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价及其与农村自杀死亡关系研究

韩梅;贾存显;邱惠敏;马吉祥;路长飞;刘慧

关键词:简易应对, 信度, 效度, 自杀, 农村
摘要:目的 检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在农村自杀死亡研究中的信度、效度,探讨不同应对方式与农村自杀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3个县(市)的25个乡镇农村自杀死亡病例200例作为病例组,并按照同性别、年龄(±3岁)、当地居住者1∶1配比选取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心理解剖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5和0.772,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应对方式得分与绝望量表得分均呈现负相关(r=-0.519,-0.196,P均<0.001).对两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5个和6个公因子,与原量表设计者的假设不一致.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方式是农村自杀死亡的保护因素(OR =0.906,95% CI=0.850 ~0.966).结论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在农村自杀研究中有较好的信度和一定的效标效度与区分效度,但结构效度与原量表不一致,某些条目需要修正和完善.积极应对方式是农村自杀死亡的保护性因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死量对性行为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性行为引起心肌缺血、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入院后动态测定血清肌酸激酶-MB蛋白(CK-MBmass)计算其心肌梗死量,根据心肌梗死范围大小患者分为A、B组;患者出院后性行为时佩戴动态心电图检测ST-T变化.结果 根据血清CK-MBmass动态变化计算其心肌梗死量,其中A组患者平均为32.2 CK-MBmass-g,B组患者平均为21.7CK-MBmass-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患者性行为时计算心电图∑T波、∑ST段改变的面积,其中A组患者平均为5.6 mm2、2.3mm2;B组患者平均为3.7 mm2、1.2mm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性行为能否诱发心肌缺血、损伤,取决于心肌梗死量的大小.

    作者:邢启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因素及糖尿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发T2DM患者69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糖尿病无斑块组(男17例,女15例)和糖尿病伴斑块组(男20例,女17例),另外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男15例,女l1例).测定收缩压(SBP)、腰围(W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vaspin水平.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后,耱尿病无斑块组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66±0.22) ng/mLvs (0.46±0.12) ng/mL,P<0.01],而糖尿病伴斑块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无斑块组[(0.52±0.22)ng/mLvs(0.66+0.22)ng/mL,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aspin与HOMA-IR呈负相关(r=-0.276,P=0.0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和vaspin水平是糖尿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vaspin水平在初发T2DM人群中升高,血清vaspin水平下降可能与初发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联.

    作者:李振作;张艳;马驰骋;刘金波;孙宇;侯新国;陈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方法 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间,我科共收治114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其中105例为单侧,9例为双侧,均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及血浆醛固酮、血钾的变化.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4±8.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5±5.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9±3.1)d,术中及术后无重大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结节大小在2 ~16mm间.在中位时间为31(6 ~82)个月的随访期内,55例(48.2%)患者高血压治愈,57例(50%)改善,2例(1.8%)无效,1例患者术后醛固酮仍高出正常,其余患者的血浆醛固酮及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是治疗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绍博;金讯波;王翰博;巩若箴;郭旭东;熊晖;王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授精后5h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授精后5h对可能受精失败的卵子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可行性.方法 授精后3、4、5h分别观察卵子是否排出第二极体.若已经排出第二极体,则认为卵子已经被激活,是受精的征象.如果患者在授精后5h观察少于65%的卵子排出第二极体,则剩余的只有第一极体的卵子接受补救性ICSI.1 05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按照有无补救性ICSI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部分接受补救性ICSI,本组又按照有无补救性ICSI将卵子分为两部分:补救性ICSI部分及IVF部分;Ⅱ组:未接受补救性ICSI.201例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Ⅰ组患者卵子在授精后3、4、5h第二极体排出率均低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原发不孕的比例、不明原因性不孕的比例高于Ⅱ组(P<0.05);②Ⅰ组、Ⅱ组、对照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补救性ICSI部分卵子优胚率低于Ⅱ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IVF中精卵共培养3h是可行的;授精后5h第二极体的排出可作为卵子激活的征象;授精后5h行补救性ICSI可获得可观的临床结局,且不会增加多精受精率;低受精率可能更易出现在原因不明性不孕及原发不孕患者.

    作者:杨慧军;李媛;吴克良;李梅;车詈;马水英;仲万霞;陈子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道病毒71型山东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2008年山东省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 EV71)的基因特征.方法 以2008年山东省分离的一株EV71 (JN200804)为样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测定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JN200804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404个核苷酸,与其他EV71毒株相比,在编码区没有核苷酸的缺失和插入,5' UTR和3'UTR的长度和序列有差异.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JN200804株与安徽株(Fuyang/17.08/1)、浙江株(Zhejiang08)和北京株(BJ08)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大于95%,与国际标准株BrCr的同源性仅为79.8%.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JN200804株与Fuyang/17.08/1同源性高达99.6%,与TW/2086/98同源性低(94.5%).根据P1、P2和P3区基因序列构建了种系进化树:JN200804株与C4亚型各毒株(Fuyang/17.08/1、Zhejiang08、BJ08、SHZH03、N3340 -TW-02和SHZH98)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都在91%以上.结论 JN200804株属于EV71的C4亚型,与AnhuiFY08、Zhejiang08和BJ08的进化关系为密切.

    作者:李鹏;张颖;岳盈盈;宋楠楠;李志会;盖中涛;孟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天然杀伤T细胞对多树突状细胞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类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系中Smoothened第十外显子基因序列变异的检测

    目的 研究Hedgehog (Hh)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作用分子Smoothened (SMO)第10外显子基因序列变异在人类肝、肺、胃、卵巢肿瘤及5种肿瘤细胞系中存在的状况.方法 提取人类肝、肺、胃、卵巢肿瘤组织及5种肿瘤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对基因组DNA中SMO第10外显子进行PCR体外扩增,然后进行D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在2例胃肿瘤组织中存在SMO第10外显子序列的变异,分别为1958C→T,1971A→G,胃肿瘤细胞系AGS中也存在SMO第10外显子序列的变异2002T→C( rs2016607).结论 在胃肿瘤中存在SMO基因序列的变异,而其基因的改变与SMO构象和活性存在一定关系,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胃肿瘤的发生与SMO基因序列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作者:杨凌;张弛;田延鑫;孔北华;黄淑红;张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发展现状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指内镜经自然腔道穿出空腔脏器壁,在空腔脏器外进行的外科手术[1].这一概念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Kal1oo于1998年提出,经2004年Kalloo的动物实验报道[2]而被广大腹腔镜医师和内镜医师所了解和熟悉.NOTES具有突出的优势,它使微创手术从“腹壁无可见瘢痕”发展为真正的无瘢痕,消除了腹壁切口感染问题,减少了术后疼痛,降低了切口疝的风险,减小了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恢复快,心理创伤小,对追求美容效果的患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治疗性内镜可以在仪使用镇静剂下进行,因此,临床NOTES手术完全有可能不用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来完成,减轻了麻醉深度,相应的麻醉风险也大大降低,NOTES如能在门诊开展,可降低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消费[3].近年,NOTES已成为国内外腹腔镜外科医师及内镜医师关注的热点[4],我国医师在动物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结合我们的应用体会,将我国NOTES的发展现状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胡三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山东省项目地区女性性工作者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干预地区与对照地区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评估干预地区宣传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首批项目县为干预地区,选择经济条件相似的非干预地区作为对照,按照同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比较干预地区、对照地区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干预地区完成有效问卷1 157份,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24.58±5.08)岁,对照地区收集有效问卷1 506份,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25.20±5.54)岁,均以未婚女性、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干预地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94%,对照地区为1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 084.91,P<0.001),干预地区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明显好于对照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1.35,P<0.001).干预地区女性性工作者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6.78%,对照地区为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40,P<0.001).结论 干预地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明显好于对照地区,持续深入的宣传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女性性工作者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危险行为.

    作者:康殿民;陶小润;李建卓;廖玫珍;朱晓艳;张娜;郑薇;于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风机制,治疗的研究回顾及进展——NMDA受体及其下游死亡信号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缺血性中风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残、致死因素[1-2].中风发生后的神经细胞死亡是渐进长时程的过程[3],对于其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有效的中风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个人的病痛,而且还减轻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然而,临床上目前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玉田;吴东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做科研的几点体会

    我在高校当教师已逾30年,数十年来教学科研兼顾,从科研起步到逐步深入,科研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有成功,也有挫折,有些较深的体会和感受,写在下面,请大家参考和指正.1 作为高校的教师必须搞科研大学的教师应该参与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才算是称职的教师.我校是“985”高校,现又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山大的老师,不搞科研只能被淘汰.高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做科研,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于修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分子RNA的分析

    目的 检测假手术和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小分子RNA的差异表达.方法 选取假手术组(F)和脑缺血再灌注组(B)大鼠海马脑组织,提取小分子RNA,应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深度测序,通过信息分析获得mi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F组和B组分别获得6 833 331和6407 399个序列,平均长度均为22 nt.将原始数据与miRbase、Genbank和Rfam(9.1)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分类注释.在F组和B组,miRNA总数分别占小分子RNA总数的76.77%和75.22%,两组间共有32种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出新的候选miRNA 130条.结论 Solexa测序是一种快速、全面地研究和发现小分子RNA的重要手段,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及候选miRNA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的发展.

    作者:高蕊;甘尚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分子病理学的衍生——病理学发展轨迹之必然

    病理学历史久远,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轨迹,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演化规律,已历经二千余年,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中形成了极其特殊的学科定位.它既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分支,又是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在临床疾病的诊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喻为疾病后诊断的“金标准”.正如世界著名的临床学家William Osler称谓:“病理为医学之本”(as is our pathology,so is our medicine).从肉眼到镜下,从形态到机能,从单纯明确诊断到决定手术范围、估计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涉足靶向治疗,多元多彩和无法穷尽的疾病赋予了病理学更多的责任和使命[1-2 ].

    作者:周庚寅;高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四维及二维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四维和二雏超声造影对肝肿瘤显示及诊断的异同,探讨四维超声造影对肝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例(19个病灶)肝肿瘤患者先后进行二维和四维超声造影,经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肿瘤形态、灌注方式及滋养血管的特征.对比总结肝肿瘤四维超声造影的表现,分析其对肝肿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二维和四维超声造影均显示原发性肝癌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肝转移瘤稍晚动脉期周边增强,而在门脉期和延迟期无强化;肝血管瘤呈“慢进慢出”;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术后病灶三期均无明显强化,四雏超声造影图像上呈“空洞样”.四维超声造影时可更清晰地动态显示肝肿瘤立体形态,且动态显示的肝肿瘤滋养血管务数及其分支明显增多、分布更加密集.结论 四维超声造影图像立体感、层次感更强,能动态、连续显示肝肿瘤灌注及其滋养血管特征,可作为一种辅助肝肿瘤诊断的新方法.

    作者:张开宁;时丹丹;肖静;王蒙;李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卵巢原位癌的起源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希望

    卵巢癌的组织发生和起源研究正面临着临床和病理学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事实发现提示,长久以来认为的高恶度浆液卵巢癌(H-PSC),可能既不来源于卵巢,也不产生于卵巢的上皮分化细胞.近在输卵管伞部发现的早期H-PSC病变,被称为输卵管浆液原位癌(STIC),提供了研究卵巢癌早期发生的全新的概念和材料.例如,STIC的发现让我们有可能进一步研究和确定一些与浆液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分子改变,包括P53,BRCA1,HMGA2和微小RNA (microRNAs).同时,STIC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疑问:其他类型的卵巢癌(包括子宫内膜样的、透明细胞、黏液细胞和部分低恶度浆液癌)是否应重新定义.因为它们大都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化生或输卵管分泌细胞,并非来自卵巢上皮细胞.显然,进一步的分子和细胞病理学研究将提供认识卵巢癌的钥匙.特别是发现那些与早期癌变有关的癌基因改变将有助于正确认识这种致命肿瘤的发生与分类,并提供早期监测和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魏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价及其与农村自杀死亡关系研究

    目的 检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在农村自杀死亡研究中的信度、效度,探讨不同应对方式与农村自杀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3个县(市)的25个乡镇农村自杀死亡病例200例作为病例组,并按照同性别、年龄(±3岁)、当地居住者1∶1配比选取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心理解剖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5和0.772,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应对方式得分与绝望量表得分均呈现负相关(r=-0.519,-0.196,P均<0.001).对两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5个和6个公因子,与原量表设计者的假设不一致.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方式是农村自杀死亡的保护因素(OR =0.906,95% CI=0.850 ~0.966).结论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在农村自杀研究中有较好的信度和一定的效标效度与区分效度,但结构效度与原量表不一致,某些条目需要修正和完善.积极应对方式是农村自杀死亡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韩梅;贾存显;邱惠敏;马吉祥;路长飞;刘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自2006年8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妊娠期发生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32例患者中,剖宫产17例,顺产2例,新生儿无畸形,阿氏评分均在8分以上;11例应患者要求中止妊娠,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流产.共有27例患者放置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并终全部取出.所有患者经治疗出院时患肢周径较健侧差异在(2±0.3)cm之内.本组无死亡,无肺栓塞发生,无出血并发症.平均随访(1l±1.1)个月,随访期间行超声检查,17例患者下肢静脉仍存有静脉血栓,D-二聚体测定阴性,所有患者肢体症状无反复,未发现明显的症状性肺栓塞.结论 妊娠期妇女合并LDVT,不推荐溶栓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华法林在妊娠期禁用,在哺乳期可择情使用;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指征,不建议放置永久性滤器.

    作者:孙岩;张十一;刘洋;金星;王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肿瘤放疗的发展与挑战

    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放射肿瘤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科学科.肿瘤放射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或杀灭肿瘤而降低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具有穿透力的X射线,1902年X线用于治疗皮肤癌,放射肿瘤学已经建立和发展了一百余年,放疗理论、设备、技术和疗效等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

    作者:于金明;袁双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iR-122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构建miR-122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对HepG2.2.15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HepG2.2.15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miR-122前体cDNA序列,以质粒pSilencer3.1-H1 neo为母本,构建miR-122表达载体将其转染HepG2.2.15细胞.表达后,利用ELISA检测HepG2.2.15细胞HBV复制和表达的变化,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构建的miR-122表达载体可在He pG2.2.15细胞中表达.转染后HepG2.2.15细胞中HBV复制、表达以及细胞增殖均被抑制.结论 miR-122表达载体可在HepG2.2.15细胞中有效表达,其表达可抑制HBV复制、表达以及细胞增殖.

    作者:范春光;王春梅;王燕;李丽;孙汶生;刘玉刚;李瑞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ERAP1基因与山东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

    目的 利用基于群体的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方法,探讨ERAP1基因是否为北方汉族人群的易感基因.方法 从山东省立医院收集了311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及320例正常对照资料,利用Taqman探针法对ERAP1基因内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711564和rs27434分型,利用PLINK软件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样本统计学效能采用CaTS软件计算.结果 两个位点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达到遗传平衡,其中rs7711564位点罕见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0.430 9和0.489 1(OR=1.26,P=0.04),rs27434位点罕见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483 9与0.421 9(OR =0.78,P=0.03).结论 ERAP1基因内的遗传变异与北方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进一步证实了该基因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基因.

    作者:夏羽;王来城;孙慧;唐宏伟;马春燕;崔彬;赵跃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