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郑彬耀;肖全胜

关键词:短小手术麻醉, 儿童, 七氟烷, 瑞芬太尼
摘要:目的 观察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诊治并行短小手术的儿童93例,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统计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记录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0和T1时,2组患儿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点时,研究组患儿的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短小手术过程中联合应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不仅可以保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深度易控,术后拔管时间短,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的优成型工艺处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型性、吸湿性、流动性、溶化性为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制作成形工艺的参考指标,对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工艺进行考察.结果 浸膏:糊精:乳糖=1:1.4:0.6,6%聚维酮-70%乙醇制粒时,颗粒各项指标优.结论 通过综合考虑优选出的处方,制成的颗粒药物不仅成型迅速,易溶解,且不易受潮,更适合贮藏存放,符合颗粒药剂的制作要求.

    作者:庞涛;裴君;江春霞;陆文铨;陈万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7年3-5月我院门诊退药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7年3-5月门诊退药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获取97例次退药记录,儿科退药较多;退药主要因素为医护因素,包括过度医嘱、医嘱调整,主要原因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成药及抗感染药物较多,且主要以口服用药为主.结论 退药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多部门、多角度共同管理,降低退药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许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EPCR、TAFI及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李东青;熊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更优质的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方法.方法 配制5%福尔马林保存液、2%亚硫酸保存液和2%亚硫酸+10%亚硫酸氢钠保存液,并对比3种保存液对萱草花、樱花、红叶李花、梨花、桃花、玉兰花的保存效果.结果 保存液中亚硫酸氢钠的加入对药用植物浅色花的颜色、形态有很好的固定作用,标本色泽自然、无腐烂变质、形态逼真、立体感良好.明显优于福尔马林和亚硫酸溶液保存的效果.结论 2%亚硫酸+10%亚硫酸氢钠的药用植物花类浸制标本保存方法可以推广用于其他花类浸制标本的保存,在教学、科研、标本的陈列和展示,以及艺术观赏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秋琳;李乐;刘康;李明哲;侯聪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3-2014年我院急诊科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在医院急诊科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医院美康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科电子处方中有关PPIs处方26346张,统计PPIs急诊处方使用率,并抽取其中158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科室、临床诊断、PPI使用情况.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急诊处方使用率11.80%(3108/26346),注射剂及口服制剂分别为82.21%和17.79%;奥美拉唑注射剂使用数量及金额居第1位;不合理处方502张(31.77%),不合理用药主要是指征不明显.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医院急诊科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加强措施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规范使用.

    作者:欧玉龙;周祥军;王惠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18日-2017年1月9日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及IL-6、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38例,单一组单纯接受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更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2,P<0.05).治疗后联合组出现后遗神经痛1例(2.63%),单一组出现后遗神经痛5例(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98±0.68)分低于单一组的(4.36±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其后遗神经痛,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洪;陈代勇;管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山莨菪碱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山莨菪碱(654-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红药胶囊联合654-2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P<0.05).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联合654-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林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适用范围.方法 分析该院2016年1-12月46例肿瘤患者在呼吸系统感染、癌性发热及骨髓抑制方面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效果.结果 在呼吸系统感染方面,尤其是合并病毒性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喜炎平注射液有较好的效果;喜炎平对骨髓抑制也有较好效果,但对癌性发热效果不明显.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于肿瘤患者仍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和生存质量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和生存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普通组实施常规口头教育,宣教组强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环境、态度、操作技能、并发症处理等方面)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焦虑状态(SAS评分).结果 宣教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普通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组在环境质量、态度、操作技能、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QOL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SAS评分均降低,且宣教组变化幅度大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敬心;黄雪芳;温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及实施对策.方法 收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6名中药房工作人员在调配后的200例处方,通过对患者的回访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尔后实施相关对策.结果 临床医师处方不规范发生率为2.00%;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为3.00%;中药调配不准确发生率为1.50%;发药交代不清楚发生率为2.50%;饮片调剂量不准确发生率为1.00%,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为影响中药调剂质量为重要的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对中药药材质量不合格情况进行高度重视.结论 通过分析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然后实施针对性对策,能显著提高中药调剂质量,保障每位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蒋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2016年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2016年4054张处方逐张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度不合理处方共计557张(13.74%);其中占比较高的3个问题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115张(20.65%),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153张(27.47%),用法、用量不适宜166张(29.80%).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该所不合理处方占比略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业务培训时适当增加《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

    作者:李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罗浮山国药咳特灵治疗肺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罗浮山国药咳特灵治疗肺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肺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罗浮山国药咳特灵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抽血检查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值.记录2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经过对应的临床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RP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结论 采用罗浮山国药咳特灵治疗肺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燚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妊娠期检查女性820例,其中糖耐量异常组患者38例,糖尿病组患者90例,正常组患者692例,对比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9%,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68%,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5%,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新生儿窒息8例,窒息率为8.89%,糖耐量异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10.53%,正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0.42%,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筛查试验能有效诊断妊娠期孕妇糖筛查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准确检测妊娠期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意义较高.

    作者:池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及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SST)及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消化内科收治的AUGIB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联组55例和血凝酶组52例.三联组给予血凝酶联合SST及奥美拉唑治疗,血凝酶组给予血凝酶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血凝酶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5).三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明显低于血凝酶组的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酶联合SST及奥美拉唑治疗AUGIB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治疗5 d后,观察2组患儿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血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及肝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崇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缓解癌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缓解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缓解癌痛起效早、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继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后的患者38例,以2016年7月30日为时间节点,节点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节点之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14 d后胃管引流出的胃液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胃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用于胃肠手术后可有效减少胃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腾;林云;张国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1.43%高于参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7,P=0.009,P<0.01).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