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6年功能性食品和饮料的主要趋势

美中健康产品协会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 食品生产企业, 战略规划, 完美结合, 市场竞争, 流行趋势, 发展趋势, 产品, 消费者, 信任, 标准
摘要:食品生产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那么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就非常重要,但这需要一个长期战略规划,同时需要企业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而检验产品是否具备有效流行趋势的标准是该方案能否将产品与流行完美结合并为公司带来持久性的改变。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业

    保障网销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掉线”本刊讯(记者王翠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食品经营者纷纷“触网”抢占舌尖经济,其中不乏一些自制食品经营者。各种网售自制食品以绿色健康、绝无添加、手工制作、私人秘制等宣传语吸引顾客,很多店铺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食物的造型和口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葡萄籽提取物可有效降低心脏收缩压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报》)的一项研究表明,持续6周服用葡萄籽提取物,可以使具有高血压前兆的中年人血压降低5.6%。

    作者:美中健康产品协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集中优势资源创一流快检产品--访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烨晨

    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对于快速检测市场来说其中重要的变化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执法的一个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快速检测产品和技术在国内的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快速检测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检测手段,且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在准确性上有很大差距,而随着传统检测技术在样品前处理、检测过程简化、检测样本增加的趋势下,快检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前景不会长久。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食品产业结构和饮食习惯造成了不同于别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快检技术和产品适合我国的监管模式,随着快检技术的发展,其检测准确性将会不断提高,快检会是一种长远发展的检测技术。那么中国目前快检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利用快检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哪些物质?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成生物科技”)销售经理王烨晨先生。据了解,美成生物科技的前身是绿邦科技,成立于2005年,该公司研发的ATP荧光检测仪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资助,部分理化试剂和生物试剂被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作为快检方法的地方标准。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企业

    2015检测认证行业年度风云榜揭晓本刊讯(记者王崇民)1月16日,由质量与认证杂志社主办的年度评选“大戏”--“2015检测认证行业年度风云榜”发布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国家认监委副主任王大宁、中检集团总裁张利强出席发布会并致词。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科研机构、企业界、检测认证机构、新闻界的代表近200人参加发布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品

    赛默飞发布食物包装卡纸中迁移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本刊讯(记者申海鹏)近日,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发布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MS)对食物包装卡纸中迁移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自动化操作,该方法运行快速、稳定且大量节省了人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第六届)全国年货购物节”正式启动

    2015年12月18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联合全国商贸行业共同主办的“2016年(第六届)全国年货购物节”(以下简称“年货节”)启动仪式在北京居然之家拉开帷幕。

    作者:王翠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食品级润滑剂在食品加工企业的误区

    说起食品安全,作为一名润滑油的服务工程师,我首先想到的是食品级润滑剂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食品加工企业推广。虽然国家《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各种法规、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走向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食品企业不愿意使用食品级润滑剂,这是很多食品企业对食品级润滑剂存在很多误解造成的,比如:食品级润滑剂润滑效果不好,使用食品级润滑剂会显著增加成本,设备中的润滑油不会与食品接触、无需使用食品级润滑剂,使用食用油比使用食品级润滑剂更加安全,等等。针对这些误区,我就自身对食品级润滑剂的了解做一些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

    2016年1月12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本次沟通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秉承增强食品安全信心关注百姓健康生活的目标,邀请众多食品安全相关专家坐镇,为民众关心的2015年热门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解读。

    作者:李鑫;王崇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怀揣幸福手握希望2016我们一起前行

    “白羊贺喜送冬去,灵猴攀月迎春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踏着2016新年的第一缕璀璨阳光,人们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新的一年。我们在文字与知识的旅途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BEN EO研究的脂肪模拟物,让食物健康又美味

    科学家在有关第六味觉中的新发现使脂肪味再次成为食品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进行食品加工时,调制出好的食品口味即重要又复杂。BENEO特种大米原料产品经理Kevin Bael讲述了食品生产商如何大程度地利用脂肪模拟物的口味优势生产出色香味俱全的健康美食。

    作者:林雨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真空食品包装气体含量验证方法及“松包”问题的分析

    现代生活中,各种类型的真空包装遍及食品领域,已成为日常食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空包装是指将食品置入气密性包装中,将其中空气抽出后密封,使袋内处于高度减压状态的一种包装形式。此类包装内部为低氧环境,一方面能抑制大部分好氧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延缓腐败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作者:范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展青霉素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进展综述

    展青霉素作为一种真菌毒素,在腐败霉烂的水果中经常存在。当前展青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薄层色谱和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方法特异性差,假阳性不可避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于仪器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特异性高、简便、灵敏、快速的免疫学方法是今后需要重点开发的一个方向。

    作者:赵红磊;赵红艳;于敦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食品级润滑剂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食品加工企业及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从三聚氰胺事件到毒胶囊事件,食品安全危机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人们视野。2015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其明确要求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在对应风险点上应使用食品级润滑剂。

    作者:德国福斯油品集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如何用异物检测技术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现如今,全球市场依旧处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维持食品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稳固关系的重要性前所未有。随着消费者持续密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零售商需要制造商始终提供高质量的食品。在食品到达超市货架或销售之前,制造商必须检出并剔除任何潜在的污染物,如玻璃、金属或矿石等。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声誉,大型高级零售商甚至引入其自己制定的食品安全准则,并要求制造商必须按照此准则来提供所需要的食品。如果食品生产商为零售商提供了劣质产品,他们之间的合作极有可能会被取消,零售商会接着与其他准备接手的制造商展开下一步合作。因此,对于制造商而言,找到可靠的方式来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以及大限度地减少食品遭受外物污染的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DanielaVerhaeg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方位整合产品技术,再树全球标识新标杆

    根据多米诺Vo C市场调查显示,到2020年,至少有30%以上的客户将从一家供应商采购所有的标识设备,以确保各级包装线上设备操控一致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多米诺公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年寄语

    2016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希望的话,我选择“坚持”:希望政府铁腕管理食品安全的政策坚持下去,希望食品行业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希望媒体公平公正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的责任坚持下去,希望食品企业持续提升自我管理的机制坚持下去,也希望APEC蓝、阅兵蓝坚持每天都来,更希望《食品安全导刊》的所有读者坚持每天幸福、每天快乐、每天开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智慧工厂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清末政府以世界老大自居,对外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后生产力、战力被西方国家所超越,沦落为他们的盘中肉。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活性益生菌让婴幼儿远离湿疹困扰

    从十月怀胎、孩子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继而蹒跚学步,新生命的不断成长与蜕变为每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笑。但新手父母在享受喜悦的同时却也被孩子接踵而来的健康风险所困扰;过敏性皮肤病--婴幼儿湿疹便是这样一种令全家烦恼焦心的健康问题。

    作者:杜邦营养与健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记快检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早在几年前,已经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微生物检出率。特别是2015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进一步确定了快检在产品检测市场的地位。2015年12月19日下午,由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微生物专业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办公室(CBIFS)主办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从方法到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会的40余名来自科研机构的专家及多家快速检测企业及食品企业代表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方法验证”话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孩政策带动奶粉需求配方奶粉急需提升品质

    为缓解人口老龄化,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将使中国迎来一个生育高峰期,婴儿数量有望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乳制品的市场需求也会增加,这种趋势令乳制品行业从业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各大乳品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大展拳脚。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国内乳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品牌和品质有所保障的大企业才能终存活下来。保证奶粉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奶粉中添加的营养配方,科学的配方可以使奶粉更贴近母乳。以色列安赛科高科技油脂公司研发的INFAT?创新脂质成分获得了新加坡专利商标局颁发的专利权,这种脂质成分由15%~55%棕榈酸与合成的甘油三脂混合而成,非常接近母乳中的天然脂肪结构、营养价值以及组成成分。对此,领先油脂公司(由北欧油脂和安赛科公司合资成立)CEO Avner Avissara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Avner Avissara先生谈到了中国二孩政策对奶粉市场的影响、领先油脂公司将采取何种举措来应对中国市场的增长以及使配方奶粉更接近于母乳的领先技术。

    作者:林雨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