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脱位再植牙牙髓不同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孙剑;杨宏军;李景;邓玲玲

关键词:再植牙, 牙髓, 根管充填, 氢氧化钙
摘要:目的探讨脱位再植牙牙髓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61例67颗再植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术前不做牙髓治疗直接再植,出现牙髓病变时常规根充.B组:术前去髓,根充碘仿氢氧化钙,(Metapaste)半年后常规根充.C组:术前去髓,根充氢氧化钙,半年后常规根充.D组:术前去髓常规根充.结果当牙脱位时间超过30分钟后,术前牙髓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术后牙髓治疗组.术前去髓充入根管过渡性药物氢氧化钙或碘仿氢氧化钙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即刻常规根管治疗组.单纯使用氢氧化钙与使用Metapaste做根管过渡性药物,二者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脱位时间大于30分钟后,术前去髓,先充入氢氧化钙类根管过渡性药物,半年后行根充糊剂加牙胶尖永久充填为较理想的牙髓治疗方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 check list 90,SCL-90)对1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冼淡;温友红;王光护;刘东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磨牙根管口部形态的增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乳磨牙根管口部形态的增龄变化.方法选取3~8岁患儿86颗诊断为牙髓炎症的下颌乳磨牙,拍摄X线牙片,失活、揭髓顶、拔髓、清洗根管后,取根管口部形态印像,制作树脂模型.在牙轴与髓室底高点相交处下方0.5mm~1.0mm处制作两枚切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测量,按年龄分成3组进行研究.结果下颌第一乳磨牙近中根管口部宽度明显大于远中根管,第二乳磨牙则相反.X线牙片测量值大于树脂切片测量值.根管口部长度测量显示第一乳磨牙近中根管口小于远中根管口,而第二乳磨牙近远中根管长度近似.下颌第一、二乳磨牙近中根管口面积都小于远中根管.第一、二乳磨牙髓室底厚度都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对乳牙牙髓和根管治疗,特别对活髓切断术器械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葛立宏;郑树国;张铁军;久保田一见;张野;后藤讓治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三步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步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三步法和单纯西药疗法,观察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观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5.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率10.53%,总有效率68.42%.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NK%亦有升高(P<0.05),CD4+%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4+/CD8+及NK%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步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高、疗程短、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改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许彦枝;耿郁;刘亚娴;段玉芹;李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22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322例成釉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行SP法PCNA检测和AgNOR定量分析.结果 322例成釉细胞瘤分为一般型(实性型或多囊型)和低复发型.一般型复发率为23.08%,低复发型为10.7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阳性细胞指数和AgNOR计数一般型分别为(6.67±3.35)和(2.67±0.28),低复发型分别为(2.49±0.67)和(1.73±0.2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釉细胞瘤为多形性肿瘤,两型临床病理和细胞增殖活性均不同.

    作者:陈新明;刘进忠;汪说之;张文峰;熊世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变形链球菌AgⅠ/Ⅱ蛋白编码可变区(Ⅴ+)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S.mutans血清型f、s.mutnas血清型c)表面蛋白编码Ⅴ+基因重组质粒pCVc、pCVf和重组表达质粒pSRVc、pSRVf.方法用PCR方法从sr基因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pCR2.1连接,再将Ⅴ+区基因片段转移到高效表达质粒pET21a(+),酶切电泳检测.结果 PCR扩增产物为1.16kb的DNA带,测序结果与sr基因序列Ⅴ+区一致.酶切电泳证实Ⅴ+区基因片段整合到pET21a(+)的适当部位,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RVc、pSRVf.结论本试验成功地构建了携带Ⅴ+基因片段的表达质粒pSRVc、pSRVf.

    作者:甘晓榕;Michel-Angelo Sciotti;Joelle A.Ogier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两种低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性能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两种牙科低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性能.方法运用动电位极化技术评价了Au-Pd-Ag,Ag-Pd,两种低贵合金的腐蚀性能并与Co-Cr,Ni-Cr,Cu-Al以及Au-Pt合金比较.试验介质为fusayama人工唾液(37C,pH=5),采用电子能谱扫描分析腐蚀产物.结果自腐蚀电位EocAu-Pd-Ag和EocAg-Pd分别为-26mv,40mv远比Ni-Cr合金(Eoc=-223mv)、Co-Cr合金(Eoc=-165mv)为正,但低于传统Au-Pt合金.极化曲线表明电位一定时(<600mv)Au-Pd-Ag合金,Ag-Pd合金的电流密度比Cu-Al合金与Ni-Cr合金低,与传统Au-Pd合金接近.ESCA腐蚀产物拟合结果表明Au-Pd-Ag合金、Ag-Pd合金腐蚀主要以Ag为主,而Au、Pd均无化合物形成.结论两种低贵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低贵合金腐蚀主要以Ag相腐蚀为主.

    作者:丁弘仁;马轩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髁状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目的对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对109例髁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与保守治疗,并进行追踪随访6个月.通过X线片检查、主观与客观的临床检查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大开口度、下颌运动、咬合关系、开口时下颌偏斜及颞颌关节区肌肉疼痛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手术组髁突复位准确度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由于手术有许多不利因素,开放手术治疗只适用于严重脱位、移位的髁部骨折患者.

    作者:胡晓文;张茹慧;欧阳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牙(牙合)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计算机辅助的牙颌模型立体分析测量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将视频测量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系统由坐标控制场、两台CCD彩色摄像机、真彩色图象卡、高清晰度彩色监视器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通过特定的测量软件完成模型测量分析.结果系统经检测精度合乎临床要求,并应用本系统分别对正常牙合、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及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结论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是一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的计算机诊断系统.

    作者:周立新;厉松;王邦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幼儿白塞综合征1例

    白塞综合征是以口腔、眼和生殖器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非特异性的皮肤过敏损害.笔者曾诊治1例2岁女性幼儿,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敏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是否表达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护骨因子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在牙龈组织中表达的生理及病理意义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总RNA,应用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其插入pGEM-T载体,测序鉴定.结果测序表明扩增出的二个目的片段DNA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即为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护骨因子在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水平较高,而护骨因子配体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二者表达的相对水平对维持牙槽骨局部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子杰;金军华;张铁梅;栾文民;于世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伴上前牙不齐

    作者设计了双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伴上前牙排列不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自1994年6月至1998年8月用双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伴上前牙排列不齐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8~10岁,平均8.9岁.

    作者:徐中苏;赵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烤瓷铸造支架式可摘义齿的修复

    近年来我们为满足牙列缺损患者对义齿修复的各种要求,采用了烤瓷铸造支架式可摘义齿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领弟;邱志香;怀海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MD患者咀嚼肌肌电与颞颌关节病症及咬合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颅颌功能紊乱(CMD)患者咀嚼肌功能紊乱与TMJ病症及咬合的关系.方法根据TMJ X线片检查,将患者分为TMJ轻症组和TMJ重症组;根据临床咬合检查将患者分为咬合正常组和5类咬合异常组;记录双侧颞肌、嚼肌和二腹肌前腹在下颌姿势位及大紧咬时的肌电活动,并与TMJ病症及咬合进行对照.结果 94.44%的患者肌电图异常,以MM和TP功能紊乱较多见;MM肌电异常的人数以及TP姿势位高电位、ICP紧咬低电位人数,重症组显著多于轻症组;不同咬合情况,其肌电图表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咀嚼肌功能紊乱贯穿于CMD的各个阶段,随着TMJ病症的加重,咀嚼肌功能紊乱亦会加重;咀嚼肌功能紊乱与咬合异常有关,不同异常咬合情况,其肌电异常表现特征亦不同.

    作者:陈永进;王惠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颌恒磨牙根管系统形态学比较

    目的研究牙根管系统的形态结构,为牙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透明标本法对460 个上颌磨牙的根管系统进行研究,并加以比较.结果 (1)上颌第1磨牙全为分离根,无融合根, 18%的上颌第2磨牙和71.7%的上颌第3磨牙为融合根.牙序越后,融合根越多.(2)在分离根的上颌磨牙中, 近中颊根(MBR)多为Ⅳ类及Ⅰ类根管;而远中颊根(DBR)和腭根(PR)基本上为Ⅰ类根管.(3)上颌第2磨牙融合根比其分离根有更多的多口、多孔类根管(P<0.01).结论上颌磨牙分离根的根管系统有其规律性而融合根的根管系统则较复杂.

    作者:唐道鹤;谢华;周磊;廖进民;欧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牙膏氟含量对学龄前儿童氟摄入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使用3种不同氟含量含氟牙膏后24小时尿氟排泄的变化,观察含氟牙膏氟含量及年龄对3个年龄组学龄前儿童氟化物摄入水平的影响,推测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较为安全的氟含量.方法采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使用不同氟含量含氟牙膏后24小时尿氟排泄量,以使用含氟牙膏前尿氟排泄量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含氟牙膏氟含量及年龄对学龄前儿童24小时尿氟排泄有显著影响.结论学龄前儿童刷牙时因误咽部分含氟牙膏引起机体氟化物摄入水平的变化,含氟牙膏氟含量等于或超过1000μg/g时,可致每日总摄氟量超过产生氟牙症的域值,因此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要选用低氟含量牙膏,使用500μg/g含氟牙膏较为安全.

    作者:周静;冯希平;束陈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闩蛛网膜下腔微量注射青霉素G-K对脑干组织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检测鼠三叉神经痛时脑干组织中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干组织中5-HT含量.结果实验组脑干组织中5-H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三叉神经痛时,脑干组织中5-HT含量明显降低.

    作者:樊英显;刘红娟;孙宏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综合性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E-74)及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性心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唐柳云;马梁红;刘念邦;骆桂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罗氏综合征1例

    患者,女,39岁.因上唇反复肿胀3个月并逐渐加重就诊.2年前因偶受风寒,晨起发现左侧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面肌间歇性抽搐,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辅以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针炙治疗.面瘫有所好转,未愈.3个月前发现上唇反复肿胀呈逐渐加重,舌灼痛.既往无唇肿胀病史及皮肤过敏史.

    作者:赵满琳;田松波;吴兰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胶原复合海绵引导根尖周病骨组织修复

    目的应用胶原复合海绵促进根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的修复.方法对11例根尖周病骨组织破坏直径大于1cm或破坏至根长1/3-1/2的牙齿在根尖刮治术后放置胶原复合海绵(胶原海绵+骨形成蛋白+红霉素)观察临床疗效及骨性愈合时间.结果 11例术后1个月复查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X线显示病变全部修复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时4例,12个月时5例,18个月时2例.与常规根尖刮治术比较有差异.结论胶原复合海绵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及引导骨形成性,使骨修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王春兰;陆熔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铸造高嵌体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作用

    作者对根管治疗后的磨牙残冠进行根管及髓室的预备,制作高嵌体来修复缺损牙体的形态,恢复其功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孟令强;平雅坤;张方明;郭长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