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梅
茶多酚(TP)是茶叶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回顾了近年来TP在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TP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颜亭祥;张文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刘培民;张晓斌;孔德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性高血压犬(RHD),观察了康衡降压颗粒降压作用。结果表明,康衡降压颗粒对SHR和RHD单次给药的急性降压和多次给药的实验治疗均有显著作用。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郭伟星;刘伟明;孙娜;杨传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赵泉霖;史秀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中药益气养阴方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bcl-2的表达。
作者:李军山;张丹;董军;李哲;孙兆贵;仇祯绪;李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石一复教授等人用了3年多时间,对全国25个省市56家医院近10年间41 297名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卵巢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10 906人,占卵巢肿瘤患者总数24.4%,在恶性卵巢肿瘤中,以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为主的上皮性卵巢肿瘤居多,占一半以上;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如内胚窦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次之,占18.2%;以颗粒细胞瘤、颗粒-卵泡膜细胞瘤多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占8.5%;由体内其他部位癌肿转移到卵巢的肿瘤占9.7%。 (摘自《健康报》2000年6月13日第1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李建秀;李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子细胞心脏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寄南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从1996年起,在国家“九五”课题资金及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的资助下,围绕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开始了研究。他们先研制出高特异、高敏感的单克隆抗体,然后将其用于28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发现157例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其中3个月转阴率52.3%,6个月转阴率90.8%。同时发现血清肌钙蛋白I持续升高的患者,血清中出现抗M受体抗体,减少心肌M受体数目,抑制亲和力,即导致心肌M受体下调和去敏。由此看出血清肌钙蛋白I持续升高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至少有部分自身免疫已发生紊乱,心肌M受体损伤,开始了由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的转化。研究表明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客观依据。同时还为判断和预测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摘自《健康报》2000年5月18日第1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被称为“第三类镇痛药”的金丝桃甙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王选荣等从植物药黄蜀葵、照山白中成功提取。 金丝桃甙的研究始于20年前,当时,安徽医大一院口腔科用黄蜀葵花煎剂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显著止痛效果。随后,他们开始了“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人员从中分离出5种黄酮单体,其中金丝桃甙含量为1.8%,为其主要功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金丝桃甙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刺激致痛、注射缓激肽致痛等有显著镇痛作用;制成药膜外用临床观察238例,总有效率达96.5%。其作用机制和现有的吗啡类、阿司匹林类镇痛药不同,它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人神经细胞内而起到镇痛作用的。其镇痛作用小于吗啡而大于阿司匹林,而且没有依赖性,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局部镇痛药。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4月13日第5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回顾和反思了20多年来肝脏象本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实践。认为肝脏象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涉及研究领域广泛。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文献研究、辨证规范化研究、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和医药结合研究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当前研究需要探索新思路、建立新方法,促进理论创新和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研究的重点内容应包括:①肝病证候诊断标准的扩大验证和推广应用;②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阐明证本质;③肝病情志理论研究并编制肝证情志量表;④新药研制。
作者:金益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通过文献回顾及基础、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探讨肝胆与脾胃、肝失疏泄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治疗慢性胃炎应重视调肝并合理施用调肝诸法。
作者:黄晋红;张仲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系统总结了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概况,包括对天人相应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天人相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对《内经》中有关天人相应理论的归纳总结;现代研究之理论探讨、实验检验及临床实践。并认为,时间医学、气象医学、医学地理学等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有密切联系。
作者:郭蕾;李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美国医学研究人员对柚子进行研究表明,从天然柚子中提取出的果胶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动脉壁的损坏程度,柚子通过降低胆固醇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称,8只柚子皮中的果胶足以干扰小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吸收。这种果胶是一种粘性物质,与大豆蛋白粉混合更易被小肠利用,进而增强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5月11日第4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王兴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以清热化痰、宁心定悸复脉为组方原则,选择有效药物组成心速宁胶囊,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与西药普罗帕酮或氨酰心安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心速宁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1.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5%,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近。说明心速宁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患者痰热扰心的病理状态。
作者:苑嗣文;周次清;YUAN Si-wen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放免测定该模型血浆和胃窦部β-内啡肽含量,探讨运脾复方儿宝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机制。结果表明:模型动物血浆和胃窦部β-内啡肽的浓度明显降低,运脾复方能显著增加胃窦部和血浆中β-内啡肽的浓度。提示β-内啡肽在小儿厌食症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运脾复方可通过促进外周β-内啡肽的分泌,达到改善食欲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萍;杜永平;隆红艳;汪受传;史健;吴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刘明;秦红松;孟红;金星;赵绚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杨安钢等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一类新型的抗原特异性杀伤细胞,这类杀伤细胞能够分泌免疫毒素,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或HIV感染细胞。该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获美国专利。英国《自然》和其姊妹杂志《自然·生物技术》等世界著名期刊近期均刊出了这项成果的研究论文。1998年12月从美国留学回国的杨安钢在陈思仪教授指导下,经多年努力,和同事们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人T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和分泌免疫毒素,同时细胞自身生长和功能正常。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识另癌基因产物HER-2的抗体和HIV被膜抗原gp120的抗体分别与自然界毒性强的毒素分子(PE40)的基因联接在一起,构建了两种免疫毒素基因,然后分别导人在体外培养的人T淋巴细胞,使其能够不断产生和分泌免疫毒素,而自身生长不受影响,形成了兼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的新型杀伤细胞。实验中,抗肿瘤的特异性杀伤细胞注射到载瘤小鼠体内后,它们分泌的免疫毒素能够识别和进入到肿瘤细胞内,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生长明显得到抑制。 (摘自《健康报》2000年5月16日第1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