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李小旋;任艳艳;滕振杰;吕佩源
目的 观察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结局.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远期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率和生化学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4,P<0.05).观察组全因病死率、肝因性病死率及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文敏;张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患者1 ,男,60岁,突发抽搐意识丧失1 h. 有糖尿病史30年,糖尿病肾病史10年,血透史1年,高血压病史10年,8年前患下壁心肌梗死. 查体:昏迷,BP 120/80 mmHg,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110~120次/min,律齐. 心电图示宽QRS心动过速,血钾7.09 mmol/L,紧急行血透,随着血钾逐渐下降,心电图QRS波变窄,P波显露,证实入院时心电图为高钾所致的窦室传导.
作者:郭建强;赵海英;李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同期收治的采用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膀胱痉挛、继发性出血、尿道电切综合征、尿潴留等.研究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 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护士确诊怀孕后就不上夜班,产后上班后提前上夜班,不上夜班的总时间与国家法律规定一致.比较调整夜班安排前后各5个月孕期护士在岗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政策实施后孕期护士在岗率明显高于政策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001).2016年11月通过发放问卷2867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2758份,2667名护理人员对这一调整认可,满意率96.7%.结论 调整护士孕产期夜班安排,孕期护理人员在岗比例增加,能缓解生育新政策对护理人力资源造成的压力,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贾平;唐君辉;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血清BNP、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2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宾涛;闫雪;李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观察组复发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效果,降低复发率,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疗程为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O、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O、LVEF水平均升高,BN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佐治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燕臣;周长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志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本质是一种炎性疾病,表现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及呼吸道症状,其预后取决于疾病本身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新的COPD治疗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是其重要且容易忽略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在COPD患者中的发生率为8.4%~69%,发生率的高低与COPD严重程度相关. 相对于健康人群,COPD患者的骨质疏松比例明显升高(32.5%:11.4%,P<0.01) [1-3].
作者:尹小康;李艳红;何道易;陈梅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焦虑抑郁的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3-6月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FC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乳果糖口服液,试验组加服舒肝解郁胶囊,疗程为4个周.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GAD-7评分及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41).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不仅能显著改善FC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在便秘症状缓解方面也优于单纯使用益生菌及轻泻剂.
作者:李一然;魏良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口服乳糖果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润肠五仁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并对2组症状进行评分,比对患者便秘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大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腹痛及排便不尽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性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润肠五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并且一些排便不良反应也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表明无特别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肺孢子菌肺炎( PCP)是一种机会获得性肺部感染疾病,是由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引起的非化脓性间质性肺炎,常见于HIV,同时也见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药物患者,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极高[1]. 本文就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后感染PCP做病例报道.
作者:姚光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A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麻醉,B组给予依托咪酯注射液进行麻醉,C组则给予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液进行麻醉,记录3组无痛人流患者麻醉前、诱导期、术中、术毕以及恢复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同时对比3组唤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 A组与B组麻醉前、诱导期、术中、术毕以及恢复期的MAP、HR、RR、SpO2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诱导期、术中的MAP、HR、RR、SpO2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A组、B组更平稳.A组与B组的唤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用药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唤醒时间、离院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应用于无痛人流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吕永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以及健康对照49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IF-1α、MMP-2及VEGF浓度与肿瘤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清HIF-1α、MMP-2和VEGF浓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有关(均P<0.05),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3)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HIF-1α与MMP-2呈正相关(r=0.721,P=0.000),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r=0.765,P=0.000),MMP-2与VEGF呈正相关(r=0.583,P=0.000).结论 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恶性潜能及不良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唐静;夏婧;张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头孢他定和头孢美唑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从而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52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B组采用头孢美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B组总有效率为86.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2675.00元、2579.98元,2组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其增加的成本分别为32.38元、29.93元,A组费用稍高于B组.敏感度分析显示经济学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虽然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是2组成本—效果分析,头孢美唑更为经济.对于这两种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经验性用药而言,头孢美唑可以优先考虑.
作者:陈康娜;梁雪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口服营养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及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口服营养液分为2组.研究组70例,术后禁食12 h后给予孕妇口服营养液,待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对照组68例,待产妇术后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食物.比较2组产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泌乳时间及产后24 h、48 h泌乳情况.结果 研究组泌乳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排便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泌乳充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使用口服营养液,可促进其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
作者:张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收集急救中心2016年1月-2017年6月院前急救工作中运用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收集急救中心2014年6月-2015年12月院前急救工作中仅接受急救措施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抢救成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院前急救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志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中总感染例数为21例(13.46%),感染发生率高的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2.86%.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主要成分占28.5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3.80%.免疫抑制剂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占57.14%.结论 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笑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脑外肿瘤,其大多数肿瘤具有典型的磁共振成像( MR)影像表现,诊断明确,但少数脑膜瘤影像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易误诊. 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不典型MR影像表现22例,分析其MR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脑膜瘤不典型MR影像表现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广;刘福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丁卡因在环甲膜穿刺局麻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手术并拟进行气管插管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时间顺序、患者的意愿分为利多卡因组和丁卡因组各100例,环甲膜穿刺局麻,插管.丁卡因组采用2%丁卡因2~2.5 ml麻醉.利多卡因组采用2%丁卡因2.5~3 ml麻醉.对比2组插管前、拔管即刻、插管后5 min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心率(HR)较入室时的变化值.比较2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呛咳、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利多卡因组拔管即刻、插管后5 min HR较入室时上升值高于丁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插管时间为(35.1±10.2)s,丁卡因组插管时间为(38.3±8.5)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于丁卡因组,呛咳率高于丁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抑制、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环甲膜穿刺局麻的应用丁卡因效果更理想,可有效的抑制插管刺激,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