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彬;沈洪
目的:根据子宫腺肌病的瘀热病机特点,用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对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口服清热消癥方与化瘀止痛方)和对照组32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与散结镇痛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和TNF-α含量,从而减轻因增生和炎症带来的疼痛和月经异常变化,促进慢性炎症和免疫复合物的吸收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侯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整理归纳历代补气方剂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补气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及其用药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补气药为主,配伍温阳药、养阴药、安神药、化痰药、活血药、收敛固涩药、清热药等是补气方剂的主要配伍方法.
作者:吕丞玄;王欣;刘持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金黄散不同调配方法的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如意金黄散分别用水、醋、凡士林按6:4比例调制,分为1,2,3组,观察抗炎、镇痛作用的差异,并与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比较.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金黄散各组都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次数,其中2组(醋调)和3组(凡士林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与1组(水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金黄散各组都能减轻小鼠耳肿胀程度,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调配方法的金黄散都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中醋调金黄散和凡士林调金黄散的镇痛作用较好.
作者:陈文莉;周娴芳;杨柳;吴驰;李爽;张连东;袁颖;禄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系统回顾麝香保心丸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探索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长期用药安全性好.参考文献10篇.
作者:陈修保;陈维达;赵鑫;李麒;王华;陈泽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腹透液(加入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干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的变化,探讨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方法:腹透随访患者59例,发生腹膜炎患者20例,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9例.使用黄芪腹透液患者25例(腹膜炎9例,非腹膜炎16例),观察透出液CA125浓度与透析龄、腹膜炎的关系,以及黄芪注射液干预后透出液CA125浓度的变化.结果:①透析龄≥3年患者的透出液CA125浓度低于透析龄≤1年的患者(P<0.01);②腹膜炎患者发生腹膜炎时透出液CA125浓度升高(P<0.01),腹膜炎控制后CA125浓度下降(P<0.01),但仍高于未发生腹膜炎时的状态(P<0.05);③非腹膜炎患者使用黄芪腹透液前后透出液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透出液CA125浓度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透出液CA125浓度均有下降(P<0.01),使用黄芪腹透液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随透析龄增长而透出液CA125浓度下降,发生腹膜炎时CA125浓度升高,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有助于CA125浓度的恢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有助于腹膜炎后PMCs的修复.
作者:袁晓玲;盛梅笑;蔡汝超;江燕;许陵冬;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含量,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产地连翘的连翘苷及连翘脂苷A的含量.结果:5个产地的连翘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山西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反映了连翘药材的基本质量.佳的采收时间、合理的栽培管理、规范的产地加工是保证连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帅;王晓燕;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优选桂枝解郁方中巴戟天、甘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醇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耐斯糖、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固体得率为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体积、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桂枝解郁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加12倍量的体积,提取3次,每次回流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稳定.
作者:陈天玲;蔡盛康;沈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7篇.
作者:陈海涛;李权;刘忠达;张尊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病证的重要类型,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的完整理论.对古代医家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治疗,以及近现代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9篇.
作者:史文彬;沈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灵枢·杂病第二十六》关于19种病症的辨证治疗进行研读,归纳出其对杂病的治疗原则是:“辨证取经,随症而异;循经取穴,随症而变;综合取法,随症而用”.
作者:邹旭峰;石晓理;郁保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血灵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细胞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28例,同期用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 32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75.0%,雄激素联合赛斯平治疗CAA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证候积分减少均≥30%,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组在第2,3个疗程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优于雄激素联合赛斯平组(P<0.05).结论:参血灵胶囊联合赛斯平能有效促进CAA患者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CAA治疗的补充.
作者:庄海峰;魏丽萍;项静静;陈美玲;杨飞;胡通林;吴迪炯;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版本考证厘清了蒋仪《药镜》为清刻本,不存在此前工具书中所著录《药镜》存在明刻本的情况.《药镜》无单刻本,是附于《医镜》之后刊刻的,其早的刻本为《医药镜》合刊本.《药镜》之撰成,四易其稿,未定稿之前,作者即请人为其撰写序言,亦有自序,故序言多出.部分藏书仅存正文而无序跋或所存序跋不全,或因依附于《医镜》序言而定版本,是《药镜》版本致误之因.确切结论是:《药镜》暨《医药镜》早刊刻于清朝康熙三年甲辰,即公元1664年.
作者:丁兆平;王振国;姜锡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点探索了将计算机技术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的初步思路与设想,以期建立以Visual Basic程序控制电针治疗中各种可控因素为基础的人机界面,从而使电针治疗更加规范实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电针治疗的现状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相结合的媒介;②Visual Basic程序对电针电流信号的分层控制;③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优势与展望.
作者:赵望森;贾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医证候是机体异常功能状态的表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方剂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而建立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阐明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药效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网络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擅于分析复杂体系的复杂性及全面性特征,可为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从网络生物学的渊源及内涵、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网络生物学适用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和网络生物学技术发展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解君;蒋海强;李运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乌头反半夏”,附子为川乌的子根,据此《药典》将其列入“乌头类”配伍禁忌.然而自《金匮要略》至今,临证附子与半夏同用者又多不胜举.为寻求其应用根据,从附子与半夏基源、临床配伍应用、现代信息化研究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仲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30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相关资料,均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统计分析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以及肾虚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FSH、LH、E2、RI、PI、S/D以及肾虚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从整体上调整卵巢低反应患者内分泌,改善卵巢动脉血流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米慧;巩爱玲;孙伟;冯雪花;李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梅丸煎剂对网瘾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网瘾大学生32名,以青少年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问卷、SCL-90量表、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乌梅丸煎剂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网络使用自我控制测评反强迫性、自律性、反情绪性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SCL-90总分值有极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乌梅丸煎剂有利于增强网络使用者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网瘾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沁园;张伯华;胡春雨;王成岗;郭公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以健脾补肾解毒活血通络为治法组方的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三联造模法(单侧肾摘除+高糖高脂+小剂量STZ注射)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PDGF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结果:糖肾宁可显著降低STZ大鼠的PDGF表达水平,并成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通过健脾补肾解毒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明显,糖肾宁有很好的调节PDGF表达水平的作用,提示糖肾宁可能通过抑制PDGF在肾脏中的异常表达起到保护肾小球、延缓糖尿病肾病病变进程的作用.
作者:蔡欣蕊;钱卫斌;钱秋海;姜群群;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为MS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诱导后,RT-PCR技术检测诱导后的MSC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G的表达.结果:MSC经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后,细胞中有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C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体外诱导大鼠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马月香;刘黎青;秦厉梅;王媛;左广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痰湿犯肺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一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并各记录一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甘草多糖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甘草多糖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甘草多糖治疗痰湿犯肺型COPD,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