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曾少武;朱瞻琳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脓肿型, 切开引流
摘要:目的 分析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6例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予依沙吖啶纱布填塞、定期换药引流,围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终6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随访3个月至28个月无复发.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目前的治疗策略尚存争议,对于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引流,围术期辅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是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观察组复发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效果,降低复发率,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安眠汤治疗老年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眠汤治疗老年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心肾不交证失眠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安眠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甜梦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QI量表各项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量表各项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安眠汤治疗老年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旭敏;吴华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定量试验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80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脓液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及药物敏感定量试验.结果 无细菌生长30例占10.71%,革兰阳性菌6例占2.14%,革兰阴性菌244例占87.14%.大肠埃希菌184例占65.71%,肺炎克雷伯菌44例占15.7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1.07%,阴沟肠杆菌2例占0.71%,其他细菌13例占4.64%.产ESBLs株71例占25.36%(71/280),其中大肠埃希菌67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细菌耐药率为0.41%~83.61%.结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单独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锋;肖明灿;廖蕴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9,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可推广.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失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I、MAP以及LVEF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前2组CI、MAP及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CI、MAP、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P=0.502).结论 胺碘酮静脉滴注对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疗效迅速且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两联与三联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两联与三联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克拉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治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4,P<0.05).观察组Hp根治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半年、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治疗仪在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治疗仪在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将颅脑外伤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方案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治疗仪.治疗前、治疗3周后应用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训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训练,2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治疗仪用于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ADL,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铁蛋白与男性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住院男性STEMI患者15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行Gensini评分.将Gensini评分按高低顺序分成高、低分段2组各76例.分析Gensini评分与SF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SF水平正相关(r=0.224,P=0.006).结论 SF在男性STEMI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Gensini评分密切相关,SF可以反映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乔丽颖;纪征;刘立娟;高新培;亢小丽;曹思敏;马威;王斌;李娜;赵秀兰;李春光;朱柏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佐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佐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组加入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均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佐治缺血性脑卒中可提升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舞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白芨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作用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胸部肿瘤(如支气管肿瘤、气管肿瘤、甲状腺肿瘤、胸腺肿瘤)在放疗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 在胸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放射性食管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部分患者拒绝治疗,从而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 西医预防放射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减少放射线的剂量、增加放疗间隔的天数、使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进食困难时输入营养液,恶心呕吐时给予药物止吐,从而达到延缓或减轻症状的出现. 但此类治疗的疗效不明显,且激素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成为预防放射性食管炎的一种新选择,大大缩短了病程,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优势[2]. 本文主要对白芨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的相关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智玲;王晓微;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失活作用

    目的 分析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培养从临床分离出的8株皮肤癣菌菌株,实验组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光照,对照组采用单纯光照,光照后2组均转种于沙氏琼脂培养基(SDA)中,观察生长的菌落计数.结果 实验组的菌落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皮肤癣菌的感染,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可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柏叡;张金燕;张石垒;林达闵;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志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调整护士孕产期夜班安排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 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护士确诊怀孕后就不上夜班,产后上班后提前上夜班,不上夜班的总时间与国家法律规定一致.比较调整夜班安排前后各5个月孕期护士在岗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政策实施后孕期护士在岗率明显高于政策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001).2016年11月通过发放问卷2867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2758份,2667名护理人员对这一调整认可,满意率96.7%.结论 调整护士孕产期夜班安排,孕期护理人员在岗比例增加,能缓解生育新政策对护理人力资源造成的压力,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贾平;唐君辉;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DR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 对比CT、X线平片摄影(DR)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患者168例,所有患者均行CT、DR检查诊断,然后再行手术病理检查.通过对照病理检查结果,比较CT、DR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对良性骨肿瘤诊断的检出率为87.3%(89/102)明显高于DR的60.8%(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P<0.05),CT对恶性骨肿瘤诊断的检出率为77.3%(51/66)明显高于DR的56.1%(3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P<0.05).结论 CT、DR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的诊断准确率优于DR.

    作者:谢紫东;王成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体位护理对女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体位护理对女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改良手术体位,比较2组患者生理功能指标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5).结论 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改良手术体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正畸治疗的牙龈炎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轻、中、重度患儿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肿胀指数、语言描述疼痛评分(VRS评分).结果 观察组轻、中、重度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GI、PLI及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GI、PLI及SB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肿胀指数及VRS评分2~3级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肿胀指数及VRS评分2~3级者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儿肿胀及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滑卫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靶点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靶点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多靶点治疗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4,P<0.05).2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6,P<0.05).结论 多靶点治疗老年NS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品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辅治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疗程为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O、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O、LVEF水平均升高,BN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佐治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燕臣;周长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患者入院之后均实行抗血小板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合理调节血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4 d进行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并监测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小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各64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性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2组均未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及性功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冷洪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