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先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该院使用美托洛尔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不良反应调查,并分析药物药理特性.结果 54例美托洛尔不良反应患者中男41例,女13例.不良反应发生集中在41~70岁;主要累及消化、呼吸、神经、皮肤、心血管等系统,其中心血管系统受损为严重.所有患者均以口服方式服药,其中单一用药22例,联合用药32例.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0.5~24 h比例高.结论 美托洛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β-受体被阻断有关,医师用药时应全面掌握禁忌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用药,全面提升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丁煜明;刘俊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特点的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等[1]. 坎格列净是获得FDA批准的首个以2型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2)为靶标的新型降糖药[2-3],现有临床研究表明,坎格列净一般耐受性良好[4]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5]. 但近FDA提出警告,称接受坎格列净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足部截肢的风险[6]. 本文对坎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血清BNP、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2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宾涛;闫雪;李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中总感染例数为21例(13.46%),感染发生率高的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2.86%.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主要成分占28.5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3.80%.免疫抑制剂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占57.14%.结论 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笑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入院之后给予对症治疗,实施相应手术治疗,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控制输液速度,给予使用抑酸剂,肠外静脉营养支持.结果 40例患者择期手术28例,12例患者为急诊手术.31例患者施以胆囊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之后有1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治疗后均痊愈且出院,住院时间8~17(13.26±3.14)d.结论 对老年胆囊炎患者术前做好监测与控制,结合其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金文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是一种通过机械辅助对心脏进行急救的方法,在X线引导下,用导管经皮肤导入一个30~50 cc的带气囊导管,通过动脉系统植入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泵血的作用[1]. IABP目前作为一项成熟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在心血管内、外科多个领域应用已非常广泛[2] ,特别是在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中IABP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3]. IABP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并发症,常见有出血、血栓形成、感染、心包填塞,影响患者预后, IABP术后穿刺口出血仍是目前主要的并发症之一[4]. 因此,分析患者出血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IABP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科行IABP治疗期间出现6例穿刺口出血患者,现对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有效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依据.
作者:吴藤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药期间采用常规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3,P<0.05).2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加强药学干预可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现的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为审方药师提供参考,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7月静脉配置中心发现的32份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结果32份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后全部得到更正,不合理处方内容包括溶媒选用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滴注时间不合理及重复问题.结论 通过对化疗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干预,确保了化疗药物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作者:何素珍;黎泽生;陈斯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输尿管结石行狄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行临床路径,对照组行常规路径.治疗后,比较2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21,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掌握度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时实施临床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且安全性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脑外肿瘤,其大多数肿瘤具有典型的磁共振成像( MR)影像表现,诊断明确,但少数脑膜瘤影像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易误诊. 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不典型MR影像表现22例,分析其MR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脑膜瘤不典型MR影像表现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广;刘福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眼底病变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不同类型疾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同病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眼底病均有不错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史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价值.方法 将PID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接受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D患者接受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小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重点针对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上报的43份中药注射液ADR报告的基本资料、药物种类、ADR分布系统、ADR表现、ADR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液ADR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龄>61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43份ADR报告中主要的药物种类为清开灵注射液,占27.91%,且ADR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系统分布多,占30.23%;43例中药注射液ADR的发生与药物因素、医务工作者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均有关联,分别占60.47%(26例)、25.58%(11例)及13.95%(6例).结论 中药注射液ADR的发生与年龄有关,但与性别无关,且ADR涉及的种类及分布的全身系统较多,且ADR的发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郭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口服乳糖果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润肠五仁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并对2组症状进行评分,比对患者便秘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大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腹痛及排便不尽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性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润肠五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并且一些排便不良反应也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表明无特别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胸部肿瘤(如支气管肿瘤、气管肿瘤、甲状腺肿瘤、胸腺肿瘤)在放疗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 在胸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放射性食管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部分患者拒绝治疗,从而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 西医预防放射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减少放射线的剂量、增加放疗间隔的天数、使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进食困难时输入营养液,恶心呕吐时给予药物止吐,从而达到延缓或减轻症状的出现. 但此类治疗的疗效不明显,且激素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成为预防放射性食管炎的一种新选择,大大缩短了病程,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优势[2]. 本文主要对白芨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的相关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智玲;王晓微;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妇科炎性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科炎性感染确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凝集法)和B组(培养法),每组90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A组阳性率为84.44%,B组阳性率为83.33%,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9,P>0.05).结论 凝集法与培养法在妇科炎性感染中的阳性率均较高,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将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陈中湘;袁正泉;谢丽云;彭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80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脓液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及药物敏感定量试验.结果 无细菌生长30例占10.71%,革兰阳性菌6例占2.14%,革兰阴性菌244例占87.14%.大肠埃希菌184例占65.71%,肺炎克雷伯菌44例占15.7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1.07%,阴沟肠杆菌2例占0.71%,其他细菌13例占4.64%.产ESBLs株71例占25.36%(71/280),其中大肠埃希菌67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细菌耐药率为0.41%~83.61%.结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单独使用抗生素疗效不佳,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锋;肖明灿;廖蕴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的需求,研究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科行左半肝切除术患者50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患者对术后体位的安置,床上翻身方法,生命体征的观察,引流管的维护,术后多久能入睡,下床活动时间与方法,进食时间与食物的选择等术后相关知识需求均在90%以上;患者对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术后胆道出血,切口感染,肠粘连,胆漏,肺部感染以及胆管残余结石等相关并发症的需求均在85%以上.结论 患者渴望了解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后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措施,护士应相应加强对左肝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作者:王昌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床旁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97.35%)和敏感性(90.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92.22%)和敏感性(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诊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检查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正确率,同时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减少诊治时间.
作者:施昆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酶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老年患者61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观察2组术后6 h、12 h、24 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观察2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的实际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的CK-MB、cTnI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的5 min、10 min、15 min研究组DBP及S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七氟烷、丙泊酚进行麻醉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七氟烷对患者心肌酶可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对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推广.
作者:林俊和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