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玉;李军艳;许彦来;张美增;陈美南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远期疗效.方法: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8粒,日3次,疗程为3月.并于治疗第14天、第3月及1年后复查电测听.结果:治疗第14天、第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突发性聋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烁;洪海裕;高春生;杨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阴虚证模型大鼠血液的代谢组学变化,探讨糖尿病肾阴虚证的证本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甲状腺素和链脲佐菌素分别皮下和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模型;收集模型组大鼠的血液,进行GC-MS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液中包含的甘氨酸、乳酸、尿素、D-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模型大鼠的血液代谢谱和糖尿病肾阴虚证密切相关,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有广泛前景.
作者:孙永宁;冯雯;刘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栝楼快速繁殖及活性成分工业化生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37篇.
作者:张龙霏;李佳;郝志;张永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对病理性低血压证治规律的探讨,提出心脾气虚是病理性低血压的重要病机,损阳、耗血、伤津、气陷和血瘀是病理性低血压的重要病机转归,补益心脾之气以固其本,温阳、滋阴、养血、升举清阳、行血通脉以治其标,参芪定眩胶囊是治疗病理性低血压的有效中药复方.
作者:杨传华;李运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骨康颗粒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骨康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固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肾阳虚症状积分以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骨密度、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肾阳虚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骨康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变生水湿痰饮,血脉不畅,痰瘀互结,生为糖尿病毒邪,临床表现为热毒、湿毒、痰毒、瘀毒、风毒等多种形式,治疗宜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祛毒、化痰解毒、活血祛瘀解毒、扶正解毒诸法.认为毒邪理论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炎症学说具有内在联系,解毒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冯兴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正常组、模型组、弥可保组及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并发DPN大鼠血清中MDA、GSH含量的影响.结果: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降低血清MDA、提高GSH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机体过氧化反应程度,对DP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边秀娟;王兴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早期的整体医学,由于运用了不同分析经验的方法,产生了中、西医对人体生命科学认知的差异.整体与局部的认知观是一对互有缺陷的分析方法,但这个缺陷迄今无法找到合适的弥补措施.故嗣绕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各自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整体医学进行了框架式的思考.从探讨中、西医的发展之路入手,寻找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首先是中医诊断技术的现代化,并对该切入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作者:李水贤;谢莉青;董国英;王永光;刘希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有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国航天之父,而且倡导和推动了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研究.他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了中医,认为中医有深刻的系统论思想,人体科学研究需要中医的观点,中医现代化需要系统论.他对中医的热爱之至、评价之高、理解之深、思考之远,在科学界是仅有的.他站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全局和前沿来研究中医,高屋建瓴地提出众多振聋发聩的重大见解,从理论和方法上为中医的现代发展指出方向.
作者:祝世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药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腹针+药物组:腹针治疗,每周5次,连续3月;结合密钙息针50 IU肌内注射,每周2次,连续3月.药物组:密钙息针50 IU肌内注射,第1~2周,每日1次;第3~4周,隔日1次;其后每周2次,共治疗3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痛的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而腹针+药物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在减少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前提下,结合腹针疗法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
作者:施晓娟;吴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移植后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细胞介素-11(IL-11)促造血治疗,对照组则只采用G-CSF、IL-11治疗.在移植后不同时期监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常规的变化,计算移植后3月内血小板输注量及感染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移植后60d治疗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50×109/L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60 d、90 d治疗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常规巨核细胞计数达到2~5个/片的时间及≥10个,片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3月治疗组血小板输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后期具有促造血作用,黄芪与G-CSF、IL-11 三药联用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疗效明显.
作者:周凌;郝云良;孙道萍;杨允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对伏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以期促进伏邪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病因.
作者:丁宝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人参皂苷拮抗阿片类药物成瘾有关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人参皂苷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后有关动物行为的拮抗作用,作用机制中的神经递质受体学说和阿片受体后机制学说.参考文献26篇.
作者:齐冬梅;张超;刘南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不同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上发病2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8 例,分成风瘀证、风瘀火热证、风瘀痰湿证、风瘀阴虚证、风瘀气虚证五个证型,比较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大小、性质.结果:五种证型中风瘀痰湿证患者更易发生不稳定斑块,与其他四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Crouse积分也明显高于其他四型(P<0.01).结论:痰湿瘀互结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作者:张东林;孟庆阳;刘志辉;王树庆;孟宪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解毒活血方药,对照组30例给予辛伐他汀片,连续用药12周.利用高分辨力超声血管成像技术,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斑块面积及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IMT、Crouse积分、斑块面积、血流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活血法具有一定程度地消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李富玉;李军艳;许彦来;张美增;陈美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昆丹颗粒对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造模组灌胃高脂高糖高盐乳剂1 ml/100 g·d-1,连续6周;将MS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昆丹大剂量组、昆丹中剂组、昆丹小剂量组、盐酸罗格列酮组;上午以高脂高糖高盐乳剂1 ml/100 g·d-1灌胃,下午昆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昆丹颗粒7.5 g/kg·d-1、3.75 g/kg·d-1和1.87 g/kg·d-1,盐酸罗格列酮组灌胃1 mg/kg·d-1,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连续给药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昆丹颗粒大剂量能明显降低MS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昆丹颗粒高、中剂量能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降低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结论:昆丹颗粒能有效防治MS的发生发展,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作者:王晶晶;郑广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罗勒胶囊对大鼠移植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α)(HIF-1α)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肝肿瘤乏氧微环境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TACE+生理盐水组和TACE+罗勒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大鼠进行TACE,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大、中、小剂量罗勒胶囊灌胃,对非TACE对照组大鼠只进行开腹操作,不进行TACE.10d后取出移植性肝癌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行TACE的4组大鼠瘤重与非TACE组比较均明显减轻(P<0.05),TACE+罗勒胶囊大剂量组瘤重较TACE+生理盐水组显著减轻(P<0.05);HIF-1α和Bcl-2 阳性表达率方面:TACE+生理盐水组与非TACE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TACE+罗勒胶囊大、中剂量组较TACE+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勒胶囊能使肿瘤组织中HIF-1α和Bcl-2表达降低,改善肝肿瘤局部的乏氧微环境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的复发.
作者:冯兵;史传文;郑广娟;刘福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电磁波治疗仪(TDP)对肾阳虚型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接受IVF-ET手术的64例肾阳虚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长方案超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前周期和COH周期过程中配合应用电针联合TDP,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肾虚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P<0.05),观察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TDP对接受IVF-ET手术的肾阳虚型不孕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伟;张敏;崔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佳蓉片治疗更年期妇女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更年期妇女BMS患者按编码随机抽取方法分为佳蓉片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空白对照组予以安慰剂.采用空心胶囊,应用视觉模拟定级法(VAS)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应用疼痛指数法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1疗程后各组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佳蓉片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疗程后佳蓉片组疼痛指数较治疗前和1疗程后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佳蓉片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佳蓉片治疗更年期妇女BM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毛凯平;周杰;荣刚;刘庆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阐述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各家思想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养生观、疾病观及医德医风的影响,分析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
作者:张东钰;崔翰博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