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EPCR、TAFI及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李东青;熊秀华

关键词:子痫前期,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活化蛋白C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52例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本科室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值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值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发生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床旁血气假危急值的原因.结果 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原因主要有:(1)使用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钠抗凝;(2)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情绪不稳定时采血;(3)采血过程中反复抽吸、动作过快过猛发生溶血;(4)输入含Na+液体时不规范抽血.结论 为减少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过程中假危急值的出现,选择固态肝素锂抗凝的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前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不安和哭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熟练操作,防止标本溶血尤为重要.

    作者:鲁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5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体检者5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生化检验结果和纤维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AST、ALP、TBIL、DBIL、γ-GT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CHE、TP和A/G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部分生化指标和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生化检验项目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陈春燕;丁昱方;夏正君;张泽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Lifeceramics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Lifeceramics(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C组、饮酒组以及LC+饮酒组.LC以5 mg/kg灌胃给予,其余受试物以10 ml/kg灌胃给予,每天1次,共90 d,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观察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肝细胞病理改变、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细胞炎性因子变化等影响,研究LC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LC可以降低饮酒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提高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表明饮酒组大鼠肝脏细胞以脂肪变性为主,部分肝脏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LC对饮酒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结论 LC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以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有关.

    作者:马雪;李文喆;刘霞;王思明;李勇;董玫;铃木信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13-2014年我院急诊科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在医院急诊科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医院美康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科电子处方中有关PPIs处方26346张,统计PPIs急诊处方使用率,并抽取其中158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科室、临床诊断、PPI使用情况.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急诊处方使用率11.80%(3108/26346),注射剂及口服制剂分别为82.21%和17.79%;奥美拉唑注射剂使用数量及金额居第1位;不合理处方502张(31.77%),不合理用药主要是指征不明显.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医院急诊科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加强措施促进质子泵抑制剂的规范使用.

    作者:欧玉龙;周祥军;王惠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卒中后抑郁患者默认静息态脑默认网络变化特点及节点脑区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默认静息态脑默认网络(DMN)变化特点及节点脑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PSD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分析2组脑DMN与节点脑区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全脑存在的功能连接结果比较,观察组双侧顶下小叶与双侧额颞叶及右侧楔前叶出现功能连接减低(P<0.05);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双侧颞叶与双侧额叶功能连接减低(P<0.05),对照组未出现功能连接增高明显的脑区.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DMN功能连接产生的变化及节点脑区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刘进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后的患者38例,以2016年7月30日为时间节点,节点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节点之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14 d后胃管引流出的胃液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胃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用于胃肠手术后可有效减少胃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腾;林云;张国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妊娠期检查女性820例,其中糖耐量异常组患者38例,糖尿病组患者90例,正常组患者692例,对比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9%,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68%,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5%,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新生儿窒息8例,窒息率为8.89%,糖耐量异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10.53%,正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0.42%,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筛查试验能有效诊断妊娠期孕妇糖筛查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准确检测妊娠期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意义较高.

    作者:池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宫外孕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致残率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残疾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压氧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发病第3天、疗程结束后及发病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比较2组患者发病第3天到发病3个月期间残疾状况变化.结果 入院时、发病第3天时,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与发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时,2组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与发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致残率,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夏;凡子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处方中不合理医嘱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1-6月静脉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医嘱处方32份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在收集的静脉用药医嘱中,经常出现的不合理医嘱为32例,其中溶媒选用不当9例(28.12%)、溶媒用量不当4例(12.50%)、药物配伍不当7例(21.88%)、给药剂量不当6例(18.75%)、给药途径不当2例(6.25%)及药物经济学不合理4例(12.50%).结论 药师通过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的审核和干预,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情况,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鲁毅;杨波;许多;李园园;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检查在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平扫+增强),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检查的观察组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显示率均优于采用X线平片检查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并且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能提供多项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史天亮;吴敏;张建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治疗5 d后,观察2组患儿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血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及肝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崇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的优成型工艺处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型性、吸湿性、流动性、溶化性为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制作成形工艺的参考指标,对无糖型清热败毒颗粒工艺进行考察.结果 浸膏:糊精:乳糖=1:1.4:0.6,6%聚维酮-70%乙醇制粒时,颗粒各项指标优.结论 通过综合考虑优选出的处方,制成的颗粒药物不仅成型迅速,易溶解,且不易受潮,更适合贮藏存放,符合颗粒药剂的制作要求.

    作者:庞涛;裴君;江春霞;陆文铨;陈万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纳米银抗菌敷料在深二度创面愈合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深二度创面愈合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深二度烧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创面换药时,观察组患者给予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银霜敷料,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换药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换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14 d时,观察组换药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可缩短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也能减少换药次数,缓解换药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培培;陈振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药量、阿曲库铵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及阿曲库铵的总用药量均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为稳定.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停药后清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山莨菪碱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山莨菪碱(654-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红药胶囊联合654-2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P<0.05).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联合654-2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林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61例.常规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8%高于常规组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RSD评分与G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SD评分与G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HRSD评分与G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而言,选择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便于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高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肠癌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20例,其中梗阻部位位于直肠7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4例.其中经胸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11例存在肝、肺、腹腔或盆腔等部位转移.经胃镜引导下行肠道自膨型支架置入术,分析并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0例大肠癌患者中,肠道支架置入术成功20例(100%);梗阻症状缓解时间(15.64±3.20)h,术后初次排气时间(76.85±2.84)h,术后禁食时间(3.96±2.86)d;随访3个月,2例死亡,原因肿瘤晚期全身多脏器衰竭;1例肠道穿孔,转外科手术.结论 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良好,可有效提高终末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B型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诊断、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干部保健科收治的CHF患者200例,依据心衰症状严重程度(NYHA分级)分为Ⅰ~Ⅳ级,患者入院后统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水平,分析患者血清BNP水平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与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随访1年,观察CHF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BNP水平增加(P<0.05);且心功能Ⅰ~Ⅳ级患者血清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0例CHF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后随访12个月,其中失访12例.188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心衰加重再住院、心律失常、死亡)146例,总发生率为77.66%,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心脏事件发生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 BNP在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婉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推拿按摩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良好,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症状及体征,较常规西药治疗优势性强,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梁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