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双;谢莉青;李水贤
“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1]中医学博大精深,作为中医学子,学好中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史崧《灵枢经·序》中已有明言:“夫为医者,在读书耳,读而不能为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2]然古今多少习医者莫不感叹:读书难;读医书更难;读医书得各中真诠,妙手回春,则难上加难.学习中医读书除了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勤苦精神,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与规律.
作者:颜纯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补肾醒脑方组(中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酶免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结果:中药组大鼠跳台检测反应期比模型组缩短(P<0.05);中药组血清和海马ChAT含量比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和海马内ChAT含量的改善是补肾醒脑方治疗VD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春壮;王莹;李明秋;韩晓爽;贾艳君;李清钊;董金刚;陈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中药熏洗的作用机制、毒理学研究、体外透皮研究、仪器研究、方案研究、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参考文献25篇.
作者:张俊忠;秦长伟;李景银;刘效敏;卞泗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胃黏膜色泽变化与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观察胃窦黏膜的色泽与手区疾病生物信息中医影像诊断仪记录的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胃镜下胃窦黏膜的色泽、定位、数量分布特征与手区胃信息影像色谱图的胃窦区域的图像素颜色的分级、分布具有客观一致性.结论: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可以成为无损伤的体外观测和记录胃窦黏膜色泽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希双;谢莉青;李水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桃仁性味和功效主治的记载,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桃仁并非温性、寒性或平性,应偏于凉性.
作者:李军伟;宋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不同历史时期天麻四性是有变化的.通过系统考察1949年以前的历代本草文献,发现天麻四性变迁具有阶段性:先秦至唐代(公元前221年~公元907年)天麻性温;北宋至清康熙二十年(公元960年~公元1681年)天麻性多平;清康熙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682年~公元1773年)天麻性温与性平交替;清乾隆四十五年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780年~公元1939年)天麻性多温.天麻四性变迁的情况及规律仍值得进一步考察.
作者:朱艳玲;郭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贺季衡医案》的研读,从秉承经旨、注重脾胃,博览深学、注重实效,用药精妙、照顾脾胃,气阴论治、调理脾胃,温补脾肾、得阳始运,气香宣透、醒脾运湿,药疗食疗、启发胃气七方面介绍了孟河医派马氏流派丹阳支干创始人贺季衡的脾胃学术思想,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谢东宇;武建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腺嘌呤致雄性不育大鼠精子质量及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腺嘌呤组、金匮肾气丸组.应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实验大鼠的精子质量(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大鼠睾丸组织精子鞭毛密度,支持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等结构.结果:与腺嘌呤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大鼠肾阳虚症状显著改善,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金匮肾气丸组大鼠血清T含量明显提高(P<0.05),LH、FSH含量降低(P<0.05);电镜下金匮肾气丸组大鼠精子数量明显增多,大鼠睾丸组织受损的支持细胞明显改善.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腺嘌呤致不育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中T的含量及保护受损的支持细胞这一间接作用实现的.
作者:马亮;贾敏;南亚昀;刘镘利;王宗仁;马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型转化的作用,探讨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MsPGN大鼠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向肾小球硬化进展,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设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结果:12、16周末造模各组α-SM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16周末肾疏宁组α-SMA表达量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P<0.01).结论:肾疏宁能抑制MC表型转化,减少肾小球内固有细胞α-SMA的表达,可能是防治肾小球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王巍;席梅;黄文政;朱小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对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标准的采集、加工和录入、后续完善和更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原因加以剖析,认为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必须本着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采取科学方法,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研究,逐步修订完善.
作者:李楠;韩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胰岛素、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脂餐加链脲佐菌素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并观察补阳还五汤及其去黄芪方对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血清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Ins、HOMA-IR、TXA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的Ins、HOMA-IR、TXA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方组Ins、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FBG明显升高(P<0.01),TXA2明显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方组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Ins、HOMA-IR、TXA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TXA2水平;方中黄芪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6味活血药是降低TXA2的有效成分.
作者:崔翰博;韩涛;张东钰;鞠翡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与环磷酰胺联用对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性腺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CTX+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盐酸阿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建立NS大鼠模型,分别观察CTX单用及与补肾健脾方联合使用对NS大鼠性腺的影响.结果:与CTX组比较,CTX+中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大鼠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明显改善(P<0.05);与CTX组比较,CTX+中药组大鼠的血清睾酮(T)含量明显提高,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同时降低(P<0.05),调节性激素水平趋向正常.结论:补肾健脾方与环磷酰胺联用可保护和促进生殖功能,可对抗或减轻CTX的性腺毒性,通过调节T、FSH、LH的平衡而防治CTX所致的性腺抑制,可能是中药补肾健脾方与CTX联用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静;武宝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枕神经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对1979~201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枕神经痛临床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18篇,有12篇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18篇文献有疗效判定标准,有11篇随访情况,均没有对病例退出、脱落和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的描述.纳入文献都是以针灸治疗为试验组措施,有5篇说明了随机化方法,只有1篇使用了盲法.结论: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方法运用欠恰当,而且缺乏一些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低.
作者:杜永康;杜元灏;徐彦龙;黎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3例)、安慰剂对照组(36例)和空白对照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IL-6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MCP-1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和IL-6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消异方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CP-1和IL-6含量.
作者:赵玉;孙伟;崔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巾药复方、单味中药及联合用药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49篇.
作者:孙庆勇;袁成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泰山白首乌甾体总苷的抗衰老作用.方法: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VE)组及甾体总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给药14周后,测定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血清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而且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泰山白首乌甾体总苷各剂量组以及VE组的SOD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与VE组比较,甾体总苷高、中剂量组小鼠SOD活性明显提高,低剂量组小鼠SOD活性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甾体总苷高、中剂量组小鼠MDA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小鼠MDA虽低于VE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与VE组比较,甾体总苷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增加(P<0.05).结论:泰山白首乌甾体总苷能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庞亚京;徐晓婷;徐凌川;李自发;秦国培;殷法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血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益血颗粒联合抗生素组(联合治疗组)、抗生素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肺部感染各项评价指标改善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90.00% (27/30),对照组显效率66.67%(20/30),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肺部感染各项评价指标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益血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肺部感染疗效理想.
作者:易雪;程辉;谢沛霖;余丹;邹亮;朱晓明;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分析了当前中药现代研究工作的成效和问题.认为中药现代研究工作面临着高度分化且不断向微观领域深入、高度综合且不断向宏观领域拓展、国际环境出现积极变化的复杂医学时代背景.其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经典理论现代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名优中药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防治重大疾病的创新中药开发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标准提取物制备技术研究等.
作者:欧阳兵;王鹏;张永清;王振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多酚和总黄酮比吸附量和解吸附率为指标,动态吸附法考察4种树脂的吸附效果,并系统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XDA-5型大孔树脂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合于仙鹤草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结论: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仙鹤草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是可行的.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耳穴的作用机制、穴位的选择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20年耳穴减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30篇.
作者:娄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