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贾敏;南亚昀;刘镘利;王宗仁;马静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与环磷酰胺联用对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性腺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CTX+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盐酸阿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建立NS大鼠模型,分别观察CTX单用及与补肾健脾方联合使用对NS大鼠性腺的影响.结果:与CTX组比较,CTX+中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大鼠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明显改善(P<0.05);与CTX组比较,CTX+中药组大鼠的血清睾酮(T)含量明显提高,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同时降低(P<0.05),调节性激素水平趋向正常.结论:补肾健脾方与环磷酰胺联用可保护和促进生殖功能,可对抗或减轻CTX的性腺毒性,通过调节T、FSH、LH的平衡而防治CTX所致的性腺抑制,可能是中药补肾健脾方与CTX联用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静;武宝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软膏在痔疮术后的应用研究情况.参考文献38篇.
作者:周青;张丹;陈玉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3例)、安慰剂对照组(36例)和空白对照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IL-6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MCP-1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和IL-6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消异方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CP-1和IL-6含量.
作者:赵玉;孙伟;崔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载于《伤寒论》,一般认为本方证属邪在少阳,因枢机不利使三焦决渎失司、气机壅滞,因而治在少阳.但仔细分析,本方应属小柴胡汤合桂枝去芍药汤化裁,证属三阳同病,而兼见心神浮越、水饮内停的证情,因此应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阳并治.以三阳同病的角度解释本方证则更为准确.
作者:李宇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金银花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其研究意义.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8.87%.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和烃类,其中10种脂肪酸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6.18%,9种烃类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33.88%;酯类成分和植物甾醇为次要成分,分别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21%和8.39%.结论:金银花中的脂溶性成分种类丰富并具有一些药理活性,气相-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金银花中脂溶性成分.
作者:王静;李峰;陈永新;刘亚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枕神经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对1979~201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枕神经痛临床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18篇,有12篇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18篇文献有疗效判定标准,有11篇随访情况,均没有对病例退出、脱落和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的描述.纳入文献都是以针灸治疗为试验组措施,有5篇说明了随机化方法,只有1篇使用了盲法.结论: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方法运用欠恰当,而且缺乏一些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低.
作者:杜永康;杜元灏;徐彦龙;黎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中药熏洗的作用机制、毒理学研究、体外透皮研究、仪器研究、方案研究、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参考文献25篇.
作者:张俊忠;秦长伟;李景银;刘效敏;卞泗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几十年,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结合西医对小儿哮喘的认识及治疗经验,自拟祛喘灵治疗小儿哮喘12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对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标准的采集、加工和录入、后续完善和更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原因加以剖析,认为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必须本着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采取科学方法,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研究,逐步修订完善.
作者:李楠;韩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与单纯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针刺+TDP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1疗程(10d)后恢复期和后遣症期都采取相同的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急性期病情控制、各期疗效、开始恢复时间、痊愈所需时间、并发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完全面瘫转变成完全性面瘫发展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开始恢复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林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中西医两方面论述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及治疗对策,认为运用微创综合疗法结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提高碎石取石效果.
作者:王树声;傅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多潘立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化瘀解毒汤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测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7%,对照组6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纯西药疗效更好.
作者:冯家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巾药复方、单味中药及联合用药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49篇.
作者:孙庆勇;袁成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型转化的作用,探讨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MsPGN大鼠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向肾小球硬化进展,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设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结果:12、16周末造模各组α-SM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16周末肾疏宁组α-SMA表达量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P<0.01).结论:肾疏宁能抑制MC表型转化,减少肾小球内固有细胞α-SMA的表达,可能是防治肾小球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王巍;席梅;黄文政;朱小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贺季衡医案》的研读,从秉承经旨、注重脾胃,博览深学、注重实效,用药精妙、照顾脾胃,气阴论治、调理脾胃,温补脾肾、得阳始运,气香宣透、醒脾运湿,药疗食疗、启发胃气七方面介绍了孟河医派马氏流派丹阳支干创始人贺季衡的脾胃学术思想,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谢东宇;武建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冠心苏合胶囊中土木香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冠心苏合胶囊中土木香进行鉴别;依照气相色谱法测定土木香内酯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蓝紫色斑点,阴性对照品无此斑点;冠心苏合胶囊中木香内酯的含量为每粒1.4~1.8 mg.结论;可以作为苏合胶囊中土木香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周长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测定茶蔗子叶状层菌[ Phylloporia ribis (Schumach.:Fr.) Ryvarden]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1100 LC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eclipse XDB C8,(150mm×4.6 mm)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1.0 ml·min-1.结果:标准曲线在质量浓度0.1~~0.5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低质量浓度限量为0.1 mg· ml-1,RSD=0.52%.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茶蔗子叶状层菌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茶蔗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秦国培;殷法杰;庞亚京;徐凌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腺嘌呤致雄性不育大鼠精子质量及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腺嘌呤组、金匮肾气丸组.应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实验大鼠的精子质量(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大鼠睾丸组织精子鞭毛密度,支持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等结构.结果:与腺嘌呤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大鼠肾阳虚症状显著改善,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金匮肾气丸组大鼠血清T含量明显提高(P<0.05),LH、FSH含量降低(P<0.05);电镜下金匮肾气丸组大鼠精子数量明显增多,大鼠睾丸组织受损的支持细胞明显改善.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腺嘌呤致不育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中T的含量及保护受损的支持细胞这一间接作用实现的.
作者:马亮;贾敏;南亚昀;刘镘利;王宗仁;马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1]中医学博大精深,作为中医学子,学好中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史崧《灵枢经·序》中已有明言:“夫为医者,在读书耳,读而不能为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2]然古今多少习医者莫不感叹:读书难;读医书更难;读医书得各中真诠,妙手回春,则难上加难.学习中医读书除了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勤苦精神,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与规律.
作者:颜纯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720肾炎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中药组,每组10只,以牛血清清蛋白皮下及静脉注射建立慢性血清病性肾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ET-1)、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浆β2-MG含量降低(P<0.01)、ET-1含量降低(P<0.05).结论:720肾炎颗粒能够降低慢性血清病性肾炎模型大鼠血浆ET-1和β2-MG水平,可保护肾小球滤过功能.
作者:朱海慧;白洁;马居里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