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疗效观察

赫军;李丽华;王海红;汤志刚;赫辉

关键词:柳豆叶合方, 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柳豆叶合方及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5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等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个性化技法治疗弹响指疗效观察

    目的:探求针刀治疗弹响指的个性化技法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个性技法组和传统技法组,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弹响指的针刀松解,并进行方法的疗效与术式的差异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近、远期治愈率比较,分别为P=0.023、P=0.035,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均明显优于传统技法组.两组患者针刀治疗术式的差异评定,除二次松解率和并发症外,手术时间、切割刀数、残余痛恢复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个性技法组术式优于传统技法组.结论:运用针刀个性化技法治疗弹响指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安全术式.

    作者:吕小平;张利新;求卓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柳豆叶合方及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5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等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柳豆叶合方治疗假性痛风型焦磷酸钙沉积症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赫军;李丽华;王海红;汤志刚;赫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甘草多糖对痰湿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痰湿犯肺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两周)和治疗结束后各记录一次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服药后半年随访并各记录一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甘草多糖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咳嗽、咯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甘草多糖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甘草多糖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甘草多糖治疗痰湿犯肺型COPD,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MSC分化过程中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为MS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诱导后,RT-PCR技术检测诱导后的MSC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G的表达.结果:MSC经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后,细胞中有心肌细胞标志物α-MHC、β-MHC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体外诱导大鼠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马月香;刘黎青;秦厉梅;王媛;左广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桂枝解郁方中巴戟天、甘草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桂枝解郁方中巴戟天、甘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醇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耐斯糖、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固体得率为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体积、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桂枝解郁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加12倍量的体积,提取3次,每次回流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稳定.

    作者:陈天玲;蔡盛康;沈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

    目的:研究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中医诊断为痞满证、西医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服用霍砂口服液)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统计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胃电节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节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除胃窦主频)组间比较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和胃电节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作者:郝彦雷;施光亚;苏婷婷;张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进展

    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梅丸煎剂对大学生网瘾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梅丸煎剂对网瘾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网瘾大学生32名,以青少年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问卷、SCL-90量表、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乌梅丸煎剂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网络使用自我控制测评反强迫性、自律性、反情绪性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SCL-90总分值有极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乌梅丸煎剂有利于增强网络使用者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网瘾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沁园;张伯华;胡春雨;王成岗;郭公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历代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述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病证的重要类型,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的完整理论.对古代医家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及治疗,以及近现代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9篇.

    作者:史文彬;沈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7篇.

    作者:陈海涛;李权;刘忠达;张尊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CA125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腹透液(加入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干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的变化,探讨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方法:腹透随访患者59例,发生腹膜炎患者20例,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9例.使用黄芪腹透液患者25例(腹膜炎9例,非腹膜炎16例),观察透出液CA125浓度与透析龄、腹膜炎的关系,以及黄芪注射液干预后透出液CA125浓度的变化.结果:①透析龄≥3年患者的透出液CA125浓度低于透析龄≤1年的患者(P<0.01);②腹膜炎患者发生腹膜炎时透出液CA125浓度升高(P<0.01),腹膜炎控制后CA125浓度下降(P<0.01),但仍高于未发生腹膜炎时的状态(P<0.05);③非腹膜炎患者使用黄芪腹透液前后透出液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透出液CA125浓度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透出液CA125浓度均有下降(P<0.01),使用黄芪腹透液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随透析龄增长而透出液CA125浓度下降,发生腹膜炎时CA125浓度升高,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有助于CA125浓度的恢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有助于腹膜炎后PMCs的修复.

    作者:袁晓玲;盛梅笑;蔡汝超;江燕;许陵冬;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黄散不同调配方法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研究金黄散不同调配方法的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如意金黄散分别用水、醋、凡士林按6:4比例调制,分为1,2,3组,观察抗炎、镇痛作用的差异,并与硫酸镁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比较.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金黄散各组都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次数,其中2组(醋调)和3组(凡士林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与1组(水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金黄散各组都能减轻小鼠耳肿胀程度,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调配方法的金黄散都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中醋调金黄散和凡士林调金黄散的镇痛作用较好.

    作者:陈文莉;周娴芳;杨柳;吴驰;李爽;张连东;袁颖;禄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从瘀热论治子宫腺肌病对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根据子宫腺肌病的瘀热病机特点,用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对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口服清热消癥方与化瘀止痛方)和对照组32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与散结镇痛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清热消癥方合化瘀止痛方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和TNF-α含量,从而减轻因增生和炎症带来的疼痛和月经异常变化,促进慢性炎症和免疫复合物的吸收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侯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灸法温泻温通温补作用浅议

    论述了灸法之温通、温泻和温补三种作用,指出灸法的适应病证主要是寒证、表证、热证、痛证、虚证和治未病.并对灸法进行了分类,即分为静态性灸法、动态性灸法、按摩灸.

    作者:贺成功;蔡圣朝;龙红慧;徐天馥;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眠胶囊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舒眠胶囊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肝郁伤神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舒眠胶囊和艾司唑仑片,14d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临床疗效相仿(P>0.05),舒眠胶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艾司唑仑(P<0.05),且安全性更佳(P<0.05).结论:舒眠胶囊用于治疗肝郁伤神型失眠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王洋;唐志立;杨思芸;李胜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概况

    从辨证论治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临床研究情况.参考文献33篇.

    作者:陈栋;鲍超;李彦彩;王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设想

    重点探索了将计算机技术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相结合应用于临床的初步思路与设想,以期建立以Visual Basic程序控制电针治疗中各种可控因素为基础的人机界面,从而使电针治疗更加规范实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电针治疗的现状及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相结合的媒介;②Visual Basic程序对电针电流信号的分层控制;③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优势与展望.

    作者:赵望森;贾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动物行为学方法对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国内有关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行为学方法选取和应用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结合具体实践提出情志病证动物模型中应用行为学评价方法应遵循的设计基线匀齐、指标相互验证、累积效应规律等基本原则,为解决行为学方法应用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问题提供思路.

    作者:魏盛;高杰;乔明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灵枢·杂病第二十六》杂病辨治原则初探

    对《灵枢·杂病第二十六》关于19种病症的辨证治疗进行研读,归纳出其对杂病的治疗原则是:“辨证取经,随症而异;循经取穴,随症而变;综合取法,随症而用”.

    作者:邹旭峰;石晓理;郁保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张文高治疗心力衰竭经验

    张文高从中医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新进展和个人经验,创新性提出“毒邪损心”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机,且贯穿于加重恶化的整个病程,较全面阐述了心力衰竭以心气亏虚为发病之本,血瘀、毒邪以及水饮为致病之标的基本病机,以及益气补虚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解毒利水以治标祛邪的基本治法,其中清热解毒为本病的重要治法.在运用益气活血基本中药的基础上,重视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熟大黄、黄连、葛根、黄芩等,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妙用熟大黄,针对心衰的瘀和毒,通过抑制炎性介质以及改善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等血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龙涛;刘美霞;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