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TEN和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高文信;周传香;王雷

关键词:PTEN VEGF 蛋白表达 口腔鳞状细胞癌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cancer,OSCC)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上皮异常增生及3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这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100%(10/10)、93.3%(14/15)和71.9%(23/32);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组织(P<0.05);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5%和33.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PTEN蛋白与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E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粘附、促进血管形成等途径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颞颌关节损伤患者的口颌生理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颞颌关节损伤对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CA)患儿的口颌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组选择8例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且伴有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儿童,均为女性,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平均12岁,第2阶段平均14岁.对照组选择8例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伴有颞颌关节损伤的儿童,相同的性别、年龄.通过EMG,颌运动状况及颞颌关节功能检查,分析口颌功能所受的影响.用t检验检查两组之间的差异,卡方检验检查对照两组两个阶段颌功能的不同.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口颌生理功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患有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颞颌关节损伤儿童的口颌功能明显低下是影响颌面部发育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岩;保明利;Merete Bakke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VEGF-C和VEGR-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和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它的受体VEGFR-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舌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定位.结果62例舌癌中,24例VEGF-C染色阳性,阳性38.7%.且发现肿瘤细胞中VEGF-C的表达和内皮细胞中VEGFR-3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形态学研究证实,此内皮细胞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这些淋巴管主要位于肿瘤周围,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交界区即肿瘤浸润区表达尤其丰富.临床病理研究证实,VEGF-C的表达和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C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VEGF-C可能通过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上的VEGFR-3来诱导舌癌间质淋巴管的增生.在这样的微环境下,肿瘤细胞通过增加的肿瘤细胞和淋巴管接触点而能容易地侵入淋巴管,到达淋巴结,并在那增值,形成肿瘤淋巴转移.

    作者:李慧文;张秀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颊粘膜猪囊虫病1例

    患者,女,16岁,汉族.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颊部有一肿物,约黄豆大小,缓慢生长,无痛及不适.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口腔专科检查:右侧颊粘膜有一约0.8cm×0.7cm×0.5cm大小肿物,质地软,光滑活动,界限清楚,无触压痛,表面粘膜色泽正常.初步诊断:①右颊粘膜肿物待查;②右颊粘液腺囊肿?

    作者:谷建琦;王胜涛;葛靖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局部封闭治疗灼口综合症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双侧舌神经封闭治疗BMS,取得较好疗效.1.病例选择:患者72例,年龄42岁~76岁,男性¨例,女性58例.其主要症状均为舌痛症(glossdynia),且不适病史均为5个月以上,大部分表现为舌烧灼样疼痛及口干,少部分患者有舌麻木感、刺痛感,味觉迟钝,钝痛不适等.疼痛多发生在舌根部,以单个部位发病者较多,61例,多部位发病者11例,舌痛均呈现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大部分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少部分患者有轻度舌乳头炎.

    作者:马斌;张纲;锁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喙突过长致开口受限的临床观察

    目的报道喙突过长引起下颌运动受限、开口困难的病例资料,供临床工作借鉴.方法报道7例喙突过长致开口困难病例的临床、X线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曲面断层、华特位片可较好的显示突喙突过长,但往往不为临床医师所认识.本资料6例经手术切除过长的喙突后,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结论喙突过长致开口困难较少见,应在开口困难的鉴别中予以注意.

    作者:许卫华;马绪臣;赵燕萍;伊彪;李自力;郭传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定量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E2F-1和p21WAF1/CIP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多形性腺瘤组(PA)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组(MPA).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三组分别进行E2F-1和p21WAF1/CIP1的染色,并进行灰度值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E2F-1主要表达在肿瘤性上皮组织,软骨样细胞和粘液样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在MPA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A组,二者与正常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21WAF1/CIP1主要在腺管状结构、上皮条索和团块鳞状化生结构的细胞浆中表达,在PA和MPA组中的表达均较弱,但MPA组比PA组更弱.结论E2F-1和p21WAF1/CIP1可作为衡量多形性腺瘤的良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吕红兵;金岩;董绍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晚期Bell麻痹患者神经电图观察

    目的对晚期Bell麻痹患者进行神经电图观察.方法使用日本光电八导肌电图仪对12例病程超过2年的晚期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测试,测试患侧健侧各12侧,每侧包括面神经颞支(Ⅰ),颧支(Ⅱ),颊支(Ⅲ),下颌缘支(Ⅳ).对相应各分支患侧健侧之波幅进行比较,并计算患侧波幅损失的百分数.结果①Ⅰ支两侧间波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Ⅱ,Ⅲ,Ⅳ支患侧波幅明显低于健侧(P<0.001);③波幅损失>90%4支,占患者总损伤支数的8.3%(4/48);<90%,44支,占91.7%(44/48).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晚期Bell麻痹患者的预后评估,ENoG的结果尚不能单独作为预后及治疗上的依据,还需结合临床及其病理的变化,以及其它的电生理检测手段加以核检,以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杨朝晖;谢秋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窝沟封闭术用于成人磨牙着色窝沟预防性充填三年疗效观察

    窝沟封闭作为预防年轻恒磨牙面龋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1,2,3].笔者随机选取门诊病人以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封闭着色窝沟,通过空白对照观察,进行了临床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浦铁民;朱辛奕;胡江;李建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国产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国产金属预成冠,用其修复乳磨牙牙体缺损,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取109名儿童正常乳牙列模型,根据乳磨牙牙冠解剖特征测量临床牙冠的相关数据.选用镍铬合金,用冲压法制取乳磨牙金属预成冠.对55名儿童的59颗牙行牙冠缺损修复,于术后2周、1、3、6、12、18、24个月复查.结果据判效标准,其中优41颗牙;良15颗;失败3颗;临床成功率为94.92%.结论用国产金属预成冠修复乳磨牙牙体缺损,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可进一步研制并推广使用.

    作者:尚佳健;苏瑞云;张继承;邵江;李新球;魏双虹;蔡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上颌前徙术后软腭形态位置及相应水平气道宽度的变化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观察上颌前徙术后软腭长度、宽度、位置的变化,以及软腭相应水平上气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1996年至2001年于本院行上颌前徙术患者46例,女27例,男19例.头影测量以下6组术前术后数据:PNS-PhW;C-PhW;T-PhW;UD;UL;ANS-PNS-T角.结果术前46例患者软腭长度与正常参考值相比为小,术后较参考值为大.T-PhW、UD两项测量值术后平均值略小于术前平均值,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移术后,软腭水平上气道相应增宽,是上颌前移治疗OSAS的理论基础.但增宽的量与上颌前移量无关,取决于患者的自身调节能力.上颌前移术后,软腭伸长,向咽后壁伸展,与硬腭交角加大,是上颌前移术后保持良好腭咽闭合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莺;伊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笔者自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0例,皮瓣全部成活.现就前臂桡侧皮瓣的制备及应用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荣;赵京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笔者收集了近五年来在我科门诊治疗的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采用手术或微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1998年~2002年于我科门诊治疗的粘液腺囊肿患者285例,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和微波治疗组.其中手术切除组150例,男68例,女82例,年龄10~70岁,平均34.5岁,唇部124例,舌腹部25例,颊部1例.微波治疗组135例,男72例,女63例,年龄5~74岁,平均38.2岁,唇部117例,舌腹部16例,颊部2例.

    作者:胡彬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皮岛游离腓骨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

    目的探讨双皮岛游离腓骨瓣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完成的12例双皮岛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分析缺损的类型、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皮岛的大小、血供来源、皮岛的作用、皮岛的成活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例腓骨瓣中,9例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3例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块皮岛均由腓动脉的隔皮穿支供血,其中10块皮岛用于口内缺损的修复,6块用于口外缺损的修复,4块用于组织充填,2块用于鼻腔粘膜缺损的修复,2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和部分坏死,全部24块皮岛均获得100%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双皮岛游离腓骨瓣提高了游离腓骨瓣的修复效能和效果,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医疗的盲区--幼儿期儿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就医需求增加,医疗设备、材料、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儿童门诊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幼儿期儿童就诊困难问题却逐渐突出,由于医生--患儿--家长三方面的原因,患儿不合作--家长拒绝接受治疗--医生拒绝提供治疗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三方.幼儿得不到完善的治疗,将给幼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门诊调查,并以问卷调查方法对幼儿家长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在就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宇;孙志滢;赵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疆克孜勒苏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龋病情况的调查报告

    龋病是全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全世界需要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1,2].克州地区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聚居地.为了解柯尔克孜族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克州地区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我们对克州地区2400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进行龋病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雪合热提·伊纳也提;玛衣努尔·伊明尔艾山;马木提江·阿不提;斯提瓦迪·阿不都卡得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TEN和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cancer,OSCC)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上皮异常增生及3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这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100%(10/10)、93.3%(14/15)和71.9%(23/32);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组织(P<0.05);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5%和33.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PTEN蛋白与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E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粘附、促进血管形成等途径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

    作者:高文信;周传香;王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Fas、FasL在Sj(o)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SS涎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3例SS涎腺组织和1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S腺泡上皮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导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SS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升高.SS涎腺上皮细胞在Fas/FasL介导下过度凋亡,造成了腺体结构的破坏和分泌功能的丧失.

    作者:贾志宇;张英怀;张平;蒋崇槟;李英敏;赵云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无菌化处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获得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水质污染情况的准确数据,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彻底阻断治疗台水污染为媒介的交互感染.方法随机采集牙科治疗台各部位的水样,计数检测细菌污染的菌丛含量,对培养后污染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循环2.0mg/L浓度的臭氧水作为消毒剂,检测实验室与临床消毒效果;观察2.0mg/L臭氧水与正常细胞接触24h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消毒前,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被大量的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产重污染,细菌污染均数为每毫升水样1.58万~4.47万茼丛(CFU/ml),这些异养茼在牙科治疗台水系统内部以多种形式的生物膜生长;消毒后,牙科治疗台水系统内细菌含量为0,无生物膜形成;2.0mg/L臭氧水与正常细胞接触24h,对细胞的生长无影响.结论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情况严重,手机连接管内的生物膜为重要污染环节2.0mg/L浓度的臭氧水可以对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消毒,使牙科治疗用水达到ADA的理想标准.

    作者:李荣华;殷恺;李宏斌;冯海;郑先强;闫平;王世汶;林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牙周膜细胞及炎症龈组织中mCD14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人PDLC及炎症龈组织中mCD14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结果正常人牙周膜细胞mCD14染色为阳性反应,但细胞经脂多糖刺激2天后,胞浆染色要比未刺激的细胞染色深.健康牙龈组织中mCD14表达阴性;边缘性龈炎和牙周炎龈组织上皮棘层细胞mCD14呈强阳性表达,增生性龈炎也呈阳性表达.结论mCD14可在非髓样细胞中表达;mCD14可能在局部作为脂多糖受体参与牙周组织的破坏.

    作者:张凤秋;吴织芬;万玲;杨连甲;臧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室温固化型硅橡胶制作口腔医学系列教学模型

    在口腔医学教学工作中,每届学生的授课与实习皆需要大量的、各种类的教学模型,由于口腔临床所用的硅橡胶价格高且制成模型后不能长期使用,故转向寻找价格低廉且耐久的工业用硅橡胶.以下是用该类型室温固化型制作教学模具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经验.

    作者:朱明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