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影响因素分析

杨萌;张丽华;蔡晓丽;陈亮;徐小鸥;张杰

关键词:人工流产, 术后随访,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虽解决了非意愿妊娠给妇女及其家庭带来的困扰,但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对避孕知识不了解、不重视、掌握差是导致意外妊娠及重复流产率较高的根本原因[1-3]. 人工流产术后随访作为流产后计划生育延伸服务,不仅能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还能指导、督促妇女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使其掌握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学会科学避孕,降低重复流产率.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4]和2017版《计划生育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5]均提出人工流产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进行随访,随访的重点是术后并发症和及时落实避孕措施. 鉴于我国目前人工流产居高不下且重复流产率高,而术后随访面临工作量极大、随访率较低、效果欠佳的状况,应给予关注,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采用咳嗽症状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同时统计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6,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加可靠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庆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双J管预扩张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双J管预扩张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10月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手术前相关准备完成后直接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组麻醉后在输尿管放置双J管,7 d后取出再进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2组放置软镜通道鞘一次成功率、术后1~2d结石清除率、术后1~2个月结石清除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放置软镜通道鞘一次成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后1~2 d和1~2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放置软镜通道鞘一次成功率,并进一步减少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玉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骨外科伤口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骨外科伤口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30例骨外科伤口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所选择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并采取对症治疗方案.研究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4,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外科伤口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长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钙信号和内质网应激在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特征,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 胰岛素抵抗的特征为胰岛素受体下游的2种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的损伤. 钙是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第二信使,主要作用是调节蛋白质合成、分泌、肌肉收缩、代谢和凋亡等[1]. 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主要的细胞内钙储存器,可维持内环境稳定,其钙的含量对于适当的蛋白质折叠和运输是必需的. ER中的蛋白质折叠对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腔内钙和氧化还原平衡的改变敏感,这些平衡变化可能破坏蛋白质折叠,并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或未折叠的蛋白在ER中积累,改变ER功能,称为ER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2]. 适量的ERS有利于细胞内稳定,而持续的ERS会使ER功能受损,进而促进细胞凋亡[3]. ERS是将免疫反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的重要过程[4].

    作者:衡佳妮;张盼;乔成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成人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成人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成人肺炎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剂量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0 mg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患者气喘、肺部啰音、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 mg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成人肺炎效果优于30 mg,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在高职医学类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生物医学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理论、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生物学及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类的问题. 生物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查漏补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生物医学是高度综合交叉学科,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国外生物医学实验教学发展早、生物实验设备先进、实验室条件优越且教材规范化,在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实现开放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国内生物医学实验教学起步较晚、教学模式老套、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实验内容单一、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不重视生物实验课程. 如何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我国高职医学类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相结合,培养优秀的生物医学实践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高职医学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1]. 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作者:张晓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性和可行性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首次进食、腹腔引流停止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均显著,但腹腔镜手术能够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朱德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佳阑尾切除手术方式探讨

    阑尾炎是阑尾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炎性改变,以急性阑尾炎多见,急性阑尾炎发病急骤,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等[1]. 诱发因素有梗阻、胃肠道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内脏神经发射及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治疗的急性阑尾炎一般以手术为主,主要有传统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及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传统阑尾切除术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条件,但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多,患者术后恢复慢,有较大的局限性[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但其要求较先进的医疗器械及技术,基层医院并不适用[3].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及切口更美观等优势,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世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早期组)与延迟治疗(延迟组),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氧分压、好转率、采用有创治疗情况、症状好转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和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和氧分压均显著改善,且早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好转率高于延迟组,经治疗无效后采用有创通气治疗率低于延迟组,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加快患者恢复,对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等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光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miRNAs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miRNAs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及住院的急性胸痛患者1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nI区分不稳定心绞痛58例和心肌梗死123例,留取血标本进行miRNA检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的改变分为非ST段抬高亚组61例和ST段抬亚组62例,各组于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前后抽血检测并比较miRNA,介入治疗前后抽血检测并比较miRNA.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miRNA水平在4、8、12、24、72 h和7 d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非ST段抬高亚组与ST段抬高亚组mi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亚组miRNA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非ST段抬高亚组与ST段抬高亚组mi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非ST段抬高亚组miRNA水平高于ST段抬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亚组治疗前后mi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过检测miRN的方式进行鉴别诊断,miRNAs能够作为鉴别非ST段心肌梗死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云山;罗浩元;许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敏体质患者麻醉1例

    患者,女,17岁,体质量51 kg,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1个月入院. 术前B超检查显示:胆囊多发性结石. 患者自诉既往为高敏体质,主要过敏原有组胺、香烟、牛奶、小麦、鸡肉、鸡蛋、鲤鱼、小龙虾、大虾、人造黄油、尘螨等,过敏时主要症状为全身大小不等皮疹、瘙痒,目前尚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情况.

    作者:王建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匹伐他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8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正常进行降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服用匹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 O2)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SOD、MDA及H2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OD活性升高(P<0.05),对照组SOD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MDA、H2O2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伐他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能够改善DOP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涂云明;杨玉瓶;李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PF诱导化疗加同步小剂量顺铂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诱导化疗加同步小剂量顺铂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26例资料,诱导化疗采用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TPF),同步化疗采用顺铂单药,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同步调强放疗.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完成了放疗计划剂量的治疗,治疗结束评价即刻疗效,总有效率(ORR)为92.31%.治疗结束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ORR为96.15%.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口腔黏膜炎(96.15%)与皮炎(96.15%)为主要不良反应,其次是脱发(84.62%),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且无不良反应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 鼻咽癌采用TPF方案诱导化疗加同步小剂量顺铂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且可显著控制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靖;冯再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CRP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行TCRP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2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2组月经量均少于术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减小,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P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够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减少患者术后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增长,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跌倒风险分层法对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跌倒风险分层法对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46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每组233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层干预,比较2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经评估后,干预组患者轻度危险107例(45.92%),中度危险79例(33.91%),重度危险47例(20.17%).干预组患者防跌倒试卷总分为(95.46±3.21)分,且在环境、心理、药物、生活、自我保护等方面对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3.4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5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层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几率,对改善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并能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万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对比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疑似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 动态脑电图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脑电图,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常规脑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对轻度、中度、重度病毒性脑炎患者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旺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术后再次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术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1例.将患者年龄、治疗方式、骨密度(BMD)、体质量指数(BMI)纳入术后再次骨折危险因素,分为骨折组15例与PFNA组166例进行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再次骨折,占总人数的8.29%.其中13例为假体周围骨折,占术后再次骨折总人数的86.67%.术后出现再次骨折的平均天数为524 d.骨折组与无骨折组患者年龄、治疗方式、BMD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BMD和BMI是影响术后再次骨折的因素.结论 患者年龄、BMD和BMI是影响术后再次骨折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尚聚;田志;曹旭阳;任强;王振东;高博;王政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精神科收治的女性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和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均较好,但氨磺必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用于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用于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12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12名为观察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管理.对2组的药品管理质量、药剂调配质量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药品管理质量、药剂调配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用于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提高了药学管理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耿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