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与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戴国维;张震康;于世凤;周明勇

关键词:谷胱甘肽, 平阳霉素, KB细胞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国产抗癌药平阳霉素作用培养肿瘤细胞时与胞内谷胱肽及其酶系统的关联性;改变谷胱甘肽的含量对平阳霉素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分析法与MTT比色试验法进行检测。结果平阳霉素可通过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失活;改变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可以逆转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结论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与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有密切相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人口腔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研究

    目的了解正常人口腔粘膜中染色体损伤发生的情况,探讨不同部位细胞微核数的差异。方法对90例正常口腔粘膜颊部、舌背、舌腹3个部位进行了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分析,并判定微核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口腔粘膜颊部细胞微核数大于舌背、舌腹细胞微核数(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P<0.01)。非吸烟组细胞微核数远远低于吸烟组(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量和吸烟年数同微核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颊粘膜受到的各种理化刺激因素的作用较舌腹粘膜更直接。烟草刺激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王睿;刘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剂量顺铂化疗导致呕吐的临床防治研究

    目的设计简单合理、价廉高效的镇吐方案来防治大剂量顺铂化疗导致的呕吐。方法对1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灭吐灵、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三种方案,观察其镇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灭吐灵不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现象,有效率47.78%,且不良反应严重;单用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有效率分别为88.46%、89.83%,不良反应轻。结论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方法简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吐方案。

    作者:庞芳河;巫家晓;周诺;蒙宁;邝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牙周康液用于根管治疗临床观察

    将牙周康胶囊制成0.5%溶液(YzHK液)冲洗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1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5%YzHK液配制:采用成都倍特公司生产的牙周康胶囊和蒸馏水配制装瓶,经过高压消毒备用。 2.YzHK液(实验组)112例;男性60例,女性52例。前牙81例,后牙31例,有瘘管者108例。 H2O2、盐水(对照组)102例;男性58例,女性44例。前牙64例,后牙38例,有瘘管者96例。

    作者:杨生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钛支架联合髂松质骨片修复下颌骨缺损14例报告

    下颌骨形态功能复杂,在颌面骨组织缺损中为多见,外伤、肿瘤手术或炎症等均可造成大范围的骨质缺损,功能修复比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骨移植或代用品重建。我们近年来采用钛板作支架,联合自体松质骨片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14例,结果满意。

    作者:颜德权;屈道利;梁利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软腭后推结合带蒂颊脂垫转移修复腭裂的临床应用

    1997年我科应用软腭后推术结合带蒂颊脂垫转移修复腭裂5例, 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2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1例,不完全性腭裂1例;腭裂术后复裂1例。年龄3~12岁,平均6岁。术前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武建潮;宁金龙;李小静;展望;张林;颜雨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烤瓷贴面的临床应用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烤瓷贴面修复技术为36例患者的74颗患牙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21~43岁,共有患牙74颗。这74颗患牙均为上前牙,四环素牙18颗,氟斑牙24颗、前牙切1/3缺损15颗,前牙切角缺损10颗,前牙间小间隙7颗。患者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上前牙均无明显前突,前牙为非对刃牙合或反牙合。 2.材料:烤瓷贴面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专用瓷粉系列。粘接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专用粘接剂系统。

    作者:王少萍;赵玉珍;孙璞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AD/CAM制作瓷全冠边缘适合性的评价

    目的研究采用第二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EREC Ⅱ)制作的瓷全冠的边缘适合性。方法在离体牙上制备标准的全瓷全冠预备体,采用CEREC Ⅱ CAD/CAM系统制作瓷全冠并就位,用工具显微镜测量瓷全冠与预备体之间的间隙。结果所有全冠均能顺利就位,平均边缘间隙在肩台为56±26μm,牙合面为64±21μm,轴面为81±31μm,其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值为64±28μm。结论 CEREC Ⅱ系统制作的标准瓷全冠就位顺利,边缘适合性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高平;周晖;王雨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牙移植术远期观察

    我们应用同种异体保存部分活的牙髓组织的供牙986例行移植术的远期观察,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供牙采用拔除的移位牙、阻生牙、无功能牙以及因正畸修复需拔除的牙齿。供牙必须是健康人的牙齿,无急慢性传染病,无牙体病、牙周病、尖周病;供牙者年龄为12~22岁;保存活的牙髓和牙周膜的供牙。 2.供牙的处理:供牙拔除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去除冠周软组织,牙颈部除石放入0.25%氯霉素液体中置-24℃的低温冰箱储存三周待用,深低温冰箱中保存的供牙不宜保存太久,否则釉质脱落,液氮中不能直接保存供牙。药液一月更换一次。

    作者:刘金忠;冯咪咪;李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长焦距髁突经咽侧位定位摄影架的研究

    目的髁突经咽侧位X线片可以清楚显示髁突骨质的微细结构。以往本片位的摄影方法X线源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过近,皮肤辐射计量较大。本文研究出长焦距髁突经咽侧位的摄影方法,在X线源距皮肤20cm以上前提下,所拍摄影像可满足诊断要求,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方法在对100例成年患者定位头颅正侧位片测量分析基础上计算出适合大多数患者的佳入射角,向头侧倾斜5角和向枕侧倾斜5角。依此制作长焦距定位摄影架。并进行20例(40侧)临床病例的照片图像显示效果评定和重复性检验。将这组病例的结果与20例(40侧)短焦距摄影方法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长焦距髁突经咽侧位片摄影效果与短焦距摄影片效果比较,甲级片率从65%提高到72.5%。重复性比较结果与短焦距摄影方法基本相同。结论将传统髁突经咽侧位改为长焦距摄影,可降低X射线对患者的照射剂量,使其达到国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由于使用了定位摄影架,本方法可使摄影技术难度下降,易于被初学者掌握。

    作者:任文革;张刚;马绪臣;孙广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新分类在我国临床适用情况

    目的探讨马绪臣、张震康在1998年提出的分类法(以下简称新分类法)在我国临床的适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995年12月~1997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就诊、病历及X线资料完整的病历255例,对病例资料、平片资料、造影资料及关节镜资料等进行分析,并按照新的诊断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以疼痛主诉就诊者共192例,占75.30%。平片资料显示159例具有骨关节病改变,造影资料证实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5例,占27.47%;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5例,占27.47%;其他移位(包括关节盘内、外旋转移位等)13例,占14.29%。关节镜检查证实了关节内炎性疾患的存在。按照新的诊断分类标准,255例TMD患者中,咀嚼肌紊乱发生率为24.31%;结构紊乱发生率为24.71%;炎性疾病发生率为58.43%;骨关节病发生率为63.92%。结论将疼痛概念引入的新的诊断分类法是适用于我国临床情况的,并认为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诊断分类必将进入TMD领域。

    作者:王艺;马绪臣;赵燕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属硫蛋白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组织之间,MT的表达有无差别。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颌骨骨肉瘤中MT的表达。结果 60%的病例中有肿瘤细胞呈MT阳性表达,表现为胞浆及胞核中的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集中于形成骨基质较活跃的区域;三组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标本中,MT表达的综合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别,成骨细胞型骨肉瘤MT表达强于成纤维细胞型。结论 MT可能在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MT的表达不同,提示骨肉瘤的类型多样,在生物学行为上可能存在差别。

    作者:罗海燕;周静萍;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下颌骨牵引成骨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骨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是指利用生物组织的张力拉力效应,对部分或完全离断但仍保留血供的骨段,施以特定频率和方向的牵引力,使骨段逐渐分开,间隙由新生骨取代,从而延长或增宽骨骼的一种新技术[1 ~6]。目前,牵引成骨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矫治各类小下颌畸形及下颌后缩畸形,并在治疗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下颌骨宽度不足、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从而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王晓霞;王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根管内壁的扫描电镜研究

    目的应用波长132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根管内壁,观察其扫描电镜图像改变。方法取6颗新鲜离体上颌中切牙,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常规根管预备加单模光纤连续波半导体激光照射5分钟;B组常规根管预备加连续波激光照射两次,每次5分钟,间隔30分钟;C组为常规根管预备对照组。三组牙齿标本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A组部分管间牙本质熔融,呈均质状结构,玷污层大部分消失,管壁散在附着少量白色结晶样物质,牙本质小管大部分封闭。B组牙本质小管全部封闭,管壁平坦,管间牙本质熔融,呈均质状结构,玷污层消失,管壁干净无碎屑。C组根管内壁覆盖了大块不规则玷污层,可见少许牙本质小管。而且,所有标本根管壁未见裂隙和碎裂现象。结论激光照射根管内壁,可使管壁表面玷污层消除,产生熔融层,有利于根管治疗。

    作者:李万红;杨冬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固定修复印模方法的比较

    印模能否准确地让模型再现口腔原有的解剖形态,不仅与印模材料和模型材料有关,也和印模的方法有直接的关系[1~2]。我们对普通印模托盘和个齿托盘所采取的印模和模型做了一个比较。

    作者:林侠;赵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正畸牙齿移动时骨形成蛋白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的分布、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BM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性兔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BMP的表达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张力区牙周膜BMP表达高峰出现早于牙槽骨表面;与张力区比较,压力区BMP表达高峰出现较迟。结论 BMP参与正畸牙齿移动时的骨吸收和骨增生的骨改建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远萍;孙新华;吴学礼;孙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刮治加磨削及冷冻治疗造釉细胞瘤31例

    我科近13年来采用刮治加磨削再加冷冻的治疗方法治疗造釉细胞瘤31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4~36岁。其中1例为上颌骨造釉细胞瘤,其余30例均为下颌骨造釉细胞瘤(3例病变位于正中部,27例位于下颌角及升支部),31例中11例为单囊型,20例为多囊型,单囊型中有3例含牙,曾被误诊为含牙囊肿。囊腔直径3cm~10cm(多囊者包括骨间隔),4例已近下颌切迹,2例肿瘤突破下颌体舌侧骨板侵入软组织。本组31例均经病理证实。

    作者:王笑茹;霍峰;马宏伟;陈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在舌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效果及切取皮瓣后对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例舌癌术后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即刻修复舌缺损,术后观察成功率、舌的外形、活动度及粘膜化情况,对手术前后左右手小指及无名指的两点触觉进行比较。结果 15例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的皮瓣全部成活,舌外形、活动度及粘膜化均满意;术前和术后双手小指和无名指二点触觉及痛觉未见明显差异,而10例桡侧皮瓣的患者中有3例半年内拇指和食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迟钝。结论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由于位置较桡侧隐蔽,质地更细腻,切取后对拇指及食指掌侧的感觉功能无影响,该皮瓣不失为舌缺损修复再造的首选皮瓣之一。

    作者:王晓卫;郑家伟;竺涵光;张志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腭裂修复术同期中耳置管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目的了解腭裂修复同期鼓膜切开中耳置管,对腭裂渗出性中耳炎及听力损失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腭裂修复前作声阻抗检查鼓室图为B型,声镫骨肌反射阴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V波反应阈≥ 30dB的患儿76例,随机分为置管组与常规组,置管组为行腭裂修复同期中耳置管45例;常规组为单纯行腭裂修复31例。术后两周分别进行鼓室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置管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均有显著性(P<0.001),常规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置管组与常规组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置管组与常规组两组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耳置管可作为腭裂渗出性中耳炎及听力损失的常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听力,避免粘连性中耳炎发生。

    作者:付新国;刘霜印;邹伟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与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本研究探讨国产抗癌药平阳霉素作用培养肿瘤细胞时与胞内谷胱肽及其酶系统的关联性;改变谷胱甘肽的含量对平阳霉素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能液相层析仪分析法与MTT比色试验法进行检测。结果平阳霉素可通过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失活;改变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可以逆转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结论平阳霉素的毒性作用与谷胱甘肽及其酶系统有密切相关。

    作者:戴国维;张震康;于世凤;周明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研究

    目的研究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基牙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规律。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天然牙—种植体受力和运动的特点。结果集中斜向力种植体大应力值是集中垂直向力的2倍,是集中斜向力下天然牙大应力值的3倍。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比种植体的位移大,种植体承担外力较大。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是不同于传统的固定桥的修复体,颊舌向力是修复体破坏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用有一定强度的种植体,减轻牙合力,减小颊舌向力。

    作者:周延民;张理生;孟维艳;周振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