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洁;周秀青;赵丽霞;刘冉美
病例1:男,39岁,因左上后牙区反复疼痛2个月,于2004年1月5日就诊,追问病史,18岁时曾因外伤致下颌骨骨折,在外院治愈.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上后牙区疼痛,咀嚼时加重,伴食欲减退,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后缓解.口腔检查:左上第三磨牙牙冠形态发育正常,牙龈组织无红肿,Ⅰ°松动,叩痛(+)根尖拍片示:牙根发育异常,无正常牙根形态,呈弧形阴影,牙根大于牙冠约1.6cm.
作者:李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河北省邢台地区高氟区氟牙症流行情况,为控制该地区氟牙症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当地居民416名进行Dean氏氟牙症指数(DI)的调查,包括12岁、15岁及35~44岁三个年龄组分别为149,131及136名,并对其中178名进行氟牙症牙面指数(TSIF)的检查.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邢台高氟区氟牙症患病率为71.20%,主要表现为轻、中度氟牙症,各占20%及34%,社区氟牙症指数(CFI)为1.77,属中度流行.12岁、15岁及35~44岁三个年龄组的TSIF上前牙平均值分别为3.48,2.28及0.8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河北省邢台市高氟区氟牙症疫情较重,需采取一定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司燕;张博学;高学军;王鸿颖;董福生;尹志欣;马哲;赵冰;程瑞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聚乳酸与rhBMP-2的复合体在牙槽骨修复中作用,寻找一种适合临床应用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新型的生物材料.方法杂种犬6只,随机分为2组,拔除每只犬的上下颌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填入聚乳酸与rhBMP-2的复合体,左侧拔牙创自然愈合作对照,于2周、6周和10周行X线检查,于6周和10周分别处死2组犬,取拔牙创标本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比两组成骨状况及植入材料在组织内的反应.结果X线检查及病理结果显示右侧拔牙创愈合快,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明显优于左侧自然愈合的拔牙创.电镜显示该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无炎性刺激反应,可降解.结论聚乳酸与rhBMP-2复合体是一种促牙槽骨再生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实际应用的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作者:李宁毅;高宁;商红国;贾暮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国外有很多针对急诊儿童各项特征进行分析的研究报告[1~5],但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对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科就诊患儿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和流行病学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北京市目前儿童口腔急诊的临床特征.
作者:夏斌;葛立宏;王忠桂;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患者的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切端缺损、前牙间隙、畸形错位牙,用961颗铸瓷贴面进行修复.分别于贴面粘接后2周及6、18、36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边缘适合度;7颗贴面切端有小缺损,4颗下前牙贴面有裂纹,2颗贴面折断、脱落;2周复查时47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69.3%的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一例仍有症状.2颗牙发生牙髓、根尖炎;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铸瓷贴面修复前牙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樊聪;冯海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自2000年起应用人工骨植骨+引导组织再生术,对一些重度牙周病进行治疗.对于龈退缩病例同时做牙龈提升术,对于移位牙术前或术中进行复位,疗效满意.
作者:王志洁;周秀青;赵丽霞;刘冉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评价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稳定性,为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支持.方法建立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Ch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合,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正中联合及下颌体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在功能咬合时,骨断端相对位移均在150μm内;下颌角骨折,切牙咬合时,骨断端位移也在150μm内,但在健侧及患侧磨牙咬合情况下,骨断端位移较大.在同样的咬合力下,下颌体及下颌角处一块小夹板固定时,骨断端相对位移量不能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结论两块小型钛板下颌骨正中联合或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骨折段稳定,但在下颌角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支持.下颌角和下颌体骨折一块小夹板张力带固定不够稳定,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及术后辅助固定或减小咬合力.
作者:吴亚东;张伟;于子莹;于立明;黄训;马宗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美白胶漂白剂对离体牙色度的影响,确定其漂白效果是否可靠.方法采用白色度参数为检验指标,用数字摄影连续记录离体牙表面及其剖面在使用美白胶以及另外2种漂白剂时的颜色变化,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记录牙体组织的L*a*b*值,并按照白色度W(Lab)=100-[(100-L)2+a2+b2]1/2的公式计算出各实验对象在漂白前后以及漂白过程当中的白色度.计算所得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美白胶与作为对照组的Poladay、PolaOffice均使牙齿表面及剖面的白色度明显上升,在使牙齿白色度增加幅度上美白胶与Poladay(过氧化氢7.5%)相同,且高于PolaOffice(过氧化氢35%).剖面观肉眼未见美白胶导致牙体硬组织透明性改变.结论美白胶作为牙齿漂白剂效果可靠,同时本实验证明美白胶与其它牙齿漂白剂均可以快速渗透到牙体硬组织内部,对全层组织发挥作用.
作者:王靖;于鑫玮;高承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牙周破坏可以从乳牙列开始,牙槽骨丧失也可以在儿童出现.文献报道某些青少年牙周炎病例在乳牙列就有牙槽骨丧失的早期表现[1].在儿童青少年早期发现和诊断牙周炎对牙周病的治疗和预后很有意义.
作者:张笋;葛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得出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舌侧弓形图并分析其舌侧弓形特点.方法测量广西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60副牙(牙合)模型(男女各30副)得出其舌侧牙弓宽度、长度的均值及标准差,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绘制其舌侧弓形图.结果壮族青少年舌侧牙弓宽度均男性大于女性,除尖牙区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长度绝大多数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壮族青少年的舌侧牙弓形态无论男女前牙区均较平,牙弓长度相对短.结论壮族青少年的舌侧牙弓形态有其独特特征,临床矫治时应考虑本地区的特点.
作者: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IL-lα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IL-11和IL-6的表达和调控.方法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IL-11/IL-6的水平;提取细胞mRNA,实时定量RT-PCR法分析IL-11mRNA的表达.结果IL-1a显著增加HGF IL-11/IL-6的表达(P<0.05),其中IL-6水平增加为显著;HGF受到IL-lα刺激IL-11mRNA表达明显增强.吲哚美欣在蛋白质(P<0.05)和mRNA水平都显著抑制了IL-lα刺激的HGF IL-11的产生,但对IL-6的产生在蛋白质水平则有不同影响,五株HGF细胞系中有四株IL-6的产生受到显著抑制(P<0.05),另一株则表现为轻微促进IL-6的产生.IL-1α刺激IL-11的产生也都受到staurosporine的抑制(P<0.05),而IL-6的产生在细胞株HGF-2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HGF-3株则不受影响.结论IL-lα刺激HGF显著增加IL-11/IL-6的产生,IL-11与IL-6在该刺激产生过程中受内源性前列腺素及蛋白激酶C信号途径调控的机理不完全相同.
作者:和璐;Nagasawa T;Ishikawa I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牙胚发育不同阶段Notch 1信号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测大鼠孕期12、14、16、17、18、19d和出生后1、3、5、7、9d牙胚中Notch 1的表达.结果Notch 1的表达始于钟状中期.在钟状中晚期,Notch 1的表达在牙乳头间充质、成牙本质细胞层呈弱阳性,在内釉细胞层呈阳性.牙体组织形成开始,Notch 1则在成釉细胞的中间层有反复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中有一过性表达.牙齿萌出后,该信号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表达均为阴性.结论Notch 1在牙胚发育过程中与成釉细胞分化有关,它可能在牙齿发育早期基质触发前成釉细胞向成釉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卫拉;赵守亮;臧小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正畸矫治牙列拥挤的过程,为获得间隙常需要拔牙矫治,同时为了保持牙弓中线与面部中线协调一致、牙弓左右对称以及上下颌匹配多采用对称性拔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前牙区Bolton指数不调;患者要求少拔牙、缩短治疗时间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对称拔牙进行矫治.不对称拔牙的矫治设计多种多样,本文将对拔除上颌单侧双尖牙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张苗苗;武璐璐;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研究采用一种评价X线片上根尖周状况的根尖周指数[1],结合临床复查,分别观察了一组采用根管治疗和牙髓塑化治疗的老年慢性极尖周炎的疗效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红;姜晔;吴欣欣;苏毅;鞠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表评价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ontax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有效性.方法从临床就诊病人中选择20例确诊为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患者,用Contax进行脱敏治疗,在应用前后及应用之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相继进行敏感性测定并以VAS值记录临床测定结果,进行Friedman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使用Contax前后及应用之后测得的vas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ntax可以作为一种牙本质脱敏剂有效地降低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状.
作者:李德利;周丽晶;谭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手术显微镜(Operating microscope,OM)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1],欧美的牙髓病学家率先将手术显微镜引入牙髓外科,揭开了显微牙髓病学(Microscopicendodontics)的序幕[2].1992年Kim教授在费城大学牙髓学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手术显微镜培训中心[3].自1998年以来美国牙医协会(ADA)规定:所有经ADA认可的牙髓病研究生课程都必须教授手术显微镜在牙髓病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邹朝晖;赵城;王永兰;刘士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安全高效的局部麻醉剂是无痛拔牙的关键,笔者应用法国赛特多(SEPTODONT)公司生产的口腔局部麻醉剂斯康杜尼(Scandonest)拔牙,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改玲;景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Rely XARC粘接系统对Ⅱ类洞嵌体的粘接效果.方法30个后牙Ⅱ类洞使用同种金合金嵌体及Rely X ARC粘接系统修复后,通过改良的USPHS标准评估嵌体粘接后2周、6个月、1年的临床指标.结果所有嵌体6个月和1年的各项指标得分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Rely X粘接系统对于金合金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有比较可靠的短期效果,长期效果有待继续验证.
作者:周丽晶;谭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颅颌面生长发育的控制理论是当代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正畸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颅颌面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均可引起牙齿、颌骨和面部的发育畸形.
作者:袁东辉;左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内衬材料和防护牙托主体粘结后的抗剪切强度;探讨将重衬法应用于替牙期定制类防护牙托的可行性.方法为22例少年儿童制作了防护牙托,其中8例进行了牙弓模型的局部缓冲.对使用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为2例无法就位的牙托进行了重衬.对内衬材料和防护牙托主体粘接面的抗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及耐水试验.结果22例患者中做防护牙托前有牙外伤史的为17例(77.3%).在不同牙列阶段的使用者牙托的固位效果均良好.在使用过程中,有4例曾遭遇嘴部碰撞,但未造成软、硬组织损伤.防护牙托主体和内衬层粘接面的抗剪切强度较强,在37℃水中浸泡10天、20天、30天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重衬并不影响防护牙托的耐用性.结论重衬法的应用可以延长替牙期防护牙托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在青少年中的推广使用.
作者:马文利;葛立宏;白瑞春;孙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