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分析

何素珍;黎泽生;陈斯韵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不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现的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为审方药师提供参考,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7月静脉配置中心发现的32份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结果32份化疗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后全部得到更正,不合理处方内容包括溶媒选用不当、药物浓度过高、滴注时间不合理及重复问题.结论 通过对化疗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干预,确保了化疗药物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辅治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疗程为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O、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O、LVEF水平均升高,BN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佐治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燕臣;周长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的需求,研究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科行左半肝切除术患者50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患者对术后体位的安置,床上翻身方法,生命体征的观察,引流管的维护,术后多久能入睡,下床活动时间与方法,进食时间与食物的选择等术后相关知识需求均在90%以上;患者对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术后胆道出血,切口感染,肠粘连,胆漏,肺部感染以及胆管残余结石等相关并发症的需求均在85%以上.结论 患者渴望了解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后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措施,护士应相应加强对左肝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作者:王昌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I3 K抑制剂LY294002对套细胞淋巴瘤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LY294002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MCL)株Jeko-1的增殖的影响及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Jeko-1细胞的增殖率及LY294002与阿霉素联用对Jeko-1细胞半数抑制率浓度的变化(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eko-1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Akt、RPS6K、P-4ebp1等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LY249002可抑制Jeko-1细胞的增殖;LY294002使Jeko-1细胞G0/G1期的细胞数增加;LY294002有促Jeko-1细胞凋亡的作用,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LY294002显著降低MCL细胞中P-Akt、P-RPS6K、P-4ebp1等蛋白的表达;LY29400可降低阿霉素对MCL细胞的IC50(P<0.05).结论 LY294002可抑制MCL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等相关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实现,且LY294002或许是MCL治疗中具有化疗增敏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

    作者:王晓芳;李纯团;黄远玲;郑艳;朱雄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BNP、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血清BNP、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2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宾涛;闫雪;李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56例中总感染例数为21例(13.46%),感染发生率高的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2.86%.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主要成分占28.5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3.80%.免疫抑制剂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占57.14%.结论 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笑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均实施MR动态增强诊断与DWI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MR诊断下病理分型中Ⅲ型33例,占66.0%;Ⅱ型11例,占22.0%;Ⅰ型共6例,占12.0%;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状癌峰值强化率低(P<0.05),其他3项无明显差异(P>0.05).黏液腺癌早期强化率低、浸润性筛状癌高(P<0.05).DWI诊断下正常乳腺组织均显示中等信号,肿块均显示高信号.正常乳腺组织平均ADC值(2.08±0.18)×10-3 mm2/s,病变组织平均ADC值(0.97±0.19)×10-3 mm2/s,正常组织ADC值明显高于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诊断乳腺癌可清楚地显示信号强度及强化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史天亮;吴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失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I、MAP以及LVEF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前2组CI、MAP及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CI、MAP、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P=0.502).结论 胺碘酮静脉滴注对ACS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疗效迅速且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正畸治疗的牙龈炎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轻、中、重度患儿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肿胀指数、语言描述疼痛评分(VRS评分).结果 观察组轻、中、重度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GI、PLI及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GI、PLI及SB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肿胀指数及VRS评分2~3级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肿胀指数及VRS评分2~3级者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正畸患儿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儿肿胀及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滑卫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床旁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床旁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97.35%)和敏感性(90.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92.22%)和敏感性(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诊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检查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正确率,同时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减少诊治时间.

    作者:施昆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柴芍承气汤辅治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柴芍承气汤辅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消化内科接诊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芍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首次排便、腹痛缓解、血液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尽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给予以兰索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对照组给予以兰索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P<0.05).研究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6个月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P<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溃疡修复、生长,提高Hp清除率,有效防止疾病复发;且不良反少,用药安全性良好,有利于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失活作用

    目的 分析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对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培养从临床分离出的8株皮肤癣菌菌株,实验组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光照,对照组采用单纯光照,光照后2组均转种于沙氏琼脂培养基(SDA)中,观察生长的菌落计数.结果 实验组的菌落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皮肤癣菌的感染,采用亚甲蓝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可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柏叡;张金燕;张石垒;林达闵;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IF-1α、MMP-2和VEGF的检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以及健康对照49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IF-1α、MMP-2及VEGF浓度与肿瘤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清HIF-1α、MMP-2和VEGF浓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有关(均P<0.05),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3)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HIF-1α与MMP-2呈正相关(r=0.721,P=0.000),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r=0.765,P=0.000),MMP-2与VEGF呈正相关(r=0.583,P=0.000).结论 血清HIF-1α、MMP-2、VEGF浓度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恶性潜能及不良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唐静;夏婧;张湘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药期间采用常规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比较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3,P<0.05).2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加强药学干预可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患者入院之后均实行抗血小板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合理调节血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4 d进行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并监测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小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与丁卡因在环甲膜穿刺局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丁卡因在环甲膜穿刺局麻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手术并拟进行气管插管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时间顺序、患者的意愿分为利多卡因组和丁卡因组各100例,环甲膜穿刺局麻,插管.丁卡因组采用2%丁卡因2~2.5 ml麻醉.利多卡因组采用2%丁卡因2.5~3 ml麻醉.对比2组插管前、拔管即刻、插管后5 min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心率(HR)较入室时的变化值.比较2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呛咳、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利多卡因组拔管即刻、插管后5 min HR较入室时上升值高于丁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插管时间为(35.1±10.2)s,丁卡因组插管时间为(38.3±8.5)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于丁卡因组,呛咳率高于丁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抑制、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环甲膜穿刺局麻的应用丁卡因效果更理想,可有效的抑制插管刺激,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用人工泪液的传统西医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治疗满8周时,对比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滴人工泪液次数、眼睛不适症状总数及眼睛泪液指数.结果 治疗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滴人工泪液次数及眼睛不适症状总数少于对照组,左眼泪液指数、右眼泪液指数及两眼泪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人工泪液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及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的治疗有独特疗效,可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琦;张玉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口服乳糖果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润肠五仁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疗效,并对2组症状进行评分,比对患者便秘好转程度.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大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腹痛及排便不尽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性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润肠五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排便时间,并且一些排便不良反应也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表明无特别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国产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国产度洛西汀和舍曲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1例和舍曲林组32例,共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度洛西汀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舍曲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6周时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时,度洛西汀组的HAMD评分低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2周、4周、6周时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TESS量表总分为(1.63±1.27)分,舍曲林组TESS量表总分为(1.54±1.32)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短期疗效与舍曲林相当,长期治疗痊愈率可能更高,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推广意义.

    作者:杨翔;汪海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致严重横纹肌溶解并肝损害1例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瑞舒伐他汀致严重横纹肌溶解并肝损害1例及其作用机制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心房颤动、冠心病病史5 个月,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达比加群酯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 5d前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治疗,查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4 U/L,肌酐59 mmol/L,肌酸激酶(CK)6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8U/L. 治疗上除继续给予上述口服药物治疗外,还静脉给予患者胺碘酮转复心律治疗,患者心律未能转复,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刘彬;辛辉;陈作元;张继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