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龙;郑瑛;杨红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病例矫治前后牙弓的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安氏Ⅱ1类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测量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腭盖高度,Spee曲线变化。测得数值经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有显著差异(P<0. 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后前段变化不明显,中段及后段的牙弓长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③上颌腭盖深度矫治后较矫治前稍有增加。④Spee曲线治疗后明显变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方丝弓桥治技术中对支抗牙进行控制,移动牙齿时应用适当的矫治力及深覆牙合患者减小其Spee曲线是矫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徐建芳;崔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马绪臣、张震康在1998年提出的分类法(以下简称新分类法)在我国临床的适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995年12月~1997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就诊、病历及X线资料完整的病历255例,对病例资料、平片资料、造影资料及关节镜资料等进行分析,并按照新的诊断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以疼痛主诉就诊者共192例,占75.30%。平片资料显示159例具有骨关节病改变,造影资料证实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5例,占27.47%;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5例,占27.47%;其他移位(包括关节盘内、外旋转移位等)13例,占14.29%。关节镜检查证实了关节内炎性疾患的存在。按照新的诊断分类标准,255例TMD患者中,咀嚼肌紊乱发生率为24.31%;结构紊乱发生率为24.71%;炎性疾病发生率为58.43%;骨关节病发生率为63.92%。结论将疼痛概念引入的新的诊断分类法是适用于我国临床情况的,并认为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诊断分类必将进入TMD领域。
作者:王艺;马绪臣;赵燕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腭裂修复同期鼓膜切开中耳置管,对腭裂渗出性中耳炎及听力损失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腭裂修复前作声阻抗检查鼓室图为B型,声镫骨肌反射阴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V波反应阈≥ 30dB的患儿76例,随机分为置管组与常规组,置管组为行腭裂修复同期中耳置管45例;常规组为单纯行腭裂修复31例。术后两周分别进行鼓室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置管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均有显著性(P<0.001),常规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置管组与常规组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置管组与常规组两组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耳置管可作为腭裂渗出性中耳炎及听力损失的常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听力,避免粘连性中耳炎发生。
作者:付新国;刘霜印;邹伟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唾液是乙型肝炎病素(HBV)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多年来我科对就诊的初诊患者常规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现将结果报告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一、材料和方法 我科1996年7月1日~2000年5月26日初诊患者5229例。所有被检者在初诊当日由专业技术人员微量法手指采血,并及时离心分离血清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样品中HBsAg 、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
作者:邹敏;周洪;叶湘玉;许援朝;牛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国产补钙剂L-苏糖酸钙、葡糖酸钙、柠檬酸钙和碳酸钙相同给药剂量一次口服后大鼠24小时内下颌骨钙的沉积量。方法放射性45Ca标记的钙制剂示踪,通过测定下颌骨放射性强度(Bq),计算出单位重量颌骨钙的沉积量。结果成年大鼠颌骨钙沉积量与钙制剂的给入量成正比,不同钙制剂在颌骨中的沉积量不同。结论适量地服用钙制剂对颌骨钙沉积有益。
作者:仝健;陈阵;牛惠生;李怀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骨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是指利用生物组织的张力拉力效应,对部分或完全离断但仍保留血供的骨段,施以特定频率和方向的牵引力,使骨段逐渐分开,间隙由新生骨取代,从而延长或增宽骨骼的一种新技术[1 ~6]。目前,牵引成骨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矫治各类小下颌畸形及下颌后缩畸形,并在治疗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下颌骨宽度不足、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从而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王晓霞;王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组织之间,MT的表达有无差别。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颌骨骨肉瘤中MT的表达。结果 60%的病例中有肿瘤细胞呈MT阳性表达,表现为胞浆及胞核中的棕黄色颗粒;阳性细胞集中于形成骨基质较活跃的区域;三组不同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标本中,MT表达的综合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别,成骨细胞型骨肉瘤MT表达强于成纤维细胞型。结论 MT可能在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MT的表达不同,提示骨肉瘤的类型多样,在生物学行为上可能存在差别。
作者:罗海燕;周静萍;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治疗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甚至因此而逃避治疗的现象。我们选择同龄的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进行此项调查并与大学生常模对比分析,旨在分析牙科知识是否对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及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王钺;王琴;王东;于丹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应用同种异体保存部分活的牙髓组织的供牙986例行移植术的远期观察,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供牙采用拔除的移位牙、阻生牙、无功能牙以及因正畸修复需拔除的牙齿。供牙必须是健康人的牙齿,无急慢性传染病,无牙体病、牙周病、尖周病;供牙者年龄为12~22岁;保存活的牙髓和牙周膜的供牙。 2.供牙的处理:供牙拔除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去除冠周软组织,牙颈部除石放入0.25%氯霉素液体中置-24℃的低温冰箱储存三周待用,深低温冰箱中保存的供牙不宜保存太久,否则釉质脱落,液氮中不能直接保存供牙。药液一月更换一次。
作者:刘金忠;冯咪咪;李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烤瓷贴面修复技术为36例患者的74颗患牙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21~43岁,共有患牙74颗。这74颗患牙均为上前牙,四环素牙18颗,氟斑牙24颗、前牙切1/3缺损15颗,前牙切角缺损10颗,前牙间小间隙7颗。患者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上前牙均无明显前突,前牙为非对刃牙合或反牙合。 2.材料:烤瓷贴面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专用瓷粉系列。粘接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专用粘接剂系统。
作者:王少萍;赵玉珍;孙璞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又名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 tis),是儿童常见的舌粘膜疾病。 一、流行病学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地图舌患病率的报道[1~8]。虽有不少报道认为地图舌无明显的性别和种族偏向,但Banoczy[9]认为女性多于男性,两者之比为 2:1;而Chosack的普查结果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国内也有报道认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8]。Kleinman[5]在普查中发现白人儿童的地图舌患病率是黑人及其它肤色儿童的近两倍,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Chosack也认为地图舌患病率与人群起源不同有关[2]。地图舌多见于儿童和年青人。Sedano[4]发现10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显著高于10岁以上儿童。
作者:刘芳;石四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1.1在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及其Lucifer Yellow划痕荧光传输技术,研究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作用对Tca8113细胞Cx31.1蛋白表达,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Tca8113细胞经HMBA处理后,流式细胞仪分析,Cx31.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计数率由1.7%上升至30.3%,Tca8113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推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部分恢复。结论 HMBA可上调Cx31.1蛋白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使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并实现对舌癌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作者:周峻;杨连甲;金岩;董绍忠;何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重唇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表现为上唇或下唇明显臃肿,严重影响美观。现将我科从1994年至1998年收治的32例重唇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 32例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3~29岁,平均21岁;28例发生在上唇双侧,其中4例亲属有类似疾病。4例发生在下唇双侧。临床主诉上唇或下唇较重,唇部表现粘膜干燥,皲裂,影响美观,无疼痛及其它不适症状。3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4例采用肥厚组织切除,18例采用唇腺摘除和唇粘膜修整术,术后全部一期愈合。
作者:何巍;曹选平;刘学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下颌骨形态功能复杂,在颌面骨组织缺损中为多见,外伤、肿瘤手术或炎症等均可造成大范围的骨质缺损,功能修复比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骨移植或代用品重建。我们近年来采用钛板作支架,联合自体松质骨片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14例,结果满意。
作者:颜德权;屈道利;梁利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粘接银汞合金充填修复的方法, 在防止边缘微渗漏方面,优于常规银汞合金充填[1~2]。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粘结银汞合金充填后牙牙合面龋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建安;马南山;闫颖萱;王嘉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设计简单合理、价廉高效的镇吐方案来防治大剂量顺铂化疗导致的呕吐。方法对1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灭吐灵、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三种方案,观察其镇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灭吐灵不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现象,有效率47.78%,且不良反应严重;单用恩丹西酮及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有效率分别为88.46%、89.83%,不良反应轻。结论联合用药均能有效地防治大剂量顺铂所致的呕吐,方法简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吐方案。
作者:庞芳河;巫家晓;周诺;蒙宁;邝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的定植时间。方法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定植的时间,选取8~30个月的婴幼儿116名,并对其中11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变形链球菌可在1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12个月以内的婴儿定植率为16.67%,16~18个月幼儿为56.5%,19~24个月的为63.6%,30个月时达70.0%。在牙面有MS定植的儿童中,50.8%儿童MS的检出时间是在13~24个月。对11名婴儿跟踪调查,发现在12个月后有7名儿童牙面MS检查由阴性转成阳性,占63.6%,感染时间平均为18.71±3.58个月。结论在本研究中婴幼儿感染MS的时间较早,预防龋病的发生和MS的定植应从婴儿牙齿萌出时开始。
作者:邱文彦;李哲;宋印章;欧阳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基牙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规律。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天然牙—种植体受力和运动的特点。结果集中斜向力种植体大应力值是集中垂直向力的2倍,是集中斜向力下天然牙大应力值的3倍。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比种植体的位移大,种植体承担外力较大。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是不同于传统的固定桥的修复体,颊舌向力是修复体破坏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用有一定强度的种植体,减轻牙合力,减小颊舌向力。
作者:周延民;张理生;孟维艳;周振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25%甲硝唑牙科用凝胶剂(依俐周)辅助龈下刮治与单纯龈下刮治,治疗深牙周袋的疗效。方法 18例中、重度成人牙周炎患者,选择其左右侧对应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7mm但≤10mm,且探诊出血的位点,进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0天时试验牙接受龈下刮治及依俐周局部用药,对照牙只接受龈下刮治。于基线、治疗后21天、91天时,进行PD和探诊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龈下菌斑涂片检查。结果依俐周局部用药部位,其PD在治疗后91天,改善了2.91mm,明显大于对照组改善值1.83mm。治疗后21天,试验组BOP由基线时的100.0%降至86.4%,而对照组BOP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1天试验组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百分率由基线之24.1%降至6.2%,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局部应用25%甲硝唑牙科用凝胶辅助龈下刮治治疗深牙周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爽英;徐莉;段清宇;陈智滨;曹采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缓释氟粘贴片体内防治龋齿的作用。方法受试者7例,无氟期(唾液单独作用)和有氟期(唾液与氟片共同作用)戴右侧上颌舌侧和左侧下颌颊侧装置各一,每装置有正常和4小时人工龋釉质标本各1块。有氟期氟片置于上颌中切牙前庭沟处的粘膜表面,每天一次,一次一片。实验后将正常釉质块放入37℃酸胶中48小时。观察两期人工龋表面硬度值的改变、表面沉积物的情况和实验后釉质抗酸能力的变化。结果有氟期人工龋表面硬度值增加量(上下颌分别为73.9±6.3kg/mm2和35.1±8.9kg/mm2,P<0.5)高于无氟期(上下颌分别为55.9±8.3kg/mm2和31.1±14.5kg/mm2,P>0.5),上颌硬度值增加多,P<0.5。有氟期人工龋釉质表面有小而致密的矿物盐沉积,无氟期的沉积物大而疏松。有氟期正常釉质经酸处理后脱矿程度低于无氟期。结论缓释氟粘贴片能提高唾液对早期龋的再矿化作用,增进正常釉质的抗酸能力。
作者:葛瑶;王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