CA125浓度的恢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有助于腹膜炎后PMCs的修复.

    作者:袁晓玲;盛梅笑;蔡汝超;江燕;许陵冬;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含量,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的含量.结果:5个产地的连翘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山西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反映了连翘药材的基本质量.佳的采收时间、合理的栽培管理、规范的产地加工是保证连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帅;王晓燕;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补气方剂配伍规律探析

    在整理归纳历代补气方剂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补气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及其用药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补气药为主,配伍温阳药、养阴药、安神药、化痰药、活血药、收敛固涩药、清热药等是补气方剂的主要配伍方法.

    作者:吕丞玄;王欣;刘持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血灵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参血灵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细胞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28例,同期用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32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75.0%,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证候积分减少均≥30%,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组在第2,3个疗程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优于雄激素联合赛斯平组(P<0.05).结论: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能有效促进CAA患者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CAA治疗的补充.

    作者:庄海峰;魏丽萍;项静静;陈美玲;杨飞;胡通林;吴迪炯;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传·成公十年》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之比较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记载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的专篇,对其研究已有很多.而对《左传·成公十年》中“膏肓”的研究却属鲜见.从《左传》所记载的医学史料中,可以发现春秋时期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的迹象.本文对这两篇文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动物行为学方法对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国内有关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行为学方法选取和应用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结合具体实践提出情志病证动物模型中应用行为学评价方法应遵循的设计基线匀齐、指标相互验证、累积效应规律等基本原则,为解决行为学方法应用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问题提供思路.

    作者:魏盛;高杰;乔明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保护HAPC大鼠心肌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观察藏医佐木阿汤及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心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6,9,12月组4组,再随机分为高原模型组、平原对照组、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除平原对照组外,余组均饲养于拉萨以建立HAPC模型.饲养3个月后开始干预,分别于3,6,9,12个月时切取心肌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各月组干预后,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心肌损伤程度较高原对照组表现为轻,同时药物加放血组心肌损伤程度较药物和放血组表现略重.干预三组电镜下的心肌损伤程度较高原对照组表现轻,三组间损伤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佐木阿汤和放血疗法对HAPC大鼠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剑聪;尼玛次仁;张晓晖;多杰仁青;韦景斌;周嫱;于天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刀个性化技法治疗弹响指疗效观察

    目的:探求针刀治疗弹响指的个性化技法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个性技法组和传统技法组,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弹响指的针刀松解,并进行方法的疗效与术式的差异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近、远期治愈率比较,分别为P=0.023、P=0.035,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均明显优于传统技法组.两组患者针刀治疗术式的差异评定,除二次松解率和并发症外,手术时间、切割刀数、残余痛恢复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术式优于传统技法组.结论:运用针刀个性化技法治疗弹响指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安全术式.

    作者:吕小平;张利新;求卓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设想

    重点探索了将计算机技术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的初步思路与设想,以期建立以Visual Basic程序控制电针治疗中各种可控因素为基础的人机界面,从而使电针治疗更加规范实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电针治疗的现状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相结合的媒介;②Visual Basic程序对电针电流信号的分层控制;③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优势与展望.

    作者:赵望森;贾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

    目的:研究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中医诊断为痞满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服用霍砂口服液)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统计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电节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节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除胃窦主频)组间比较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和胃电节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作者:郝彦雷;施光亚;苏婷婷;张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镜》暨《医药镜》初刻版本考——基于对《药镜》序、跋、凡例的解读

    通过版本考证厘清了蒋仪《药镜》为清刻本,不存在此前工具书中所著录《药镜》存在明刻本的情况.《药镜》无单刻本,是附于《医镜》之后刊刻的,其早的刻本为《医药镜》合刊本.《药镜》之撰成,四易其稿,未定稿之前,作者即请人为其撰写序言,亦有自序,故序言多出.部分藏书仅存正文而无序跋或所存序跋不全,或因依附于《医镜》序言而定版本,是《药镜》版本致误之因.确切结论是:《药镜》暨《医药镜》早刊刻于清朝康熙三年甲辰,即公元1664年.

    作者:丁兆平;王振国;姜锡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灸法温泻温通温补作用浅议

    论述了灸法之温通、温泻和温补三种作用,指出灸法的适应病证主要是寒证、表证、热证、痛证、虚证和治未病.并对灸法进行了分类,即分为静态性灸法、动态性灸法、按摩灸.

    作者:贺成功;蔡圣朝;龙红慧;徐天馥;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柳豆叶合方及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5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等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赫军;李丽华;王海红;汤志刚;赫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