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勇鹏;杨清锐;张源潮
目的 探讨宽恕干预对低宽恕个体的愤怒水平及愤怒控制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际侵犯动机问卷得出225名被试的宽恕水平,从宽恕水平低于其平均数1个标准差以下的被试者中随机抽取26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人.通过让被试回忆近发生的愤怒事件以激活其愤怒情绪,以心率和Speilberger的状态怒分别记录被试愤怒时的生理唤醒和主观体验水平,以Speilberger的愤怒控制问卷测量被试的愤怒控制能力.本研究以利益查找和共情技术为宽恕干预措施,探讨宽恕干预对愤怒体验水平及愤怒控制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第1次回忆愤怒事件时记录的心率均显著高于身体放松时的;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6);干预后实验组的状态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8);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愤怒控制无统计学差异(P=0.075).结论 这种利益查找及共情的宽恕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大学生的愤怒水平,但其对愤怒控制能力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翠;张红静;江景华;吴希庆;张李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魟鱼软骨多糖眼用纳米乳的质量评价方法及纳米乳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制备魟鱼软骨多糖纳米乳,观测纳米乳的栽药量、外观形状、pH值、粒径等指标,采用硫酸-咔唑法测定纳米乳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29.0 nm.结果 纳米乳平均粒径为51 mm,澄清度、稳定性良好,无眼刺激性.在8.024~40.120mg/L浓度,A=0.0129c+0.008,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92%;纳米乳载药量为50.03g/L.结论 魟鱼软骨多糖眼用纳米乳制剂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关于眼用制剂的标准;硫酸-咔唑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控制纳米乳制剂质量.
作者:曹见敏;张蕾;郭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大蒜素与两性霉素B体外联合应用对白色念珠茵茵丝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联合应用时细胞毒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类药物联合抗白色念珠茵的作用,采用FICI法对联用结果进行评价.用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诱导茵丝形成,检测大蒜素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对白色念珠茵芽管率和茵丝形成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及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后对人宫颈上皮细胞H8毒性的变化.结果 两种药物联用对白色念珠茵表现为协同作用,大蒜素能够加强两性霉素B抑制茵丝形成的能力,联合用药后能够显著降低对H8细胞的毒性.结论 大蒜素能够提高两性霉素B抗白色念珠茵的作用,是临床上减少两性霉素B用量,减轻其副作用的佳选择.
作者:王晓燕;齐眉;李玉瑭;孙允东;张晓丽;刘娟;程轶喆;于晗;周亚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VSD患者90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86例,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心电图、心脏超声、术中心脏造影、选择封堵器械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VSD患者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分布2~34岁(平均8.9岁).87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3例为嵴内型,1例为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成功86例,技术成功率为95.6%.VSD右室面大直径为1.5~8.8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4~18mm.17例采用AGA Amplatzer封堵器,13例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52例采用国产同心圆型封堵器,2例采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并发症30例,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7例,CRBBB并LABB1例,1例术中出现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术后出现交替性C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6例.均为一过性,随访1周~3个月消失.残余分流3例,其中1例合并机械性溶血,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主动脉瓣少量返流2例,三尖瓣返流3例,均为少量~中量返流,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经导管封堵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传导阻滞是VSD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关键,对心内传导系统远期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价.
作者:赵立健;韩波;张建军;庄建新;靳有鹏;王玉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和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CD16-NK细胞及蜕膜组织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中整合素α4(CD49d)和αm(CD11b)的表达.方法 采集18例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其中14例另取蜕膜组织)和9例稽留流产妇女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样本CD56brightCD16-NK细胞中CD49d和CD11b表达.结果 CD49d和CD11b在早期妊娠蜕膜CD56brightCD16-NK细胞表达显著低于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CD56brightCD16-NK细胞(P<0.01);稽留流产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CD16-NK细胞的表达较早期妊娠妇女显著降低(P<0.05).结论 CD49d和CD11b可能在妊娠早期uNK细胞的募集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
作者:黄先亮;董白桦;胡微煦;王庆杰;宋丙凤;王春娥;刘佳;孔北华;曲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磁教感加权成像(SWI)校正相位图像相位值,探讨左右利手人脑铁含量的差异.方法 左利手组健康成年志愿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32.5岁;年龄与性别相匹配右利手组健康成年人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33.4岁;30岁以上健康成年志愿者36例,女17例,男19例,平均56.4岁,接受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在校正相位图上测量双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和黑质的校正相位值.30岁以上健康成年人各脑区的平均校正相位值与文献报道的脑铁含量参考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验证资料的可靠性.左右利手组间两侧半球对应脑结构区平均校正相位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各脑区的平均校正相位值与脑铁含量参考值闻呈负相关性(r=-0.924,P=0.003).各利手组所测相应脑区平均校正相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不同利手人之间脑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玉波;王光彬;王强修;耿明宾;王丽娟;胡建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远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88例发病年龄为2~14岁,初发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5~10年,观察其远期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3例患者正规药物治疗2年后症状完全缓解,占14.77%;59例患者仍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包括26例症状缓解停药后复发者),占67.05%;16例患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占18.18%,其中多数(9/16,56.25%)于发病后1年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胸腺异常(包括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与远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预后有其自身特点,由眼肌型转化为全身型的发生率较成人低,抗AchR抗体阳性和胸腺异常是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晶;孙若鹏;李保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h17细胞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L-17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子痫前期组胎盘IL-17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子痫前期组外周血血清IL-17、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IL-17与IL-6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5).结论 IL-17和Th17细胞介导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其过程可能与IL-6和TNF-α的参与有关.
作者:田美荣;马玉燕;王磊一;范月莲;刘振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模拟的二氧化碳(CO2)气腹环境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CO2气腹环境作用后该移植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暴露于12mmHgCO2环境下分别持续1 h(a组)、3 h(b组),对照组(c组)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将裸鼠配对后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对),分别于各组裸鼠左侧肩胛部皮下接种上述对应a-c组细胞悬液.明显成瘤后3 d,将每组的10对裸鼠再随机分为:A1、B1、C1,组(用药组),腹腔注射顺铂(DDP)5 mg/kg,0.5 mL,每周1次,共3周;A2、B2、C2组(非用药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每周1次,共3周.停药后次日脱臼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肿瘤的体积和体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黏附分子CD44v6和抑癌基因nm23-H1在各组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 ①CO2气体处理组的皮下移植瘤增殖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CO2作用3 h组快于1 h组(P<0.01);②CO2处理组的移植瘤对DDP的敏感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③各组间肿瘤组织的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CO2气体对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有促进作用;②CO2环境作用后,移植瘤对DDP的敏感性下降;③CO2气体对肿瘤转移影响不大.
作者:王靖;张爱荣;张建;刘建猛;尹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分别测量同一年龄组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O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的T2弛豫时间并比较其差异性,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signa 3.0T磁共振扫描系统T2-mapping成像测量正常对照组(n=20)和轻度OA组(n=32)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4处软骨的T2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轻度OA组关节软骨平均T2值分别为(37.85±3.28)ms、(48.16±5.12)ms,轻度OA组与正常对照组关节软骨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通过量化分析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对早期OA的诊断和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金永;赵斌;于台飞;马艳红;郝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沉默KIF4A基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索针对KIF4A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shRNA表达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低表达KIF4A的SKOV3胞株.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shRNA对KIF4A蛋白分子的敲除效率.并通过细胞迁移实验评价低表达KIF4A对SKOV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成功筛选出稳定低表达KIF4A的细胞株,选择干扰效率较高的细胞株进行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显示,低表达KIF4A的细胞株的迁移率较阴性对照组增长近3倍(P<0.05).结论 KIF4A低表达,可增强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迁移能力.
作者:高杰;王东秋;田明忠;朱长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和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6(CEACAM6)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米非司酮(空白对照、1×10-7、1×10-6、1×10-5、5×10-5mol/L)干预卵巢癌细胞系SKOV3 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SKOV3的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干预下CEACAM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7mol/L和1×10-6mol/L米非司酮对SKOV3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5×10-5mol/L米非司酮显著抑制SKOV3的生长(P<0.01),并降调SKOV3细胞中CEACAM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可明显抑制SKOV3的体外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EACAM6的表达有关.
作者:孙颖;郑晓静;李明江;赵兴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抗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单克隆抗体(McAb)对其进行放射性碘标记,为进一步研究MIF在炎症、肿瘤核素显像中的意义奠定基础.方法 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IPTG)诱导pEQ30-mMIF/M15工程茵表达重组mMIF蛋白;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特异性鉴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MMI)鉴定生物学活性.采用二氯二苯基甘脲(Iodogen)法,用Na125 I标记抗mMIF单克隆抗体.结果 成功建立3株稳定高效价分泌抗mMI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G2D7,5G2C7,5G2E3.经Western blotting、ELISA和MMI鉴定证明抗mMIF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125 I-抗mMIF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率为90.40%,放射化学纯度98.36%,放射性比活度为21.48MBq/μg.结论 成功制备抗栅单克隆抗体和放射性碘标记抗mMIF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MIF相关性疾病和利用MIF进行临床肿瘤及炎症放射免疫显像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宋静;张超;梁婷;陈富强;侯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与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之抑郁、焦虑分量表,对388名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本研究发现医学硕士研究生整体较常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理性分析,其次是责难自己、积极重新关注以及沉思策略,较少运用灾难化的策略;②男生理性分析的量表得分低于女生(12.61±2.19/13.19±2.16,P=0.01).接受(10.50±2.79/9.88±2.41,P=0.02)、灾难化(9.10±2.81/8.53±2.34,P=0.04)、责难他人(10.92±2.54/10.31±2.28,P=0.01)的量表分显著高于女性;③沉思、责难自己和灾难化策略与医学研究生抑郁、焦虑量表分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3,P<0.05).结论 研究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焦虑有显著影响,其中沉思、责难自己和灾难化这类消极的认知调节方式是医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较好的预测指标.
作者:姚方敏;宋东峰;傅文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清热滋阴活血中药复方对大鼠糖尿病矛周炎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糖尿病牙周炎生理盐水纽(B组)和中药治疗组(C组),B组与c组建立糖尿痛牙周炎模型后,C组灌胃等效剂量的金银花、北沙参、川芎复方水煎剂,A组与B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个月后,麻醉下方块截取包括实验区磨牙的双侧上颌骨.HE染色后,选择包括牙龈结缔组织及上皮组织的视野计数浸润的炎细胞,测量实验牙近中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腹腔总静脉抽取静脉血,制备血清后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的含量,应用SPSS10.0软件包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与C组牙龈组织的浸润炎细胞数目、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较A纽均有增高,且B组高于C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周血IL-1β的含量较A组与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滋阴活血复方对糖尿病牙周炎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雪;林志勇;赵芬;赵民;季梅;于桂娜;牟文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克隆人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基因的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并在细胞内检测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DCD4表达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DCD4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裁体pGL4-Basic中,测序所扩增的DNA序列,并将构建的pGL4-PDCD4-P1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内参照pRL-TK用脂质体法瞬时共转染OVCAR3,SKOV3细胞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确定其启动子活性.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PDCD4启动子序列正确,pGL4-PDCD4-P1转染OVCAR3细胞(高表达内源性PDCD4)24h后,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其启动子相对活性约为pGL4-Basic空载体的67倍;而pGL4-PDCD4-P1转染低表达内源性PDCD4的SKOV3细胞后相对活性约为15倍.结论 成功构建PDCD4启动子的克隆及人PDCD4启动子报告基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凤鸣;张霞;宋兴国;姜杨;张利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多为40%~50%[1],发病高峰在卒中后4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脑卒中后自我评价低下、悲观、意志力减退、主动性降低,甚至有自杀倾向或行为,这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甚至增加疾病的死亡率[2-3].
作者:邢月梅;曹枫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超声造影对氩氦刀治疗VX2兔肝脏肿瘤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两组实验兔行氩氦刀冷冻治疗,其中荷瘤兔冷冻治疗组(A组)30只,正常肝冷冻对照组(B组)10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2周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以及造影软件造影多普勒序列(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CPS)进行实验,观察疗效.结果 ①A组76.7%(23/30)和B组100%(10/10)的消融区,超声造影显示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判断肿瘤完全灭活;②A组23.3%(7/30)的消融区.超声造影显示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肿瘤残存;③消融区边缘充血水肿带造影表现为动脉期环状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信号与肝实质相似;消融区边缘残留灶的造影与肿瘤病灶治疗前的造影表现一致.结论 超声造影是肝脏肿瘤氩氦刀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风琴;李荔;李嫚;康永军;秦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测定前列腺体积(PV)、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膀胱尿道角(BUA),探讨其在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BPH)发生急性尿潴留(AUR)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0例BPH患者,按照有无发生过AUR,分为AUR组(A组)和无AUR组(B组),其中A组22例,B组18例,采用磁共振(MRI)测定PV、IPP、BU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PV及I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UA值为(49.3±11.3)°,B组BUA值为(31.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UA≥45°时,有88.9%的患者可发生AUR.结论 BUA是预测BPH患者发生AUR的重要指标之一,经MRI测量的BUA是评估BPH患者发生AUR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战立龙;夏庆华;金讯波;熊晖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