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炎性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陈中湘;袁正泉;谢丽云;彭华

关键词:妇科, 炎性感染, 微生物检验, 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炎性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科炎性感染确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凝集法)和B组(培养法),每组90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A组阳性率为84.44%,B组阳性率为83.33%,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9,P>0.05).结论 凝集法与培养法在妇科炎性感染中的阳性率均较高,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将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价值.方法 将PID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接受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D患者接受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小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调整护士孕产期夜班安排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方法 调整孕产期护士夜班安排:护士确诊怀孕后就不上夜班,产后上班后提前上夜班,不上夜班的总时间与国家法律规定一致.比较调整夜班安排前后各5个月孕期护士在岗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政策实施后孕期护士在岗率明显高于政策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001).2016年11月通过发放问卷2867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2758份,2667名护理人员对这一调整认可,满意率96.7%.结论 调整护士孕产期夜班安排,孕期护理人员在岗比例增加,能缓解生育新政策对护理人力资源造成的压力,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贾平;唐君辉;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0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次全切除术、腺叶摘除术.病理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2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切口出血给予输血后行手术止血1例,抽搐给予补钙后好转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术后住院时间4~10(6.8±2.4)d.随访1~8年,1例失访,随访率为95.0%;随访结果显示,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17例良性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均未复发,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3年.结论 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永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本质是一种炎性疾病,表现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及呼吸道症状,其预后取决于疾病本身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新的COPD治疗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是其重要且容易忽略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在COPD患者中的发生率为8.4%~69%,发生率的高低与COPD严重程度相关. 相对于健康人群,COPD患者的骨质疏松比例明显升高(32.5%:11.4%,P<0.01) [1-3].

    作者:尹小康;李艳红;何道易;陈梅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先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该院使用美托洛尔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不良反应调查,并分析药物药理特性.结果 54例美托洛尔不良反应患者中男41例,女13例.不良反应发生集中在41~70岁;主要累及消化、呼吸、神经、皮肤、心血管等系统,其中心血管系统受损为严重.所有患者均以口服方式服药,其中单一用药22例,联合用药32例.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0.5~24 h比例高.结论 美托洛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β-受体被阻断有关,医师用药时应全面掌握禁忌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用药,全面提升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丁煜明;刘俊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口服乳糖果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润肠五仁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并对2组症状进行评分,比对患者便秘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大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腹痛及排便不尽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性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润肠五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并且一些排便不良反应也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表明无特别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失活作用

    目的 分析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培养从临床分离出的8株皮肤癣菌菌株,实验组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光照,对照组采用单纯光照,光照后2组均转种于沙氏琼脂培养基(SDA)中,观察生长的菌落计数.结果 实验组的菌落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皮肤癣菌的感染,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可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柏叡;张金燕;张石垒;林达闵;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药期间采用常规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3,P<0.05).2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加强药学干预可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坎格列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特点的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等[1]. 坎格列净是获得FDA批准的首个以2型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2)为靶标的新型降糖药[2-3],现有临床研究表明,坎格列净一般耐受性良好[4]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5]. 但近FDA提出警告,称接受坎格列净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足部截肢的风险[6]. 本文对坎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与病案信息管理相互作用探讨

    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临床路径逐渐在较多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临床路径实现对某一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以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治疗指南为参考,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治疗中的医疗费用. 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以及护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应用和延伸对于病案信息管理造成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病案信息管理就需要做出相关的调整[1]. 了解临床路径和病案信息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推动临床路径的应用以及病案信息管理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临床路径与病案信息管理相互作用分析如下.

    作者:黄晓青;曾勇天;欧阳菊香;刘冬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中总感染例数为21例(13.46%),感染发生率高的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2.86%.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主要成分占28.5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3.80%.免疫抑制剂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占57.14%.结论 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笑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收集急救中心2016年1月-2017年6月院前急救工作中运用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收集急救中心2014年6月-2015年12月院前急救工作中仅接受急救措施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抢救成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院前急救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志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对常见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性

    目的 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对常见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初诊常见白血病患者500例,对其进行重新阅片诊断,对其血常规主要参数特征、各种常见白血病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除此之外,选取同时进行骨髓涂片、血涂片检查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骨髓涂片、血涂片中的白血病细胞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对血涂片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选取50例骨髓涂片、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数量超过2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一骨髓涂片镜检或者血涂片镜检,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L、AMML组的WBC没有明显特征性出现,处于正常范围;CML的WBC主要为大于100×109/L;AEL、APL的WBC主要为小于4×109/L;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LL组、伴成熟型、不伴成熟型AML组患者的WBC主要为大于(10~50)×109/L;相对于骨髓涂片中,所有患者外周血涂片中的原始细胞细胞核要更加成熟,还有部分伴病态造血相关的AML患者,通过对其血涂片进行观察,能看到有明显病态细胞存在,但在骨髓涂片中却难以观察到;相对于单一骨髓涂片,单一血涂片检查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上也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能对白血病诊断进行有效提示,在血涂片中白血病细胞数较高的情况下,单一血涂片在常见白血病诊断上具有更高符合率.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9,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可推广.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Xpert MTBRIF技术在基层实验室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Xpert MTBRIF技术在基层实验室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疑似结核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涂片镜检和Xpert MTBRIF技术检测,以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Xpert MTBRIF技术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涂片镜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ert MTBRIF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敏感度高等特点,为结核病的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麦梅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定量试验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80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脓液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及药物敏感定量试验.结果 无细菌生长30例占10.71%,革兰阳性菌6例占2.14%,革兰阴性菌244例占87.14%.大肠埃希菌184例占65.71%,肺炎克雷伯菌44例占15.7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1.07%,阴沟肠杆菌2例占0.71%,其他细菌13例占4.64%.产ESBLs株71例占25.36%(71/280),其中大肠埃希菌67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细菌耐药率为0.41%~83.61%.结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单独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锋;肖明灿;廖蕴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对该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促进该类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糖皮质激素处方共计1210张,对科室分布,年龄分布,药物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我院门诊使用广泛,其中皮肤科为49.75%,风湿免疫科12.23%,五官科10.41%使用较多.41~60岁患者使用率高占42.23%,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16.86%占比较高.结论 该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符合规范,合理性和安全性较好.

    作者:朱正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均实施MR动态增强诊断与DWI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MR诊断下病理分型中Ⅲ型33例,占66.0%;Ⅱ型11例,占22.0%;Ⅰ型共6例,占12.0%;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状癌峰值强化率低(P<0.05),其他3项无明显差异(P>0.05).黏液腺癌早期强化率低、浸润性筛状癌高(P<0.05).DWI诊断下正常乳腺组织均显示中等信号,肿块均显示高信号.正常乳腺组织平均ADC值(2.08±0.18)×10-3 mm2/s,病变组织平均ADC值(0.97±0.19)×10-3 mm2/s,正常组织ADC值明显高于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诊断乳腺癌可清楚地显示信号强度及强化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史天亮;吴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治疗仪在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治疗仪在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将颅脑外伤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方案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治疗仪.治疗前、治疗3周后应用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训练,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训练,2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治疗仪用于颅脑外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ADL,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眼底病变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不同类型疾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同病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眼底病均有不错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史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