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兰;陆熔珠
目的评价重度吸烟与非吸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1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37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均为男性,吸烟组22人,非吸烟组15人,基线时两组的牙周炎病情相似.从牙列的四个象限选取探诊深度在5mm~9mm范围的位点1~2个,吸烟组共122位点,非吸烟组90位点,观察这些位点在非手术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临床指标如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e Depth, 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和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基线),两组PD和AL相似;但吸烟组PLI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01);吸烟组BI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01).牙周非手术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吸烟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吸烟组(P<0.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重度吸烟者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差于非吸烟者.
作者:徐莉;孟焕新;陈智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第二鳃裂囊肿和鳃裂瘘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它由胚胎期第二鳃裂残余组织发育异常所致,作者将收治的3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柱;李瑞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常见神经疾患之一,作者对76例三叉神经Ⅱ、Ⅲ支痛患者进行了骨管松解术,取得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按照White标准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6例,确诊单纯Ⅱ支痛者41例,单纯Ⅲ支痛者35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39~76岁.发病周期1~20年,所有病例皆有不同方法治疗史,其中6例为骨腔病灶刮治术后复发.
作者:李安泽;周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方丝弓技术中,通常采用先拉尖牙到位关闭拔牙间隙,然后应用泪滴曲关闭剩余间隙.一般情况下拉尖牙到位需要三个多月,泪滴曲收前牙区间隙又需要三个多月,增加了治疗的时间.应用双联螺簧缩弓式口外弓能减少一半的治疗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俊祥;王丽芬;邱云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脱位再植牙牙髓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61例67颗再植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术前不做牙髓治疗直接再植,出现牙髓病变时常规根充.B组:术前去髓,根充碘仿氢氧化钙,(Metapaste)半年后常规根充.C组:术前去髓,根充氢氧化钙,半年后常规根充.D组:术前去髓常规根充.结果当牙脱位时间超过30分钟后,术前牙髓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术后牙髓治疗组.术前去髓充入根管过渡性药物氢氧化钙或碘仿氢氧化钙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即刻常规根管治疗组.单纯使用氢氧化钙与使用Metapaste做根管过渡性药物,二者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脱位时间大于30分钟后,术前去髓,先充入氢氧化钙类根管过渡性药物,半年后行根充糊剂加牙胶尖永久充填为较理想的牙髓治疗方法.
作者:孙剑;杨宏军;李景;邓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颅颌面的生长预测是正畸临床治疗学的重要内容,而掌握颅颌面生长的规律则是进行颅颌面生长预测的基础.严格的生长预测应包括高度、深度和宽度三维方向的内容,但由于颅颌面组织的差异性生长,其宽度生长完成较早.因此,矫治期间的颅颌面生长改变主要是在侧面的二维方向上.从正畸临床的角度看,颅面生长的预测主要是对侧面二维方向上的变化进行预测.
作者:周继祥;林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差动技术中磨牙支抗曲打开咬合所产生的力学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磨牙支抗曲打开咬合时,各个牙齿在弓丝作用下的垂直向受力大小.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的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起国人普通型牙弓的上下颌标准弓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真实地模拟临床,即在每个牙齿的确切位置上加载弓丝入槽后槽沟对弓丝的确切约束,求得各个牙齿在弓丝作用下的垂直向的瞬时受力情况.结果上下颌的研究都发现差动技术打开咬合时(双尖牙不入槽),首先在尖牙上产生较大的压力(约117g),大于其它简化的实验模拟和数学模型计算研究所得出的前牙压入力,从而更充分地解释了差动技术打开咬合的有效性,从而也说明差动技术在打开咬合时体现的另一差动性:先压低尖牙,再压低切牙.另外,研究还通过对于三种不同临床情况下弓丝产生的力系统的比较,进一步证实:利用磨牙支抗曲打开咬合时,双尖牙是否入槽对于矫治力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双尖牙不入槽显著地加大了弓丝对前牙的压入力的同时也显著地减少了弓丝对磨牙的伸长力.结论矫治装置上小小的变化都会给整个矫治力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
作者:张晓芸;杨维国;许天民;林久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322例成釉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行SP法PCNA检测和AgNOR定量分析.结果 322例成釉细胞瘤分为一般型(实性型或多囊型)和低复发型.一般型复发率为23.08%,低复发型为10.7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阳性细胞指数和AgNOR计数一般型分别为(6.67±3.35)和(2.67±0.28),低复发型分别为(2.49±0.67)和(1.73±0.2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釉细胞瘤为多形性肿瘤,两型临床病理和细胞增殖活性均不同.
作者:陈新明;刘进忠;汪说之;张文峰;熊世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畸前后髁突骨质变化以及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435例正畸患者拍摄正畸前后曲面体层片并记录正畸前后髁突骨质改变及其变化;正畸前进行TMD相关体征检查并记录正畸过程中因TMD症状就诊的病例.结果正畸治疗前后髁突骨质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7%和6.9%,有显著性差异(P<0.05).58例正畸前存在TMD体征,男性19例(14.1%),女性39例(13.0%),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5).正畸过程中8例因TMD相关症状就诊,其中7例主诉为弹响伴疼痛.结论正畸后髁突病变的发生率增加,不能完全用增龄性改变解释.正畸前存在关节弹响及髁突病变是正畸过程中出现疼痛、开口受限等症状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燕平;马绪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设计了双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伴上前牙排列不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自1994年6月至1998年8月用双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伴上前牙排列不齐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8~10岁,平均8.9岁.
作者:徐中苏;赵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对根管治疗后的磨牙残冠进行根管及髓室的预备,制作高嵌体来修复缺损牙体的形态,恢复其功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孟令强;平雅坤;张方明;郭长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两种牙科低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性能.方法运用动电位极化技术评价了Au-Pd-Ag,Ag-Pd,两种低贵合金的腐蚀性能并与Co-Cr,Ni-Cr,Cu-Al以及Au-Pt合金比较.试验介质为fusayama人工唾液(37C,pH=5),采用电子能谱扫描分析腐蚀产物.结果自腐蚀电位EocAu-Pd-Ag和EocAg-Pd分别为-26mv,40mv远比Ni-Cr合金(Eoc=-223mv)、Co-Cr合金(Eoc=-165mv)为正,但低于传统Au-Pt合金.极化曲线表明电位一定时(<600mv)Au-Pd-Ag合金,Ag-Pd合金的电流密度比Cu-Al合金与Ni-Cr合金低,与传统Au-Pd合金接近.ESCA腐蚀产物拟合结果表明Au-Pd-Ag合金、Ag-Pd合金腐蚀主要以Ag为主,而Au、Pd均无化合物形成.结论两种低贵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低贵合金腐蚀主要以Ag相腐蚀为主.
作者:丁弘仁;马轩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简称MF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口腔颌面部少见,本文针对我科收治的1例舌根部MFH加以报道.
作者:欧阳芳瑾;张瑛;刘伟弘;周瑞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春生长迸发期及前、后期三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上颌发育不足的男性患者,扩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39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1.87±1.76,A点前移2.61±1.07mm,其中9岁~11岁年龄组的变化量大.结论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治疗,在青春生长迸发期前期比青春生长迸发期及后期效果显著.
作者:彭文波;王光护;廖少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是否表达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护骨因子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在牙龈组织中表达的生理及病理意义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总RNA,应用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其插入pGEM-T载体,测序鉴定.结果测序表明扩增出的二个目的片段DNA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即为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护骨因子在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水平较高,而护骨因子配体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二者表达的相对水平对维持牙槽骨局部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子杰;金军华;张铁梅;栾文民;于世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纳米SiO2-x对高强玻璃纤维/EAM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纳米粒子SiO2-x、高强玻璃纤维(S-GF)作为增强材料,以齿科丙烯酸树脂(EAM树脂)、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基体,制备了聚合物基纤维纳米复合材料,测试了预浸料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纳米SiO2加入后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当纳米SiO2-x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55.6%(为1702.4Mpa).结论纳米SiO2-x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均得以提高.
作者:张文云;施长溪;陈吉华;赵信义;贾安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评估方法.方法选择8~9岁儿童共844名,试验组407名,对照组437名,采用Rustogi Modification of the Navy plaque index菌斑指数记数法、口腔卫生知识问卷测试法,对所有参加者在试验前后予以测试.结果试验组平均菌斑指数在试验前后差值为2.35,对照组为0.61,t检验P<0.0001.二组在问卷测试中,也有显著性差异,多数主要的问答中实验组正确率明显增加,经卡方检验P<0.01.结论问卷及菌斑测试结果表明健康教育是提高学校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水平,改进口腔卫生状况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辉;郑树国;M.E.Butler;A.R.Volpe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就1993年3月至1999年3月矫治的37例混合牙列期牙弓狭窄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一、临床资料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6.5~13岁,平均年龄9.8岁,矫治后保持至混合牙列期结束,恒牙列形成.
作者:王芬;朱联珍;吴健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对109例髁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与保守治疗,并进行追踪随访6个月.通过X线片检查、主观与客观的临床检查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大开口度、下颌运动、咬合关系、开口时下颌偏斜及颞颌关节区肌肉疼痛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手术组髁突复位准确度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由于手术有许多不利因素,开放手术治疗只适用于严重脱位、移位的髁部骨折患者.
作者:胡晓文;张茹慧;欧阳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三叉神经其他分支皮层诱发电位的差异.方法通过刺激10名健康成人的眶下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结果①刺激发生20ms左右出现P1,其后N1~N5等9个波峰依次出现;②P3、N3、P4潜伏期稳定,N3~N4振幅高且图形规律;③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与下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神经TSEP中高峰电位出现于110ms的N3P4波,波幅>10μV,其潜伏期相对稳定,形成上颌神经TSEP的特点,早期的P1~N2波幅较低,但可以因周围神经的改变而有较大的变化;正常上颌神经的TSEP各波潜伏期、图形特点、峰峰电位差与下颌神经TSEP差异不明显.根据图形特点、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三叉神经上颌支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的判定指标.
作者:王雨生;高山;刘文;卢建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