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易林;周敏;徐建华;蒋涛;高万本;代晓彬
自1993年5月至2002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结核伴寒性脓肿189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宗兴;冯永亨;康东文;王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牵拉肘发病机制与桡骨头颈、环状韧带、滑膜皱襞的关系.方法对16侧婴幼儿和10侧学龄前儿童肘关节桡骨头颈、环状韧带、滑膜皱襞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结果桡骨头矢状径、横径均大于相应桡骨颈矢状径、横径(24%~30%),环状韧带上下缘弧长接近(婴幼儿26.82、26.57 mm,学龄前儿童28.50、27.65 mm),桡骨头后内侧、前外侧滑膜皱襞恒定存在,基底宽大,游离缘长(婴幼儿9.55 mm,学龄前儿童11.38 mm),形态多样.结论环状韧带或滑膜皱襞嵌入肱桡关节间是引起牵拉肘发病的重要因素,该机制可以解释牵拉肘的临床表现.
作者:张敬东;彭明惺;刘利君;廖世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骨样骨瘤为一特殊类型的成骨性良性骨肿瘤,其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该病术前易出现误诊.现就我们自1986年1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12例骨样骨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高;唐爱民;董涛;王万军;杜兆元;姚武;夏振飞;唐春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作者:温建民;桑志成;钟红刚;徐颖鹏;胡海威;成永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89例(142髋)治疗前后的股骨头坏死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旋股内动脉插管造影和灌注尿激酶、丹参和川芎嗪的基础上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结果①根据Atsumi,T股骨头坏死分期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股骨头坏死0期、1期和2期表现为股骨头内Ⅱ型血管为主,Ⅳ型和Ⅴ型血管较少;3期则Ⅱ型血管减少,而Ⅳ型和Ⅴ型血管增多;②股头坏死治疗前后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治疗前Ⅱ型血管占21.8%,治疗后Ⅱ型血管占9.1%且Ⅳ、Ⅴ血管明显增多;③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与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的血管管径比为0.60±0.14,经治疗后旋股内动脉增粗,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的血管管径比增大为0.89±0.21.结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与股骨头骨循环、股骨头骨血管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血管融通术加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童培建;何维英;季卫锋;郑文标;马镇川;肖鲁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血清、关节软骨及滑膜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6~10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空白对照组(18只),中药组(12只).采用Hulth造模法建立OA模型.造模6周后分别给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药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煎剂.分别于造模后6周、8周、12周测定各组血清、关节软骨及滑膜NO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血清、关节软骨及滑膜NO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以关节软骨为显著,而在灌服中药煎剂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降低血清、关节软骨及滑膜NO水平,延缓OA的组织学改变进程,抑制本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平林;刘德玉;贺西京;杨治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别,笔者从1999年以来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期,采取不同手法分步施治1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踝关节骨折多合并有下胫腓关节损伤,对其手术治疗,多采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我院自1998-2001年对17例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给予骨螺栓内固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韬;廖勇;周维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自1990年起,我院采用轮匝固定后跖肌腱编织减张缝合重修复此类损伤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洪峰;孙建华;吴洪格;崔胜杰;王立涛;董桂贤;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鞘剑式锁尾弹性髓内钉闭合穿钉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的临床内固定效果.方法鞘剑锁尾弹性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42例,观察临床固定效果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0~12个月随访并取钉,临床效果满意,优28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5.2%,均达骨性愈合,顺利取钉.结论该钉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属微创范围.因固定牢,准确可靠程度高,手术创伤小,能有效地控制远端旋转移位等优点.
作者:张文保;郭建军;孙理升;张国海;张振;田宝青;李瑞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目的是恢复伸膝功能,避免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各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疗效报道不一,优良率欠佳[1,2].笔者自2000年开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现对2000年至2001年采用聚髌器治疗的43例病历资料进行随访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松;尹传胜;蔡建春;郝永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2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探讨其骨折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胡传亮;殷磊;胡玉华;钱金用;姜景辉;杜广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复杂骨折,治疗不当将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及关节功能障碍等.我们依据AO分类原则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本组5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和康复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志;郑之和;韩庆斌;黄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全髋置换术(THR)后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善,常会引起严重的下肢功能障碍,导致关节手术失败.1994-2001年,我院共行THR手术436例,其中术后发生脱位有11例,加上外院转入5例,共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畅;林定坤;邓晋丰;黄刚;赵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性,36岁,拳击运动员.2002年4月11日因右腕伤痛伴功能丧失8 h来院求治.就诊前8 h,病员从约3.5 m高处坠下,身体倾斜,右手掌支撑着地致右腕受伤,伤后感右腕剧痛,畸形,右腕及手指活动受限,第2、3、4指麻木,未经任何处理来我院求治.伤后神志清楚,无昏迷、恶心、呕吐等症.
作者:梁翼;任贵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是从溶组织的梭状芽胞杆菌中提炼而成的.我院自2000年-2001年采用国产胶原酶(辽宁味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6041)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功亭;姚志和;刘向明;郭世强;陈涛;徐梅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毛宾尧主编的<髋关节外科学>关于人体单足站立时重心与髋关节接触力的观点[1],本人有不同见解.分析如下(见图1):
作者:崔锡范;朱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疗效.方法对我院1978年1月-1995年12月间因(足母)外翻住院并行了Keller矫形术的病人进行随访,共随访到70例(118足)有效病人.术后时间为5~24年,平均9年,对(足母)趾及前足部症状改善,畸形矫正程度,足趾功能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通过负重足印观察比较Keller矫形术对前足负重点的影响.结果 Keller手术后病人(足母)趾及前足症状改善,(足母)外翻及叠趾畸形、矫正满意者98足,手术优良率为83%.并发症主要为(足母)趾麻木,(足母)外翻复发或未矫正,(足母)内翻,(足母)抓地力量弱,第二趾屈曲挛缩等,部分病人需要再次手术.结论 Keller手术通过(足母)跖近节趾骨截骨及(足母)跖趾关节成形,以达到(足母)外翻矫正的目的.对年龄较大、(足母)外翻严重,或同时合并(足母)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近节趾骨截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良元;黄公怡;申剑;孙常太;雷飞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们自2001年2月起,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同时,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行椎体内灌注成形,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钢生;陈红卫;肖嵩华;楼舒畅;陈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微循环变化及蝮蛇抗栓酶(Svate)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气囊止血带造成兔左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分别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Svate静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活体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兔缺血前及再灌注后骨骼肌微循环的变化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全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严重聚集、纤维蛋白原增加,大量白细胞附壁和白色微栓形成,无复流现象严重,微血管有渗出、渗血,骨骼肌组织损伤较重.随再灌注时间的推移,微循环障碍逐渐加重;实验组经Svate保护,血液流变学状况、微循环障碍明显好转,骨骼肌组织损伤较轻.结论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造成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和肌组织损伤;②Svate通过疏通微循环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范里;刘世清;杜飞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