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心肌氧耗量的临床分析

崔涛;薛振恂;胡开进;居云

关键词:心血管病, 拔牙, 心肌氧耗量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在局麻下拔牙过程中五个时段的心肌氧耗量.方法随机抽取在门诊拔牙的心血管病患者132例,对拔牙全过程进行心电监护,以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Cardiacrate-pressure productRPP)描述局麻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牙拔除术中、术后各时段的心肌氧耗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每个时段,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除强调拔牙全过程心电监护外,宜采取有利措施,降低心肌氧耗量,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尤其在局麻注射中、牙拔除术中两个时段,确保拔牙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MMP-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MMP-2表达和MVD,并分析MMP-2表达与MVD及它们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MMP-2低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高表达、MVD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 05).癌组织中MMP-2高表达的MVD均显著高于MMP-2低表达者(P<0.01).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MMP-2高表达与MVD及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MMP-2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作者:金晓明;李雅馨;耿新杰;李金荣;李宁毅;贾暮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定量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多形性腺瘤组(PA)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组(MPA).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三组分别进行E2F-1和p21WAF1/CIP1的染色,并进行灰度值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E2F-1主要表达在肿瘤性上皮组织,软骨样细胞和粘液样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在MPA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A组,二者与正常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21WAF1/CIP1主要在腺管状结构、上皮条索和团块鳞状化生结构的细胞浆中表达,在PA和MPA组中的表达均较弱,但MPA组比PA组更弱.结论E2F-1和p21WAF1/CIP1可作为衡量多形性腺瘤的良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吕红兵;金岩;董绍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疆克孜勒苏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龋病情况的调查报告

    龋病是全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全世界需要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1,2].克州地区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聚居地.为了解柯尔克孜族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克州地区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我们对克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进行龋病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雪合热提·伊纳也提;玛衣努尔·伊明尔艾山;马木提江·阿不提;斯提瓦迪·阿不都卡得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室温固化型硅橡胶制作口腔医学系列教学模型

    在口腔医学教学工作中,每届学生的授课与实习皆需要大量的、各种类的教学模型,由于口腔临床所用的硅橡胶价格高且制成模型后不能长期使用,故转向寻找价格低廉且耐久的工业用硅橡胶.以下是用该类型室温固化型制作教学模具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经验.

    作者:朱明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豆异黄酮对骨代谢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牙槽骨、颌骨和胫骨骨代谢的作用,为临床上防治骨代谢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切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并对大鼠进行四环素荧光双标记.光镜观察大鼠牙槽骨、颌骨的组织学改变;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大鼠胫骨骨代谢的情况,并计算四环素双标记线间的平均距离(distance of double label,DDL)和矿化沉积速率(mineral appositional rate,MiAR).结果大豆异黄酮治疗后,牙槽嵴边缘和颌骨骨小梁附着较多的成骨细胞,骨质较致密,未见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现象.荧光显微镜下,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双标线减少、间距变窄,DDL和MiAR均有显著下降.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并对骨形成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终抑制了雌激素下降造成的骨转换率的增高,可用于颌骨乃至全身骨质疏松的防治.

    作者:李斌斌;于世凤;庞淑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症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双侧舌神经封闭治疗BMS,取得较好疗效.1.病例选择:患者72例,年龄42岁~76岁,男性¨例,女性58例.其主要症状均为舌痛症(glossdynia),且不适病史均为5个月以上,大部分表现为舌烧灼样疼痛及口干,少部分患者有舌麻木感、刺痛感,味觉迟钝,钝痛不适等.疼痛多发生在舌根部,以单个部位发病者较多,61例,多部位发病者11例,舌痛均呈现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大部分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少部分患者有轻度舌乳头炎.

    作者:马斌;张纲;锁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颌下腺转位预防放射性口干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颌下腺转位于颏下间隙后腺体功能及预防头颈部放疗导致的口干的效果.方法将3例头颈癌患者的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近心端切断,保留该动静脉的远心端,并将其作为蒂,游离颌下腺后将其转位于颏下间隙.颈部放疗时屏蔽转位的颌下腺.术前术后以及放疗后检测颌下腺唾液流量,并填写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果通过唾液流量分析,3例转位的颌下腺均成活.其中2例经放疗后20个月随访的患者,转位的颌下腺保存一定的泌唾功能,患者无口干症状.结论颌下腺转位于颏下区可保存其功能,有助于预防头颈癌患者放疗导致的口干.

    作者:张晔;俞光岩;张雷;彭歆;蔡志刚;毛驰;郭传瑸;申文江;徐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医学领域中干细胞研究的进展

    自1998年人类多能干细胞首次被成功分离以来,干细胞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它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合法性和伦理方面的争议.但国内外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对目前干细胞研究及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中明;吕春堂;周中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0例,矫治前后拍摄定位片.分别测量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统计学无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正畸使用轻力可以减少牙槽骨的丧失而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无菌化处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获得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水质污染情况的准确数据,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彻底阻断治疗台水污染为媒介的交互感染.方法随机采集牙科治疗台各部位的水样,计数检测细菌污染的菌丛含量,对培养后污染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循环2.0mg/L浓度的臭氧水作为消毒剂,检测实验室与临床消毒效果;观察2.0mg/L臭氧水与正常细胞接触24h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消毒前,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被大量的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产重污染,细菌污染均数为每毫升水样1.58万~4.47万茼丛(CFU/ml),这些异养茼在牙科治疗台水系统内部以多种形式的生物膜生长;消毒后,牙科治疗台水系统内细菌含量为0,无生物膜形成;2.0mg/L臭氧水与正常细胞接触24h,对细胞的生长无影响.结论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情况严重,手机连接管内的生物膜为重要污染环节2.0mg/L浓度的臭氧水可以对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消毒,使牙科治疗用水达到ADA的理想标准.

    作者:李荣华;殷恺;李宏斌;冯海;郑先强;闫平;王世汶;林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医疗的盲区--幼儿期儿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就医需求增加,医疗设备、材料、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儿童门诊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幼儿期儿童就诊困难问题却逐渐突出,由于医生--患儿--家长三方面的原因,患儿不合作--家长拒绝接受治疗--医生拒绝提供治疗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三方.幼儿得不到完善的治疗,将给幼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门诊调查,并以问卷调查方法对幼儿家长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在就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宇;孙志滢;赵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口腔科临床中的母子分离

    在儿童口腔科临床中,医生们经常要面对在治疗中是否让家长留在孩子身边(简称:母子分离,Parental presence/absence)的问题.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儿童口腔科教科书和临床实践中提倡进行母子分离,但却缺乏相应的科学论证,而且这种单一的作法也不可能对临床多样复杂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对应.另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识的改变,一些过去被医生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受到社会和患者的质疑,当我们简单的要求家长离开时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问为什么.因此作为接诊儿童的医生,我们有必要重新来认识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临床工作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为此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做此综述.

    作者:夏斌;葛立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笔者自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0例,皮瓣全部成活.现就前臂桡侧皮瓣的制备及应用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荣;赵京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釉细胞瘤细胞计量病理学的研究

    目的用计量病理学方法探讨成釉细胞瘤上皮细胞的增殖特性.方法利用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对26例成釉细胞瘤的上皮细胞进行计量形态学和DNA含量分析,并用角化囊肿、根尖囊肿、含牙囊肿各10例进行对比.结果上皮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参数比较显示;成釉细胞瘤明显大于含牙囊肿(P<0.05),与角化囊肿和根尖囊肿相近;滤泡型大于丛状型(P<0.05);外周细胞明显高于中央细胞(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其增殖特性符合临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

    作者:郑书深;王林;董福生;王洁;董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笔者收集了近五年来在我科门诊治疗的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采用手术或微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1998年~2002年于我科门诊治疗的粘液腺囊肿患者285例,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和微波治疗组.其中手术切除组150例,男68例,女82例,年龄10~70岁,平均34.5岁,唇部124例,舌腹部25例,颊部1例.微波治疗组135例,男72例,女63例,年龄5~74岁,平均38.2岁,唇部117例,舌腹部16例,颊部2例.

    作者:胡彬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牙菌斑液无机阳离子含量与龋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分析乳牙茼斑液中无机阳离子含量与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41名3~5岁儿童,按龋齿情况将其分为3组:无龋组dft=0,CSI=0,n=20;龋低危组0<dft<5,0<CSI≤10,n=11;龋高危组dft≥5,CSI>10,n=10.用离子色谱测定各受试者息止茼斑液中无机阳离子浓度.结果无龋组与高危组、低危组与高危组钠离子、镁离子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镁离子与dft、CSI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56,0.64).结论提示乳牙息止茼斑液镁离子浓度与乳牙龋病、机体龋敏感度的有关.

    作者:马林;石四箴;许世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窝沟封闭术用于成人磨牙着色窝沟预防性充填三年疗效观察

    窝沟封闭作为预防年轻恒磨牙面龋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1,2,3].笔者随机选取门诊病人以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封闭着色窝沟,通过空白对照观察,进行了临床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浦铁民;朱辛奕;胡江;李建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湘潭市4768名初中毕业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龋病、牙周病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15岁年龄段的学生恒牙已萌出到口腔环境9年,对龋病、牙周病及其它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的评价较12岁年龄的学生更具意义[2].为了探索该年龄段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预测发展趋势与该人群特点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我院于2003年3月组织了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对城区476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廖奇志;齐雄健;廖正其;李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皮岛游离腓骨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

    目的探讨双皮岛游离腓骨瓣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完成的12例双皮岛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分析缺损的类型、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皮岛的大小、血供来源、皮岛的作用、皮岛的成活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例腓骨瓣中,9例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3例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块皮岛均由腓动脉的隔皮穿支供血,其中10块皮岛用于口内缺损的修复,6块用于口外缺损的修复,4块用于组织充填,2块用于鼻腔粘膜缺损的修复,2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和部分坏死,全部24块皮岛均获得100%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双皮岛游离腓骨瓣提高了游离腓骨瓣的修复效能和效果,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颊粘膜猪囊虫病1例

    患者,女,16岁,汉族.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颊部有一肿物,约黄豆大小,缓慢生长,无痛及不适.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口腔专科检查:右侧颊粘膜有一约0.8cm×0.7cm×0.5cm大小肿物,质地软,光滑活动,界限清楚,无触压痛,表面粘膜色泽正常.初步诊断:①右颊粘膜肿物待查;②右颊粘液腺囊肿?

    作者:谷建琦;王胜涛;葛靖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