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中药传统炮制的重要性

王新陆

关键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缪希雍, 中药, 炮制
摘要:从净制、辅料、碎制等方面,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中药炮制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当今中药炮制存在药材净选不精、辅料使用不一、加工方法不当、炮制技术衰退、对传统炮制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从中医用药特点、临床疗效提高两方面阐述了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重要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天麻颗粒中甘油磷酸钠的含量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天麻颗粒中甘油磷酸钠的含量方法.方法:灼烧法对样品中的甘油磷酸钠进行破坏,生成磷酸盐,磷酸盐与显色试剂作用生成深蓝色的溶液,以716 nm为测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结果:以样品中有机磷的含量计算甘油磷酸钠的含量.磷的浓度在0.6~8.7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2.5%(n=9).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实用,可用于复方天麻颗粒中甘油磷酸钠的含量测定.

    作者:容蓉;陈明强;杨勇;张发科;李洪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非梗阻性尿潴留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鸿博;王盛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血浊与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至今仍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多年来,为降低本病的三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医学科技工作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仅对血浊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浅述.

    作者:王兴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癌痛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癌痛宁胶囊是正在研制的中药新药,主要由黄芪、灵芝、猪苓等组成,黄芪为本方君药,其所含黄芪甲苷是主要有效成分[1].为制定本药物的定量质控标准,参考相关文献[2~5]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对癌痛宁胶囊中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赵翠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补肾法在中风恢复期的应用

    对补肾法在中风恢复期应用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肾精亏虚、元气不足既是中风发病的基础,又是中风恢复期的主要病机.补肾法应是此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提出了以补肾法为主线的五种常用方法及方药,为完善中风恢复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尤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措施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选用5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和肢体康复;治疗组在内科基础治疗和肢体康复的基础上,加用辨证口服中药、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醒脑开窍针刺法、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Fugl-Meyer、ADL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成本-效果比,达到经济、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郭闫葵;曹晓岚;赵世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肾壮督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探讨

    现代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骨附着点发生病理性变化,病变多由髂关节开始,向上波及椎间关节的滑膜和关节囊,以及脊柱周围的软组织.至晚期,整个脊柱周围的软组织钙化、骨化,全部椎间关节融合,X线检查呈竹节样变.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功能受损.

    作者:刘晋河;董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动力髋结合防旋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

    目的:探讨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均属A1或A2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0月随访,优48例,良10例,优良率100%.无死亡、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动力髋系统结合防旋转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改变了骨折固定模式,加强了抗旋转力及抗压力,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念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夏桂成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诊疗近50年,经验丰富.现将其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尤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疸证治沿革文献研究

    对古代黄疸病的中医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发掘和研究,系统揭示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为中医预防和治疗黄疸病提供依据.

    作者:阎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性

    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病因学说虽然走过了漫长却并不十分复杂的历程,且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本文就此略述管见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肠炎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肠炎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肠炎灵片与复方谷参肠氨胶囊治疗.结果:肠炎灵组与复方谷参肠氨胶囊组比较,中医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疗效相当,但显效率高于复方谷参肠氨胶囊组.结论:肠炎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佘世锋;刘凤斌;熊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EG修饰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PEG修饰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方法: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磷脂酰乙醇胺衍生物(PEG-PE),采用Szoka改进逆相蒸发技术,制备PEG修饰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PEG-DATS-LCL),均匀设计法筛选优化处方工艺.结果:根据优化工艺制得的长循环脂质体粒子分布较均匀.测得脂质体包封率为90.77%,算术平均粒径为12.63μm,粒径分布在5~30 μm范围内占总数目的91.8%.结论:该制备工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粒径大小符合肺靶向要求.

    作者:孙萍;邓树海;于维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Ca2+]i、Caspase-3的影响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Ca2+]i、Caspase-3的影响.方法:以高浓度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拟焦虑症神经细胞损伤状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探讨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钙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质酮组细胞内[Ca2+]i浓度、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与皮质酮+正常动物血清组比较,皮质酮+酸枣仁汤含药血清组细胞内[Ca2+]i浓度、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胞内钙超载可能是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减轻胞内钙超载、减少Caspase-3表达、拮抗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减少焦虑症可能伴有的高皮质酮状态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发挥抗焦虑作用.

    作者:王欣;刘持年;吕征;王育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芪甲壮骨消疽汤治疗慢性骨髓炎98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方芪甲壮骨消疽汤为主,配合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健脾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5例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由结石、寄生虫、慢性感染、化学性损害以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而引起,以慢性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遵循健脾益气、清热利胆原则,采用自拟方健脾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怀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络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由于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差.因此,治疗并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1999年起采用自拟方经络通治疗本病60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宋恩峰;项琼;韦桂莲;吕文亮;程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中药传统炮制的重要性

    从净制、辅料、碎制等方面,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中药炮制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当今中药炮制存在药材净选不精、辅料使用不一、加工方法不当、炮制技术衰退、对传统炮制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从中医用药特点、临床疗效提高两方面阐述了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重要性.

    作者:王新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褚玉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瘕等范畴.褚玉霞从事妇科临床40余年,治疗本病经验独到,介绍如下.

    作者:雷娜;余欣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蛇床子外用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药理研究显示蛇床子外用可杀菌、止痒、抗真菌、治疗湿疹,并可作为促透剂;临床外用可治阴道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脱肛、白癜风、阴虱、外阴白色病变,并可用于抗真菌、抗病毒治疗.参考文献34篇.

    作者: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