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郑彬耀;肖全胜

关键词:短小手术麻醉, 儿童, 七氟烷, 瑞芬太尼
摘要:目的 观察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诊治并行短小手术的儿童93例,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统计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记录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0和T1时,2组患儿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点时,研究组患儿的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短小手术过程中联合应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不仅可以保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深度易控,术后拔管时间短,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降压药物的临床用药调查

    目的 调查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口服降压药用药情况,了解此类药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选择心内科门诊2017年4-6月的抗高血压用药处方2000张,对使用的口服降压药的种类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 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含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ARB类降压药等,DDDs由高到低依次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类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DDDs排名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科素亚)、硝苯地平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吲达帕胺片、富马酸比索洛尔(康忻)、尼群地平片以及厄贝沙坦片等.其中,硝苯地平控释片在DDDs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结论 院内口服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相对稳定和合理,长效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频度有平稳增长的趋势.

    作者:梁雪文;周丹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致残率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残疾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压氧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发病第3天、疗程结束后及发病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比较2组患者发病第3天到发病3个月期间残疾状况变化.结果 入院时、发病第3天时,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与发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时,2组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与发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致残率,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夏;凡子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宫外孕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贲门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予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贲门癌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停胸引时长、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长短于对照组,失血总量、术后胸引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宇洋;刘东举;郝帅;阎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EPCR、TAFI及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李东青;熊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纳米银抗菌敷料在深二度创面愈合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深二度创面愈合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深二度烧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创面换药时,观察组患者给予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银霜敷料,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换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14 d时,观察组换药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可缩短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也能减少换药次数,缓解换药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培培;陈振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PVC次数及PAC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给药具有协同作用,对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易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脉冲式自控泵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脉冲式自控泵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以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5 ml为试验剂量,随后注入上述药物10 ml.试验组行脉冲式自控硬膜外泵镇痛维持量8 ml/h,追加剂量为6 ml/h,时间锁定30 min.对照组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比2组各时点血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2组治疗后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产程及镇痛时间和罗哌卡因、芬太尼用药量.对比2组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产妇镇痛后10、15 min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轻度下降,与镇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均未低于90 mmHg,30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2组其余各时点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前和镇痛开始后5、10 min产妇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开始后15、30 min和宫口开7~8 cm及宫口开全时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表示均未出现运动阻滞.试验组第1产程时间、镇痛时间短于对照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2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钳助产、剖宫产、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脉冲式自控泵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药物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书娟;郭迎霞;唐益民;贺德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平扫+增强),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检查的观察组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显示率均优于采用X线平片检查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并且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能提供多项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史天亮;吴敏;张建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处方中不合理医嘱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1-6月静脉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医嘱处方32份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在收集的静脉用药医嘱中,经常出现的不合理医嘱为32例,其中溶媒选用不当9例(28.12%)、溶媒用量不当4例(12.50%)、药物配伍不当7例(21.88%)、给药剂量不当6例(18.75%)、给药途径不当2例(6.25%)及药物经济学不合理4例(12.50%).结论 药师通过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的审核和干预,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鲁毅;杨波;许多;李园园;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52例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本科室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值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值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发生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床旁血气假危急值的原因.结果 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原因主要有:(1)使用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钠抗凝;(2)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情绪不稳定时采血;(3)采血过程中反复抽吸、动作过快过猛发生溶血;(4)输入含Na+液体时不规范抽血.结论 为减少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过程中假危急值的出现,选择固态肝素锂抗凝的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前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不安和哭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熟练操作,防止标本溶血尤为重要.

    作者:鲁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治疗老年大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大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老年大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对照组实施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MFR、残余尿量、QOL评分和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碎石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FR、残余尿量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MFR、残余尿量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AS及V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VAS及V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残留及低体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治疗老年大膀胱结石的效率高且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郭祯远;桑海明;孙云;褚勇;冷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枚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更优质的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方法.方法 配制5%福尔马林保存液、2%亚硫酸保存液和2%亚硫酸+10%亚硫酸氢钠保存液,并对比3种保存液对萱草花、樱花、红叶李花、梨花、桃花、玉兰花的保存效果.结果 保存液中亚硫酸氢钠的加入对药用植物浅色花的颜色、形态有很好的固定作用,标本色泽自然、无腐烂变质、形态逼真、立体感良好.明显优于福尔马林和亚硫酸溶液保存的效果.结论 2%亚硫酸+10%亚硫酸氢钠的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保存方法可以推广用于其他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在教学、科研、标本的陈列和展示,以及艺术观赏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秋琳;李乐;刘康;李明哲;侯聪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7年3-5月我院门诊退药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7年3-5月门诊退药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获取97例次退药记录,儿科退药较多;退药主要因素为医护因素,包括过度医嘱、医嘱调整,主要原因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成药及抗感染药物较多,且主要以口服用药为主.结论 退药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多部门、多角度共同管理,降低退药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许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结论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文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患者时辰用药状况信息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门诊患者时辰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理念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该中心门诊的社区COPD患者136例的资料.结果136例患者中经常使用呼吸专科诊疗药物中以β2受体激动剂类(26.91%)和糖皮质激素(25.21%)使用频率较高.患者每日药物使用原则中遵医嘱服药占首位(31.99%),其次为自行改时服用(30.51%).每日用药时间绝大数选择白天和下午,未能体现适时用药原则.产生药物的负面效应93例次(68.38%)、药物不良反应46例次(33.82%)、了解合理时辰用药知识41例次(30.15%).结论 社区COPD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和理念欠缺,急需深化和全面提高,尤其要强化时辰合理用药教育.

    作者:高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1.43%高于参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7,P=0.009,P<0.01).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后失眠症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已成为当今世界性健康问题,其中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 国外调查显示[1]:有25%的成人自述睡眠质量不高,其中6%~10%的为失眠症;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2].

    作者:蔡圣年;瞿萍;张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Lifeceramics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Lifeceramics(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C组、饮酒组以及LC+饮酒组.LC以5 mg/kg灌胃给予,其余受试物以10 ml/kg灌胃给予,每天1次,共90 d,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观察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肝细胞病理改变、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细胞炎性因子变化等影响,研究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LC可以降低饮酒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提高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表明饮酒组大鼠肝脏细胞以脂肪变性为主,部分肝脏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LC对饮酒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结论 LC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以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有关.

    作者:马雪;李文喆;刘霞;王思明;李勇;董玫;铃木信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